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趁年輕應該多奮鬥點

趁年輕應該多奮鬥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K 次

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裏所說,現在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因爲互聯網的出現,降低我們成功的門檻,同時也是因爲互聯網的出現,讓社會的不平等劇烈放大呈現在我們面前。對於前路,我相信趁年輕多奮鬥點總是好的。

趁年輕應該多奮鬥點

好在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的薰陶,社會已經逐漸變成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我們沒有必要每個人都當科學家,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是工程師,也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是創業者。我們需要起早貪黑的環衛工人,也需要風雨兼程的快遞小哥等等。因爲我們都在爲每個個體更好的生活而奮鬥。所以當我們在推送的信息諸如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等信息,完全沒有必要妄自菲薄,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不會完全相同。還記得以前一段新聞,煎餅大媽月薪3萬,讓很多的985、211們覺得讀書多年後進入職場後的月薪,卻仍遠不及大媽。但背後的辛勞,我們又有幾人真正想過,也許大媽每天起早貪黑,工作時間可能長達十五六個小時之多,而且不論颳風下雨都不能耽誤,否則大媽的收入爲零。而985、211們可能很多在寬敞的寫字樓裏辦公,不用日曬雨淋,還有固定的休息日和帶薪休假制度。從收入總量來說,可能煎餅大媽完勝大部分985、211們,但單論小時工資來說,985、211卻遠勝於煎餅大媽。即使援引這樣的一個新聞也不是年輕放棄奮鬥,日益沉淪的理由,相反,它更應該是一個激勵自己奮發圖強的動力。近年來,印度電影在中國影院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摔跤吧,爸爸》通過對印度一名全國摔跤冠軍迫於生計問題未能走向更高的平臺,在重男輕女的印度社會他通過對兩個女兒的摔跤訓練先後培養成全國冠軍使兩個女孩掌握了自己的命運。而另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以優質教育資源爲題,通過貧窮和富裕兩個家庭通過不同方式爭奪入學資格的故事的敘述,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不公和人性善良的一面。其中一個片段,服裝店老闆拉吉爲獲得政府保障貧窮孩子入學資格的名額假裝貧民住在貧民區,爲了生活不得不天亮之前等待班車乘坐很長時間到工廠上班,並且在工廠內動輒以罰款作爲管理制度,連上廁所都受到嚴格限制。讓我想到,除去背景、天賦等條件外,時間是貧困人口唯一能夠逆襲人生的武器。但現實是,比窮更可怕的是又窮又忙,這就關閉了窮人改變人生的窗口。因此,貧困得以世襲。正如一篇文章裏說的,沒有錢,只能叫窮。沒有時間,纔是真正陷入“困境”。沒有錢的窮可能是暫時的,但沒有錢又沒有時間的窮是長久的。我發現,不只是自己,其實這些年大家都很忙。與朋友以前分處兩地時,一年還能聚上幾次,現在大家都在同一座城市反而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空虛和窮忙佔據了我們普通人大部分的時間,忙於無意義的事務,做着重複單調無法提高的雜務,一旦空閒下來就變得空虛不知道該做什麼。坐着發呆很長時間。

趁年輕,我們應該多奮鬥點,但要持續發力,成功往往是一種優秀的習慣長期堅持的結果。奮鬥是一個積極向上的狀態,但切忌四處發力,不要給自己安排太滿,當我們褪去學生的稚嫩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我們不可能成爲一個全才,因此在時間安排上不要排得太滿,不要忘記給自己一點緩衝,靜下來思考怎樣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忙碌。

自己纔是命運的主宰,願我們用自律改變生活,用時間重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