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禪語 > 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3篇

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禪語主要指從佛門中傳出的精華語句,話語平樸,含意深遠,對人生思想等方面有着精神食糧的作用。由於禪語的文雅和雋永,常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得到應用。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應該怎麼寫?

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3篇

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篇一:

佛說,放下才能解脫。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的心靈,而不是當下的生活。如果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就會祛除心中的雜念,享受一種超然的人生。

有些事之所有放不下,是因爲心中有太多雜念。想要祛除雜念,就要心中保持一片清澄,讓雜念沒有滋生之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種“放下”的境界。

只要我們日日更新,時時自省,就會擺脫世俗的困擾,清除心靈的塵埃。所以只要我們用心去做,不論我們身處何地,都能夠保持一份安靜平和。

世間的事物變化無常,我們不必執著於心愛的事物而難以割捨。畢竟我們喜愛一種事物的初衷,並不是因爲失去它時要傷心。人生中的很多東西既已經失去就讓失去吧。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會自尋煩惱,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從而搞得自己疲憊不堪。我們應該學會解除這些束縛,給自己減壓,從而讓自己活的輕鬆,活的快樂。

一個人能達到心靜的境界,就不會迷茫,可很少有人做到,因爲這世上有太多的誘惑。雖然我們不可能完全拋開世間之事,但有一點是要做到的,那就是不要外界環境所幹擾。

不但要站得高還要看得遠,快樂在遠處等你。

佛說,昨日已去,明日是謎,面對今朝我們應盡力,快樂來自施與,煩惱來自要求。要修身養性,經常打掃自己的心靈,給心靈一方淨土。

人生中總有酸甜苦辣,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喜怒哀樂。因此,我們應順其自然,遇到快樂的事情就該開開心心,高高興興的,而如果遇到不幸的事情叫叫苦,抱怨抱怨也是應該的。人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刻意隱瞞,只會讓快樂失去意義,讓痛苦更加不堪。

是阿,人生在世,不過短短數十年光陰。從娃娃呱呱墜地起,從懵懂無知的孩子,到青春萌動的少年,在經歷數十年的'寒窗苦讀,我們真正做事創事業的時間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時間,如果想鑄就輝煌的人生,那麼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此過程中,人們應該思考,自己的人生該怎樣度過,不求達顯於世,但求人生無愧。在世上的短短數日,希望世間人都能快樂的度過,都能豁達於人生,這是我一個普通人的美好願望,希望世間人都能以和善待人。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有了功名就對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錢就對金錢放不下,有了愛情就對愛情放不下,有了事業就對事業放不下……這些重擔與壓力,使很多人生活的非常艱苦。在必要的時候,放下不失爲一條解脫之道。

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篇二:

有一個學僧到智常禪師的道場來參學。

智常禪師正在鋤草,草中剛好跑出一條蛇,禪師舉起鋤頭便砍。學僧很不以爲然的說道:“很久就仰慕這裏慈悲的道風,到了這裏,卻只看見一個粗魯的俗人。”

智常禪師道:“像你這麼說話,是你粗,還是我粗?”

學僧仍不高興的問道:“什麼是粗?”

智常禪師放下鋤頭。

學僧又問:“什麼是細?”

禪師舉起鋤頭,作斬蛇的姿勢。

學僧不明白智常禪師的意思,道:“你說的粗細,叫人無法瞭解!”

智常禪師就反問道:“且不要依照這樣說粗細,請問你在什麼地方看見我斬蛇?”

學僧毫不客氣的道:“當下!”

智常禪師用訓誡的口氣道:“你『當下』不見到自己,卻來見到斬蛇做什麼?”

學僧終於有省。

禪宗史上有南泉斬貓的故事,有謂殺生究是佛門根本大戒,南泉不應殺生;有謂這是南泉古佛的大機大用,不能以狹義的見解,誣謗大德。南泉斬貓或許以手作勢,爲斬斷大家的物慾和執着。現在智常斬蛇,這可能也是作勢欲斬,學僧見風即雨,故脫口批評太粗氣了,意謂些慈悲沒有。

但智常禪師既有德望可以號召學者,豈容你說粗說細,所以教誡學僧不要停滯在見聞覺知上,禪要割斷常情常識,爲什麼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別執着,而不能照顧當下的自我呢?

禪語感悟人生的文章篇三:

有一位雲水僧在參訪時,路過一位老太太所管理的庵前休息,他問老婦人道:

‘師姑!這座庵堂除你之外,還有其他的眷屬嗎?’

婆婆:‘有!’

雲水僧:‘怎麼沒有看到呢?’

老婆婆:‘喏!山河大地若草若木都是我的眷屬呀!’

雲水僧:‘無情不是有情,那些山河草木何曾是師姑的樣子?’

老婆婆:‘那你看我是甚麼樣子?’

雲水僧:‘俗人!’

老婆婆:‘你也不是出家人!’

雲水僧:‘師姑!你可不能混淆佛法。’

老婆婆:‘我並沒有混淆佛法呀!’

雲水僧:‘俗人主持庵堂,草木皆成道友,你這樣不是在混淆佛法是什麼?’

老婆婆:‘法師!你不可那麼說,要知道你是男人,我是女人,何曾混淆?’

宇宙萬有本是一體的,心、佛、衆生是無差別的,吾人卻硬是要將此一體的、無

差別的,分割開來並以分別心看待之,故世間上是非善惡,情與無情,甚至男女異

類,世出世間諸法,就對待不已了,若以一真法界而言,如老婆婆者何曾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