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成功無捷徑

成功無捷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K 次

成功無捷徑1

  一個青年職員平時工作懶懶散散,在轉正前一個月他問:“如果我兢兢業業工作一個月,我能轉正嗎?”答道:“你的問題讓我想到一個冷房間的溫度計,你用熱手捂着它,能使表上顯示溫度上升,不過房間一點也不會溫暖。”
  勵志語錄:今天的成就是因爲昨天的積累,明天的則有賴於今天的。
  其實真正的是一個過程,是將勤奮和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這要靠我們的意志,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

成功無捷徑2

《成功無捷徑》這本教育暢銷書,分享了雷夫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與蛻變歷程,不管是教師、家長,還是一般大衆,都能從他在本書中坦率和剛正的敘述中獲益良多:“成功無捷徑”,只有堅持並不斷付出,才能淬鍊出卓越的成果!本書給了我幾點啓示。

成功無捷徑

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用心體會他們的問題。

任何教學的決策都必須謹慎小心,務必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爲考慮。

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爲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

教師的任務爲何?學生踏進你的教室,可以學到什麼?可以帶走什麼?

你自己要堅強,纔有資格期待學生不被挫折或失敗擊倒!只有你自己勤奮不懈,才能要求學生努力用功!

在教學過程我要時刻想着雷夫·艾思奎斯,時刻反思自己,總結自己,做一個像雷夫·艾思奎斯一樣的教師。

活到老,學到老。

成功無捷徑3

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書的魅力無法阻擋,書的作用更是神奇無比。從中我們學到了知識,受到了薰陶,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哪裏不對,哪裏需要改進,哪裏要做得更好。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是我們本學期要閱讀的書籍。打開《第56號教室的奇蹟》就久久不願放下,它給作爲教師的我很多啓發。雷夫老師用一年的時間創造了改變學生一生的奇蹟。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爲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

正如書的序中提到的:“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着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思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把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爲它擁有了什麼,反而是因爲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裏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雷夫將此內容寫入書中,可見消除恐懼對學生是多麼的重要,但這恰恰也是幾乎所有老師都存在的問題。

在成爲一名教師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要能鎮得住學生”,這也成爲我後來做老師的一條原則。隨着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鎮得住”絕不能依靠學生對教師的恐懼。特別是在做了班主任之後,這種感覺就更爲強烈。身爲教師的我能夠想象的到,開學第一天,面對幾十個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肯定要“立規矩”。其實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習慣於了恐懼,因爲在長達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鎮得住”學生的老師,面對這樣的教育現狀,我只能從師長的角度幫助他戰勝恐懼,把它看作是一種挫折教育。

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從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爲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可以成爲“鎮得住”學生的老師。雷夫正是以他對教育無法比擬的熱情將不足40平米的教室無限延伸,使得這裏成爲了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爲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裏含着淚水。爲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於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於很專注,連頭髮燒着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我們,每一個渴望成爲優秀教師的人,都應該向雷夫學習。新課標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只要堅持,就能創造奇蹟!雷夫老師的故事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雷夫老師25年堅守在56號教室,對那些移民家庭的貧困孩子進行品格的培養,通過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來成就孩子的一生;他堅持讓孩子每天閱讀,而不是爲了測試、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給人家看,而是因爲喜歡書本才閱讀;他堅持每個禮拜和孩子們玩“Buzz”的遊戲,不僅僅是做一些數學練習,而是把許多的知識整合在了一起;他堅持讓56號教室的孩子每天運動,不僅僅是爲了強身健體;他堅持每天早晨和孩子們一起解決問題,不僅僅是爲了得到答案,而在於發現正確解答的過程;他堅持每個星期二讓孩子們觀看電影……

我想正是那無數個堅持,才締造了56號教室的奇蹟!而在這些堅持的背後,我們又分明地看到了雷夫老師那癡迷教育的瘋狂,那對教育真諦真切的、深沉的領悟!

這點,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剖析自我,反思自己的教學。當我在教室裏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想想雷夫老師的56號教室,那兒缺少的就是恐懼!當我累得直不起腰,抱怨工作量太多的時候,想想雷夫老師每天天亮就走進教室,而直到天黑才走出教室的那份愉悅;當我抱怨中國的教育體制時,想想雷夫老師也對美國的體制不滿,可是他會以自己的努力來打破傳統,以自己的創造力來引導孩子們去追求真正的教育目標,而不是捨本逐末地追求分數;而當我看完《第56號教室的奇蹟》,在班級裏興致勃勃地進行解決問題訓練的時候,想想我能堅持多久!是的!

曾經,我也對教育充滿激情:積極備課,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師傅一起探討新課標;和孩子們一起品味語文的美;嘗試建立自己獨特的語文教學思路以促進孩子們熱愛語文……可是,我又堅持了多久?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我想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重新理解。”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這句話也將成爲我的座右銘。

總之,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們每一個爲人師者思考和學習。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鑑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成功無捷徑4

第56號教室,已經是美國學生家長熟悉的名詞;而雷夫老師,也已經成爲美國教師的楷模。爲什麼一個普通叢林學校的普通老師,可以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第56號教室的奇蹟?他的魅力到底在哪裏?帶着這樣的好奇,我走進了雷夫的這本書《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

通過閱讀《成功無捷徑》一書,我看到了一個積極向上,開朗樂觀的雷夫老師。他有內涵:他喜愛文學,會和孩子們一起去欣賞莎士比亞的歌劇;他熱愛音樂,彈得一手好吉他,所以孩子們纔會在休息時間和他一起學吉他;他擅長數學,才能幫助孩子們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讓她們從中得到成功的快樂……因爲雷夫老師有“一桶水”,他才能爲不同孩子的杯子裏注入不同的水,才能得到孩子們的認可和喜歡,才能讓56號教室的奇蹟成爲可能。

雷夫老師是一個善於學習和反思的老師。誰都年輕過,年輕的時候,也許會由於種種原因犯下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在雷夫老師看來,那是“愚蠢的”。我們也都年輕過,都有類似的經歷。所不同的是,雷夫老師認真地反思了,總結了,改變了,進步了;而我們也許只會那些小小的錯誤當做一種“年輕時的回憶”或者“年輕的代價”吧?

雷夫老師是一個有犧牲精神的老師。多他從事叢林小學五年級的教育工作開始,他就沒有節假日。每天六點半之前要到教室和孩子們一起做習題;晚上六點以後,纔會下班。這樣的作息時間對於我們來說,一天兩天行,一個月兩個月也行,可是如果二十幾年如一日,那就太難太難了。正如雷夫老師所說:老師是要有一點兒犧牲精神的!

雷夫老師是一個以身作則的老師。“教育學生要勤勞用功,自己就要做一個勤勞用功的人!做給他們看!”雷夫老師能夠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從每一個學生身上發現他們的閃光點。“我們學習不是爲了考試,我們學習是因爲他好玩兒,可以幫助我們成長!”所以雷夫老師班裏的學生都是愛學習的天使。

中國有句古語:“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辛勤汗水的付出,怎能收穫金秋的累累碩果呢?從雷夫和他的學生身上,我更深刻地領悟到成功的真諦:成爲優秀的教師無捷徑!成爲優秀的學生也無捷徑!

冰心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教師要獲得成功,就得“養氣”,就得“潛沉”下來,埋頭學習和反思。教師的魅力,緣自“三更有夢書當枕”的癡迷;教師的魅力,更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情。

品讀此書,是心靈的一次滌盪;感悟作者,是煥發激情的動力。賞析此書,我受益匪淺。“教育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爲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爲了豐富孩子的一生,讓我們走近雷夫老師,爭做一名有魅力的人民教師。

成功無捷徑5

從教學到做人,從課堂到社會,從工作到生活,成功無捷徑就是它的真正含義,這是一位成功的美國小學老師想通過這本書《成功無捷徑》告訴我們的,在這裏,我們可以不考慮國家教育制度、文化觀念、經濟水平和人文素質的差異可能造成的差異。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的目標是使學生成爲他們自己。《成功無捷徑》的作者雷夫說,教師的任務不是拯救學生的靈魂,而是爲孩子們提供學會自救的機會。

帶着這個目標和追求卓越的執着,他堅持不懈:挑戰教育體制僵化的權威,勇敢地將自己認爲正確的教學理念灌輸給學生;用他對閱讀和生活的熱情,引導孩子們培養對知識的興趣;創新教學方法,通過戲劇排練、露營旅遊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視野。

上班掙錢,把錢花在學生的書上,旅費上;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和反思,不斷提高與學生的融合度;在他的生活中,他也不斷地學習和進步。

現在他能“世故”地遊走於怠惰的行政人員和功利的學生家長之間,這些都不影響他培養出學習成績好、綜合素質高的學生。

只是覺得,如果在中國這樣一個好老師,會被很多老師瘋搶的,他也許會成爲重點學校的形象代表,也許會在私立學校成爲招生的招牌,但也許會因爲得罪領導鬱鬱寡歡,或者因爲過於執着被管理層唾棄。

誰知道!美國的教育體系允許這位充滿熱情、有方法的教師生存並且成功,這是一種制度優勢。

第56教室發生奇蹟了嗎?在一個成功作爲一種價值判斷主導着社會意識的世界裏,它似乎確實發生在局外人身上,這是一個奇蹟,促使許多人將目光投向成功,以及與之相關的一切。

但是對於作者本人來說,成功沒有捷徑,他也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生活還在繼續,他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完成他應盡的義務。

成功無捷徑6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付出努力,又怎會有結果。條條道路通成功,但惟獨沒有捷徑,每一條路都是曲折離奇,趣味驚險的,不要試圖去探索捷徑,因爲——成長路上無捷徑。

學習每一點知識,都不是靠走捷徑而成的,需要的是慢慢地理解、記憶、實踐,最終纔會真正領悟。

是啊,除了捷徑,每一條路都會通向成功,我們要裝滿着勇氣和自信,向前進,愛拼纔會贏!武裝好自己,踏上成長之路,望着面前彎彎曲曲的道路,我們應該知道,長大了,有些事情總該面對,面前的道路,再也沒有以前寬敞平坦,而是更加的嚴峻陡峭。

成長之路在考驗着我們……

一個個困難和挫折在等待着我們,學習壓力大,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就業困難……一系列問題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因爲我們以後的路還很長很長……不能因爲一點點挫折就放棄或走捷徑,只能讓你的成長之路充實而又活力,纔不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如此虛廢。

擡起頭,不管前面的困難有多大,踏過了,才覺得只不過是一道門檻而已,越過無數道坎,你就會奔向成功,不要覺得一直受挫說明自己不行,“事事都有不順心的時候”成長之路如果一直是寬敞平坦的,那我們的人生又有何意義可談?

不要總想着走捷徑,成長之路無捷徑,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不管他有多曲折`多坎坷,你都要帶着勇氣,帶着自信,越過去奔向成功!

成功無捷徑7

成功是所有人都渴望追求的目標,古往今來,許多人都取得了成功。隨之,也有不少人與成功失之交臂,可見成功不是想得就得的。

取得成功的首要要求是努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連一頓豐盛的午餐都要靠艱苦勞動獲得,就更不必說成功了.有些人夢想着取得成功可以走捷徑,可是這樣的成功只能在夢裏獲得,真正的現實生活是不容許有這樣的幻想的,真正的成功必須通過自己汗水獲得。一步登天是永遠也不可能成功的。

取得成功另一個因素是堅持,短暫的努力並沒有任何成效,唯有堅持不懈地長久努力纔有可能到達目的地,取得成功。大詩人李白小時候十分貪玩,常常讀書讀到一半就跑出去玩了,有一次,他在河邊遇到一位老奶奶正在磨鐵棒,李白很好奇,跑上去問她原因,老奶奶語重心長地告訴李白:“我想要把鐵棒磨成一根繡花針。”李白大受感動,連忙跑回家刻苦讀書,終於成爲一代詩人。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反在我國古代有,在國外也有,“發明大王”愛迪生爲了發明燈泡,爲人們提供光明,嘗試了上千種燈絲,終於研製出了抗高溫實用的燈絲。如果當時的愛迪生只試了一兩種燈絲就放棄,那麼他還可能成功嗎?當然是不可能的。

成功其實還需要機會和天資,不過這些都只是很小的因素,而且是由上天決定的。我們無法改變,因此我認爲成功還是由勤奮的努力和不斷的堅持創造出來的。我們現在都應該放棄一夜成功的念頭,腳踏實地,努力學習古代“囊螢映雪”“懸樑刺股”的精神,努力使自己更充實,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成功路上無捷徑,就讓我們一起用雙手創造成功吧。

成功無捷徑8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達知識山峯的山頂,勤奮就是那登頂的唯一路徑;如果你想在知識海洋裏暢遊,耐心、盡力、刻苦的學習態度夠載你駛向成功的彼岸。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學習上哪怕不聰明,但是隻要勤奮,就會有所收穫,走向成功。這句名言曾經激勵着我不斷的學習,進取。今天,當我讀過《成功無捷徑》這本書後,對這句話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讀完雷夫老師的《成功無捷徑》後,我對“成功無捷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一個和藹可親,創意無限的老師形象浮現在我的腦海,他的形象如此高大,雖然他所做的事情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可見,但由於自己的懈怠,沒有很好的堅持,所以自己沒有取得好的成就。雷夫老師從事着同樣的職業,他傾注着自己的心血,真正的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成爲了學生的摯友!我喜歡這樣的老師更何況是孩子們!雷夫老師告訴我們: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老師首先要有閱讀的興趣,並和學生一起閱讀你喜歡的書籍,進而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是對“以身作則,身正不令則從”的完美的解讀。榜樣的力量是無窮。如果老師多思考,勤反思。熱愛班級,熱愛工作,愛班裏的每一個孩子應該是我所有工作的動力。

作爲老師,一個從事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的職業人,只有自己的職業作爲自己的終身奮鬥事業來對待,纔會甘願去犧牲,去付出自己的努力,去試着成功。書的作者雷夫老師,是一位美國普通小學老師,他經過了近30年的探索與努力,最終得到了社會的認可,獲得了種種榮譽可以說作爲老師,他成功了。正如書名一樣,他的成功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他幾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我作爲一名近20年教齡的老師,總結一下自己多年的切身體會,感悟就更加深刻。

“成功無捷徑——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努力得來的。”人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有一個崇高的理想,一項值得終身追求的事業,人生纔會完美,不會虛度此生。雷夫老師立志“做一位好老師”不計個人報酬,犧牲個人利益,對我們現在的老師有多麼現實的教育意義啊!

做一名智慧的老師。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才能吸引學生,取得學生的信任,讓自己更加神祕莫測,學生纔會崇拜自己的老師。纔會心甘情願的去做老師不值得各項任務。“親其師,信其道”。有時感覺自己懂的東西太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尤其值得學習的是雷夫老師的創新精神,多做多想,勤反思、勤積累纔可以增長我們的智慧。

做好老師就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品格。重視學生的品格,特別是培養孩子在公衆場合正確的行爲舉止,教會孩子們禮貌和規則意識;他用孩子們親眼所見的榜樣力量來規範他們的行爲。如今的社會,現實主義充斥着社會的各個角落,文明、謙讓等道德品質的培養還需要從孩子的小時候抓起,長期的獨生子女政策讓孩子從小處於“小皇帝””“小公主”的氛圍中,少了謙讓,少了友愛,這樣的社會氛圍更需要我們這些一線小學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品格,教師任重道遠。

“想讓孩子們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必須得讓自己先成爲那樣的人。”讓我們成爲學生的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多年來一直是我國師範教育的至理名言,進入師範院校,得到老師的真傳也是這句話。多年來,它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時時記起,時時鞭策自己,做一位舉止文明,端莊得體的教師。今天,讀過《成功無捷徑》這本書後,讓我對“學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八個字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躬身垂範應該是最好的教學準則。

感謝學校領導送與老師們的精神盛宴,讓《成功無捷徑》這本書真正的走進老師們的心靈,潛心教研,靜心教學,腳踏實地,像雷夫老師那樣營造出實際而充滿熱忱的風格,把握雷夫老師教書育人的精神,愛自己的學生,愛自己的班級,愛自己的事業!

成功無捷徑9

世界上,很多人都日日夜夜地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成功,但是,你仔細地數一數,算一算,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能有幾個?

縱觀千百年來的那些成功人士,哪一位不是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才成功的?哪一位不是奮勇拼搏了很多年才成功的?哪一位不是經歷了重重困難之後才成功的?哪一位不是在風風雨雨之後才成功的?從每位成功人士的經歷中,我們便可以得出一個道理——成功無捷徑。

1880年於美國出生的海倫·凱勒,就是一位偉大的成功人士,雖然她在很小的時候,就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是她卻沒有放棄生的希望,在老師的指導下,奇蹟般地學會了寫字、讀書、寫文章。她努力刻苦的學習,竟然考上了美國最好的大學——哈佛大學。之後,她竟然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文學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她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她堅強不息的精神永垂不朽。海倫·凱勒是一位盲人呀!color:blue">可她卻做出了很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取得了成功。

法國的偉大的女物理學家瑪麗·居里,發現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鐳。居里夫人能發現天然放射性元素鐳,並不是因爲她的運氣好,而是她在生活中就有一顆追求真理的心,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有一張勤學好問的口,還有堅持不懈的精神。爲了從1噸工業廢渣中提煉出純淨的鐳,居里夫人耐心的一鍋一鍋的冶煉,冶煉了3年,才提煉出了0.1克鐳。居里夫人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和很多很多獎項,但是她並沒有驕傲,而是繼續獻身科學,直到她離開人世。居里夫人的美名之所以能流傳於世,是因爲她一生都在刻苦地鑽研,努力地學習。在居里夫人的人生經歷中,也同樣可以看出:成功無捷徑。

其實,現實生活中也是——成功無捷徑。每一次的語文考試,我都要查漏補缺,把複習要點和課文多背一背,讓媽媽再給我提問一下,所以我每次考得都還不錯。但是,在這一學期的第一單元考試的時候,我忘了提問複習要點,便懷着一顆僥倖心理,但發了卷子後,我便發現很多題都忘記了,所以考得很不好。以後,我總結出了一個經驗:要想考好一定要努力、刻苦地學習,不能偷懶。

請大家記住:成功無捷徑。要想成功,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離不開努力,離不開汗水,離不開辛苦,離不開失敗。人生還有很長的歲月,在這些年裏,我們一定要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換來成功!

成功無捷徑10

《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是學校發給我們老師的,人手一本,以爲是任務就放在一邊沒想去看它。一個週末閒來無事和老宋兩家人一塊喝茶聊天時,說到國外的教育現狀老宋問我是否看過《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我問他值得看嗎?他說反正我是一口氣讀完的,你可以看看。

翻開這本書我也是一口氣讀完的,除了對雷夫老師無盡的崇拜之外,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停止抱怨,善待自己和他人,同時要多讀書,讀書使人睿智,讀書使人明理。 其次是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的努力得來的。雷夫老師正是如此要求自己併爲之努力着,犧牲了自己娛樂的時間,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感召着孩子們,使孩子們愛上了學習、愛上了閱讀。再次是教育生涯也並非一帆風順。雷夫一直精心構想着如何做一個好老師,但“三劍客”還是傷害了他的感情。並使雷夫先生陷入艱難的境遇,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熱愛的事業。雷夫先生教室正面的牆上掛有“成功無捷徑”標語。雷夫說,我希望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就首先需要做什麼樣的.人。雷夫把自己的熱情傳染給了孩子們,可以說雷夫是上帝送給孩子們的禮物。在本書中我最欣賞雷夫先生的道德發展六階段”的觀點分析:採摘如下

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

從踏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大多數的孩子就開始接受第一階段的思考訓練,一切行爲幾乎都以“不惹麻煩”爲原則。“安靜,老師來了!”孩子們緊張地彼此告誡。他們做作業是爲了不惹麻煩,他們排好隊是爲了讓老師高興,在課堂上安靜地聽講是爲了贏得老師的寵愛。而爲人父母、爲人師長的我們,總是威脅說“不乖就要你們好看”,或是“等你爸回來,你就倒大黴了。”這種思維不斷地被強化着。

但是,這樣教小孩對嗎?第一階段的思維是以恐懼爲基礎,而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爲表現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麼做是對的,不是因爲害怕懲罰纔去做。

在上課的第一天,孩子們很快就承認他們過去多半生活在第一階段。當然,有些孩子已經進入更高階段,但每個人都承認“不惹麻煩”仍是引導行爲的一大力量。回想童年,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是真的因爲相信“本來就應該做功課”而把功課(尤其是很無聊的那種)做完的?我們通常只是不想惹麻煩才做完功課的,不是嗎?

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

孩子們終於開始因爲“不惹麻煩”以外的理由做出決定了,但老師往往會犯下我們班稱爲“第二階段思維”的錯誤。我猜,很多人都曾在大學期間讀過行爲分析大師斯金納(ner)的作品。在那些作品中我們學到,孩子們因爲良好行爲而得到獎賞之後,就會大大提高重複我們所認可之行爲的可能性。這個主張當然有其真實性。無論獎賞是糖果、玩具,還是延長體育活動的時間,在眼前晃呀晃的獎賞的確是良好行爲的有力誘因。

我曾到中學參觀過,看到教室裏的老師用第二階段思維鼓勵學生完成作業。其中一位歷史老師還讓授課的各班比賽,看哪個班的作業完成得最好。勝出的班級在學期末將得到獎品。顯然這位老師已經忘了“歷史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我和作業完成得最好的班級聊過以後發現,儘管他們在完成方面和交作業方面做得很好,卻對歷史的瞭解極爲有限。

剛開始教書的那幾年,我也爲了“成效”而患了這種“獎賞症候羣”。如果我因故無法上課,又很怕班上學生讓代課老師不好過,那麼我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我會對孩子們說:“如果代課老師說你們很乖,星期五就可以辦匹薩派對。”第二天回到學校的時候,代課老師會留給我一張讚美的紙條,我也騙自己相信自己對學生做的是一件好事。畢竟,這總比嚇唬好,孩子們也會比較“喜歡我”。好啦,別對我那麼嚴格,當時的我太年輕,欠缺經驗。現在我不會再這麼做了。

家長在鼓勵第二階段思維時也得提高警覺。小孩做家務就給零用錢固然很好,畢竟我們的資本主義就是這麼運作的——用工作賺取報酬——但用禮物或金錢換取孩子良好行爲的做法就很危險了。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行爲得宜是應該的,不需給予獎賞。

第三階段:我想取悅某人

孩子們慢慢長大以後,也開始學會做些事情來取悅人。“媽,你看,這樣好嗎?”他們也做相同的事情來取悅老師,主要用在有魅力或受歡迎的老師身上。他們坐的時候挺直腰板,表現出符合我們期望的行爲,但他們這麼做的理由全都是錯的。

年輕老師大多無法抗拒這類現象(這句話出自於我的親身體驗)。孩子們的取悅會讓你自我膨脹。看到學生們對你表現出你以爲的敬意,當你叫他們跳,他們就應聲跳起,這種感覺真好

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

最近很流行第四階段的思維。鑑於行爲不當的年輕人爲數衆多,大多數教師在受訓時學到要在上課的第一天制定規矩。畢竟,讓孩子們懂規矩是必要的。好一點的老師會花時間解釋制定某些規則的“理由”,也有不少富有創意的老師會帶着學生一起參與班級規範的設計。老師們依據的理論是,參與制定班規的孩子比較願意遵守規定。事實確實如此。

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

不論是對兒童或是成人,第五階段都是很難企及的。能幫助孩子們對周圍的人產生同情心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試着想象一個由第五階段思考者所構成的世界。我們絕對聽不到有人很白癡地在公車上對着手機胡扯個沒完;開車或買電影票時不會有人突然超車或插隊;也不會有鄰居在凌晨2點吵鬧不休,擾人清夢。那樣的世界多麼美好呀!

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爲準則並奉行不悖

第六階段不但是最難達到的,也是最難教的,因爲行爲準則存在於個人的靈魂中,其中還包括了一份健全的人格在內。這種組合使得仿效成爲不可能:就定義而言,第六階段的行爲無法教,也無法講述,“看看我現在在做的事情,這就是你們應有的表現。”一旦你做出示範,就等於違背了第六階段的定義。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條自相矛盾的行爲準則,讓教學者陷入兩難的困窘。

合上這本書我在想作爲一個從教二十多年的教師,我又爲我的學生做了些什麼?剛走向教師崗位時我想着這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我一定努力讓光和熱發揮到極致,每天爲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而辛苦,每天爲班級瑣事而擔憂,每天爲差生成績而煩惱,我辛苦着但並不快樂;後來又提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班裏幾個成績差的學生是不是我這個老師有問題呀,我彷徨我困惑;在後來又提倡“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理念,時時在我的耳邊響起,敲擊着我將要麻木的心,鞭策着我不能忘記一個教師的責任。可是雷夫老師用他的愛心、智慧與意志創造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20多年來,在一個學校一個教室幫助一屆又一屆的學生走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孩子成功應是我們做教師最大的成就,他成就了孩子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他的教育生活是幸福的。這就我一直在尋覓的教育境界

今後我也應該有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與規劃,朝着目標,遵循規律,踏踏實實,真正爲學生的發展着想,少些功利,多些長遠打算,我也會幸福走好我今後的教育之路。祝願我們的教育越來越規範,祝願我們的老師越來越幸福,更祝願我們的學生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