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演講稿 > 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

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本文特意爲大家收集整理了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希望大家喜歡!

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

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1

各位同學:

你們今天將披上畢業袍,在春霧瀰漫杜鵑滿山的三月,向大學生活道別。有同學對我說,老師,爲我們寫點什麼吧,留個紀念。我明白你們的心意。中大是一座山,而政治系在山之巔。三年來,我們在山中一起思考政治、哲學與人生,日夕相處,度過無數難忘時光,此刻目送你們學成下山,真是既安慰又不捨。

讓我從中大的樹說起吧。你們都知道,中大多馬尾松。馬尾松並不起眼,長在山坡上,終年常綠,開花也好,結果也好,沒人會留意。有時在校園散步,見到掉下來的松子,我會拾起幾顆,帶回家中。後來,我讀到臺灣作家周志文一篇回憶少年同學的文章,說這些一生默默無聞的人,猶如空山松子落,不只是一顆,而是數也數不清的松子從樹上落下,有的落在石頭上,有的落在草葉上,有的落在溪澗中,但從來沒人會看到,也沒人會聽到,因爲那是一座空山。這是實情。但想深一層,即便不是空山,即便人來人往如中大,我們又何曾關心那一顆又一顆松子的命運。在我們眼中,所有松子其實沒有差別。一批掉了,零落成泥,另一批自然生出來,周而復始。世界不會因爲多了或少了一顆松子而有任何不同。

松子的命運,大抵也是人生的實相。如果我註定是萬千松子的一顆,平凡走過一生,然後不留痕跡地離開,我的生命有何價值?如果我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粒微塵,最後一切必歸於虛無,今天的努力和掙扎,於我有何意義?

每次想起這個問題,我的心情總是混雜。有時惶恐,有時悲涼,有時豁達,有時虛無。更多的時候,是不讓自己想下去,因爲它猶如將人置於精神的懸崖,稍一不慎便會掉下去。我於是退一步問,爲什麼這個問題總是揮之不去,總是如此影響心情。漸漸,我明白,我其實不可以不想,因爲我是人,有自我意識和價值意識。我如此清楚見到自己在活着,見到當下眨眼成過去,見到自己作爲獨立個體在默默走着自己的路。更重要的,是我無時無刻不在衡量自己的生命。我們心中好像有桿秤,要求自己每天要活得好。我們認真規劃人生,謹慎作出決定,珍惜各種機會,因爲我們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而生命是有好與壞幸福不幸福可言的。我們不願意活得一無是處,不願意虛度華年,意義問題遂無從逃避。

難題於是出現。從個體主觀的觀點看,我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切,重如泰山。我的生命完結,世界也就跟着完結。我是宇宙的中心。但只要離自己遠一點,從客觀的觀點看,我又必須承認,我只是萬千松子的其中一顆。我的生命完結了,世界仍然存在,一點沒變。我的生命如微塵滴水,毫無分量,很快遭人遺忘,後面有更多來者。這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每次去完殯儀館,目睹至親好友片刻化成灰燼,返回鬧市,再次面對笑語盈盈的人羣,我總有難言的傷慟。那一刻,我看到生的重,也看到生的輕。

既然我們的人生路線圖早已畫好,這中間的曲曲折折,真的有分別嗎?

我想我們總是相信,那是有分別的。對,即使我是長在深谷無人見的松子,終有一天跌落荒野化成泥,我依然不會接受,我的人生和他人毫無分別,更不會接受我的人生毫無價值。但這是自欺嗎?我們是在編織一張意義之網安慰自己嗎?我不認爲是這樣。所有意義問題之所以成爲問題,之所以困擾我,說到底,是因爲我意識到我的存在,意識到我在活着自己的生命,並在規劃屬於自己的人生。如果我沒有了一己的主觀觀點,只懂從一客觀抽離的角度觀照自身,我將無法理解我爲何要如此在乎自己。我們必須先意識到我的存在,並在浩瀚宇宙中爲我找到一個立足點,意義問題纔會浮現。所以,即使我是一顆松子,也不必因爲看到身邊還有無數更大更美的松子而顧影自憐,更不必因爲默默無聞而覺一生枉度。我真實經歷了屬於自己的春夏秋冬,見證一己容顏的變遷,並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體味生命賦予的一切。這份體味,是別人奪不走也替代不了的。

這份對自我存在的肯定,是我們活着的支柱。這個世界很大,這個世界有很多其他生命,但我只能從我的眼睛看世界,只能用我的身體和心靈去與世界交往。只有先有了我,我們才能開始思考如何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但問題並未在此完結。因爲一旦有了我,自然也就有無數與我不同的他者。我們的樣貌性情能力信仰家境出身,千差萬別。有了差異,便難免有爭。我們於是時刻將他人當作對手,並要爲自己爭得最多的財富地位權力。各位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工作,可能感受最深的,正是這種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我們未必喜歡爭,但卻不得不爭,因爲所有人都告訴你,世界就是一個競技場,只有爭才能生存,只有爭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人世間種種壓迫宰制異化,遂由此而生。

問題是,這些壓迫宰制異化,真的無可避免嗎?不同個體組成社會,難道不能夠以更平等更公正的方式活在一起嗎?這是過去三年,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討論的問題。我認爲,承認個體差異和接受平等相待之間,雖有張力,但並非不可調和。關鍵之處,在於我們能否將兩種看似對立的觀點融合。一方面,從主觀的觀點看,我們意識到自我的獨特和不可替代,以及一己生命對於自身絕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轉從客觀的觀點看,我們將意識到,如果我的生命對我無比重要,那麼他或她的生命,也將對他或她同樣重要。我們都是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要過,都渴望過得好。就此而言,我們的生命,有同樣的重要性。我們不以一個人的出身能力財富,去將人劃分等級,並以此衡量人的價值。推己及人,我們既看到人的差異,也看到人作爲人共享的可貴人性,因而努力在羣體生活中實踐平等尊嚴的政治。也就是說,我們既要肯定個性,鼓勵每個人自由地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調,同時要彼此關顧,保障人的平等權利,使得人們能夠公正地活在一起。這是我常說的,我們應該追求一種自由人的平等政治。

我覺得,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應該有這樣一份對人的平等關注。但這並不容易。試想想,各位也是經歷重重考試,並將很多同輩甩在後面,才能進入中文大學。而一旦離開校門,迎面而來的將是更激烈的競爭。既然這樣,我們如何能夠穿過人的種種差異,看到人性中共享的價值,並以此作爲社會合作的基礎,實現平等尊嚴的政治?到底需要怎樣的制度建設和文化氛圍,我們才能培養出這樣的道德信念?這是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各位下山之際,爲什麼我還要如此絮絮不休和大家探討這些問題?因爲問題重要。在上面的討論中,我指出生命中有兩重根本的張力,並嘗試提出化解之道。第一重是兩種觀照人生的方式帶來的的張力,第二重是生命的差異和平等導致的張力。第一重張力,影響我們如何好好地活着。第二重張力,影響我們如何好好地活在一起。各位身爲讀書人,關心生活關心政治,是一生之事,不應隨着披上畢業袍而終。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冬天上完《當代政治哲學》最後一課,我們曾在聯合書院教室外那個裂開的大松子雕塑前合照留念。那個大松子啊,笑得活潑率真。在我眼中,你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松子。

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2

老師們、同學們、同志們:

今天,我在演講的主題是:改變自己,走向成功。

曾經看到一則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統治着一個十分富裕的國家。有一次,他到很遠的地方去旅行,坎坷不平的道路使他的雙腳十分疼痛。於是,他詔示天下,要全國的老百姓用牛皮鋪好他要走的每一條道路。顯然這是花很多的錢也難以做到的事情。一位聰明的大臣向國王獻策:尊敬的陛下,臣已爲您尋找了兩塊珍貴上好的牛皮,請包在您的腳上,這樣可以讓您的腳少受傷痛。國王比大臣更聰明,他撤回詔令,命人爲自己做了一雙漂亮實用舒適的厚底皮鞋。國王穿上皮鞋,頗有感觸地說:“過去,我一直強調改變世界,現在看來,有時更需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同學們,我們肩負着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神聖使命,這份重任不容推辭;我們面臨着激烈的.競爭,適者生存劣者淘汰,這種狀況無法逃避。因此,我們需要從故事中明白一個道理:也許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裏我們無法改變生存的環境,但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現狀。改變自己,才能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成功。

在新學期開始之際,我們需要改變落後的模糊的學習觀念,努力使自己成爲學習的主人。作爲主人,我們需要有明晰的人生理想和學習目標。曾聽說,有一個窮山溝裏的窮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陽的方向無限嚮往的憧憬着,希望自己長大了,不要耕地,不要上班,天天坐在家裏等着別人送錢來。當他從歷史書中知道了古老埃及那美麗而神奇的金字塔時,他跟父親說:有一天,他一定要去埃及親眼看一下金字塔。他的父親說:“你這小子總是愛做白日夢,我看你連這座大山都走不出去,還想去埃及。”爲了改變現狀,實現理想,這個孩子拼命讀書,10年後,他考上大學,再後來,他成了作家,並用稿費去了埃及。這個孩子就是臺灣作家林清玄。同學們,我們不是爲父母而學,也不僅僅是爲了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而學,我們首先是爲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而學。因爲,學習是我們的份內事,學習是我們的責任。懂得對自己負責,才能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對祖國負責,才能從幼稚走向成熟,從成熟走向成功,實現自身價值。今天,面對新課程,面對新高考,我們必須明白,唯有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應對考試的能力,才能增強自信,永不言敗,從奴隸變成真正的主人。

在新學期開始之際,我們需要改變不文明的行爲習慣。毋庸諱言,我們的校園存在着環境不整潔,公物被損壞等不文明的現象,我們的同學中存在着衣冠不整,談吐不雅,走路不正的不文明行爲。也許有些同學認爲這是小節,何必小題大做,大驚小怪。然而,因生活小節問題而貽誤經濟發展大事,因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中華民族國際形象的事情卻不在少數。在迎接建校七十週年之際,我們需要創建整潔文明的校園環境迎接八方賓朋,在創建五星級學校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培養言行舉止文明,待人接物有禮,形象氣質高雅的優秀學生羣體。我希望各班建立青年志願者服務組織,爲創建文明校園、書香校園、和諧校園、平安校園作出我們一份貢獻!

在新學期開始之際,在每位同學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改變一切與社會和諧進步相悖的觀念和行爲,我們需要改變一切與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相悖的觀念和行爲。改善自己的現狀,才能改變學校面貌,才能改變社會面貌,才能改變整個世界面貌!而要改善自己的現狀,願同學們從今天開始,從小事開始,持之以恆,直至成功!

謝謝大家!

學生青春勵志演講稿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成功的經歷,也有遇到失敗的苦澀,取得成功的時候,臉上露出的時燦爛的笑容;遇到挫折的時候,有的一敗塗地,有的是努力奮進,迎難而上。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應該怎麼面對學習和生活的成功和失敗呢?

這就引出來我今天要講的主題——“勝不驕敗不餒”。古人曾說過:“勝者不驕傲,敗者不氣餒。”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你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取得成功的時候,決不可沾沾自喜,驕傲於世,目中無人,而應該總結成功的經驗,再接再厲,向更高、更好的目標而努力奮鬥;當你遇到挫折與失敗的時候,決不能灰心傷氣,破罐子破摔,而應該仔細檢查自己做的事情,從中找出原因,不斷總結,就會從一個失敗走向成功。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能從中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我們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講得就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失敗有時也是不可避免的,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不就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走向成功的嗎?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成功,在失敗在成功,最終發明了電燈。愛迪生是這樣,雅典奧運會冠軍劉翔也是一樣,他也是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後才取得了如此驕人的戰績,實現了亞洲人短跑金牌零的突破,爲中國人爭了光,也爲亞洲人爭了光!但是要從失敗中不斷汲取教訓,多向成功的人士學習,從心理上要認識失敗是暫時的,只要你能調整心態,找出問題的所在,在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你一定能取得自己滿意的結果。

我們剛剛進行了期中考試,由於各個學生的基礎不一樣,有的同學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有的同學覺得自己的成績不理想,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這樣就出現了兩種心態的同學。考試好的同學會歡欣鼓舞,但絕不可驕傲,還要繼續前進;考試暫時不理性的同學不要悲觀失望,查漏補缺,終究會取得優異的成績。我想告訴大家的是:考試只是一種檢測手段,通過它反映開學以來你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分數的高低只能代表過去,不能代表將來。只要你能從考試中分析自己的失敗的原因,總結自己的不足之處,相信在以後的考試中你一定會名列前茅的。

在我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我真心地希望每位同學,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知難而上,勇攀高峯,力爭做到:課前要認真預習,準備好必備的學習用品;課上要積極思考,大膽發言,不懂就問;課後要及時複習,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堂、家庭作業。作業書寫工整,作業要獨立完成,作業要儘量不錯,錯了要立即訂正。我們堅信,只要同學們努力去做,期末考試一定能考出優異的成績。

勝不驕,敗不餒。讓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奮鬥的心,總結今天的成功與失敗,展望明天的輝煌,經過大家的努力學習和拼搏,相信大家都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