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作文 > 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

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感謝青春,感感謝夢想,來完善自己美好的人生,沿着向善的軌跡一路前行,一路走向最美的青春,走向最美的夢。下文是勵志網整理收集的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供大家參考。

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

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一)

何爲“夢”?何爲“中國夢”?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展覽現場時告訴所有人——實現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夢想。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夢”!爲了中國這個夢想,多少代人付出青春,付出生命,拋頭顱灑熱血,鑄就中國夢之雛形。

唐宋時期的輝煌歷程在國人心中留下了不滅的印記,那個時代用開明,自信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國度,中華民族享譽海外,多少人慕名朝拜。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當安逸的日子吞噬警覺,當人們懈怠之時,災禍也悄然而至。

清朝時期專制皇權達到頂峯,利用閉關鎖國政策,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知清醒,使國家遠遠落後於西方。到了清末,情況愈加嚴重,兩次鴉片戰爭,使我國成爲英國的鴉片傾銷地,我國也一步步地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國人被西方國家一次次地冠以“東亞病夫”之稱。

在人心潰散之際,出現了一位傳奇式的英雄武術家,他武藝出衆,執仗正義,抱着爲國雪恥,振奮民族的強烈願望,用自己的堅強和意志,給了西方國家一記重拳,挫敗英洋力士,爲中華民族爭得了無限榮光。令國人揚眉吐氣,不再被永遠地扣上“東亞病夫”這屈辱的稱號。他用自己的青春,用他短暫的一生來書抒寫出他的中國夢,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就國家的未來,他——霍元甲。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真漢子。

1979年是改革開放政策實行的第一年,全國都在爲改革開放而高速運轉,世界在發展,中國在騰飛,在飛躍的這一年,我們幸運得擁有了他,時年22歲的他用手握住的不是筆,而是他的一箇中國夢,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他對準靶心,將每一次射擊都落到實處。在第23屆奧運會上,27歲的他射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金牌,也徹徹底底地射掉了壓彎了中華民族脊樑的“東亞病夫”這座大山。許海峯,做任何事情都有一種永不言敗的豪情,他憑藉自己的努力,用他的豪情壯志爲後人展現出一生的中國夢。

有許多人如他們一般在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但也許在他們人生的最初,他們沒有豪情壯志,沒有俠肝義膽,有的只有一個小小的夢想,他們爲了夢想而不斷堅持、努力,最終將自己推上人生的制高點,併成就國家大愛。

曾經,我不明白什麼是青春,什麼是夢想,得過且過是我的人生信條,我一度肆意地揮霍着我的青春,我不懂青春有多麼珍貴。在之後的日子裏我雖成長,但卻發現與青春卻漸行漸遠……看着周邊的朋友用青春爲夢想而奮鬥,在一次次的摔倒中爬起,在一次次的挫折中長大,爲了心中的目標燃燒青春的那一刻我驚醒了,我一遍遍地問自己這些年到底錯失了什麼!我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中國夢,但卻不知我的夢在哪裏?

直到那一天,在翻閱《少年中國說》時,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那一刻,我的青春開始沸騰,我的生命開始燃燒,我找到了要爲之而奮鬥的那個夢!我想爲這個國家的未來做些什麼。

都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未來,“少年”對於有一個國家來說是中堅基石,他們是承載了國家希望的力量,但因爲各方面的原因,我國發展嚴重不平衡,有許多地區的孩子因經濟落後,看不到未來,看不見希望,但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渴望着陽光,他們對生活仍充滿着無限美好的期許,他們缺的只是一個機會,看着這樣的他們,我想爲他們做些什麼,我想用我的一生爲他們的期許而努力,我無法許他們一個未來,但我想守住他們心中的那抹陽光。

我是一個普通人,我的力量微薄,我能做的只有轉發一張張他們飽含淚花期盼的容顏,爲他們募捐一些微薄的錢財,我還不夠強大,但我會以我最誠摯的心,盡我所能爲他們做些什麼,在未來,我會努力讓自己更加強大,守住他們最後的希望。

青春是一首永不言敗的詩,青春是一篇樸素自然的詞,多少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抒寫出一個個華彩絢麗的中國夢,有多少人用自己的夢想爲中華之崛起搭臺,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這就是青春:充滿着力量,充滿着期待、志願,充滿着求知和鬥爭的志向,充滿着希望、信心的青春。”用青春鑄就中國夢,用小夢成就國家的未來。我的青春,我的中國夢。
 

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二)

我的青春,我的夢毅力,是爲愛撐起一片藍天;奮鬥,是爲愛架起一道橋樑;堅持,是爲夢鋪墊一片片碎花石;刻苦,是爲夢澆灌一滴滴營養液。有些人,你把他當成你的偶像,他是你的信仰人物;有些原則、要求,你願意利用一生時間去執行與堅守;有些話,你把它當成一種信仰,去相信,去踐行。

有人說之所以會有偶像,是因爲一種信仰的力量去帶動他們崇拜與效仿他人。而有的人,沒有偶像,在他人大肆宣揚與實踐夢想的同時,他卻只想走一步算一步,毫無計劃,更不知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與夢想。或許有人認爲,他目光短淺,不知上進。但我們應該想想,倘若他給自己一個不切實際的夢,便一直追趕不上,那麼,此時此刻的他,便會失望與麻木。

因此,我們在制定夢想與設定夢想的同時,則應腳踏實地,與現實相結合。在青春時期,選定一個自己所崇拜的偶像,當成一種敬仰,去奮鬥,去努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成爲最好的自己,那麼,這便是最美的青春年華,最好的時光,最美的夢。生活並不是沒有機遇,只是在於你有沒有抓住,並且爲之努力。

書是顧問,凱勃斯說:書是隨時在你近旁的顧問,隨時都可以供給你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複這個顧問的次數。下面是爲大家蒐集的精選我的書屋我的夢徵文400字,供大家參考。

即使機遇在你面前,你沒有把握,那麼,成功的概率也就等於零。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抓住機遇,而機遇往往只有一次。相反,如果機遇不來敲門,就創造一個機遇。當然,也有奇蹟出現的時候,但是你得爲之拼命地努力。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人,創造奇蹟,改變命運,走向光榮,走向成功。僅僅有這些遠遠不夠,需要利用人的本能與青春時光。著名作家柳青說:“人生的道路雖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是時候。”這句話啓示我們青春是快樂的,我們沒有理由不快樂;青春是短暫的,我們應該學會珍惜,學會把握。畢竟我們的人生短暫,光陰似箭。

刻苦與毅力的源泉:源於現實的痠痛。自從上大學以後,回家的時間並不多,但關於你的一切,我依舊刻骨銘心。每次想起,心中不由得一陣痠痛。看到筋疲力盡的你從工地回來不小心傷了手,衛生紙與砂布上浸滿了一層又一層的鮮血,看見你去醫院縫針的時候,似乎已經凝固的鮮血已慢慢流淌,還有那閃閃發光的寒針映入眼簾。我聽見你微微的氣息聲,彷彿感受到你的心跳,你堅強地對我說:“孩子,放心吧,我沒事,爲了你的未來,很值得。”回家後,你又不停地乾田莊的活,直到傷口再次復發,你才肯停歇。奮鬥與堅持的營養液:吮吸你的幫助與鼓勵。有種夢想,叫做遙不可及;有種能力,叫做無能爲力;有種無奈,叫做無可奈何;有種青春,叫做美好如初。

然而,正是因爲有你,不用爲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早出晚歸的情形太過操勞;正是因爲有你,我纔會有機會上大學,充實自己,提高能力,在大學裏提高學歷,擴展知識面,開拓視野;正是因爲有你,我纔會得到我感興趣的相關書籍,而它就像一滴滴營養液,帶動我的精神,注入我的靈魂與品格。你不僅僅是你一個人,你還有全世界陪着你。你的無私奉獻,你對他人及我的幫助,造就了一個鋼刃的我。大學第一年,也許是我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日子。正值秋收佳月,花好月圓之日,不幸的事卻如霧霾一般來到我的身邊。而父母怕影響我的學習,則因此隱瞞許久。直到有一次,媽媽打電話叫我回家,說我離家許久未歸,她心中難免有一絲絲想念。回到家中,不知是喜還是悲,正所謂悲喜交加。喜的是終於回到家,看見想念已久的家人,悲的是家中便有許多苦難。

媽媽腿打着石膏,爸爸高燒不退,還要保存體力,盡心盡力地照顧媽媽和小孩。鄰居告訴我,媽媽是因爲弄玉米時,不小心讓農具傷到腿部,在醫院已做手術。後來從媽媽那裏打聽到,哥哥和嫂子回家照顧了她一個月,便早已離開。眼前的這一幕,心中不由得一陣痠痛。正所謂:“母女連心,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媽媽見到我,心中便有種舒心的意味。即使這一幕幕,讓我再感覺到心酸,但我還是在媽媽面前忍住了眼中的淚珠,我不能流淚,我要堅強地陪父母去面對這一切,但一個人的時候,卻只能偷偷地哭,自己脆弱的方面也許太多太多。我要有樂觀的心態,去與苦難作鬥爭,敢於與它作對抗。因爲,人只有在苦難中,纔會學會如何成長。苦難是人生的一種幸福,它是實現夢想的必需品。只有苦難,纔會滋養我們,只有苦難,纔會迫使我們一點一點地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返校後,諸多事便一點一點地積聚在我的腦海與心中,甚至它成爲了我的心結,我無法打開,當然,各種各樣的壓力也隨之出現。學習,家庭,經濟,就業,各種我都要考慮到,從此,便與檯燈下的那一縷縷微光作鬥爭,它陪伴我許久,至此,過上了挑燈夜戰的生活。

人生之路,少不了苦難,但我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化苦難爲幸福,感謝你給予我的一切。回饋的贈禮:把感恩之心贈與他人,把心中的溫暖帶給世界每一個角落,向世界灑滿陽光,向草木灑滿甘露,向駱駝鋪滿綠州。青春時光需要努力,人生更是如此。人生之路,需要信心迎着朝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去書寫青春的五線譜,用最美的眼睛去發現青春的美,去發現身邊的美。感謝學校給予我的你,感謝青春,感感謝夢想,來完善自己美好的人生,沿着向善的軌跡一路前行,一路走向最美的青春,走向最美的夢。
 

我的青春我的夢大學生徵文(三)

我們從幼兒園到高中,一直是懷揣着夢想長大的。

我的書屋我的夢。是啊,有書讀是人世間最美的事了。在飄香書屋裏是最溫暖的地方,在這裏我度過了許多與書爲伴的快樂時光。帶給我從未有過的滿足和快樂。

可現行的教育,讓夢想變爲現實了嗎?我敢說許多是沒有的。我們想做的事,往往是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不想做的事,卻往往又是非要逼着做的。

學業上就是如此。從入學至今,我們已學了16年的語文、數學等幾十門課程。每門都有至少及格以上的要求,每門都有要你優秀的殷殷期待。不甘心落後的我們啊,個個都學得死去活來、筋疲力盡;個個都考得傷痕累累、體無完膚。有些也許是必須要學的,但精神上肉體上非要如此疲憊一路走來嗎?

韓寒說得好,全面發展的結果就是全面平庸。況且,學好全部學科,也不算是全面發展。辛辛苦苦學習了十幾年,究竟爲了什麼?是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夢想嗎?我看不是,而是爲了考個好大學——這是大人們爲我們設定的目標。如果考不上呢?這個夢想不是破滅了嗎?難道那些落榜生終生都要處在這破滅的陰影中嗎?16年,16年,16年啊!說起來漫長,其實是彈指一揮間。16年的歲月,我們沒用來去細細體味身邊的生活,沒用來去享受童年、少年的歡樂,沒用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沒用來讓自己的興趣成爲特長髮揚光大,沒用來讓自己的個性充分張揚。總之,16年的年華沒用來讓我們的天性盡情展露、讓夢想展翅飛翔,而是用在了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上,用在了讓人焦慮讓人頭疼的各種考試上……

老師和家長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夢想在哪裏嗎?不是在大學裏,不是在仕途間,更不是在掙錢中,而是在我們的興趣裏,在我們優於別人的智能裏,在我們自由成長的天性中。可是,不斷違拗着我們的意志,能實現嗎?

興趣和專一決定未來。我相信學16年的聲樂,一般人可以成爲優秀的歌手;學16年的舞蹈,一般人可以成爲優秀的舞者;學16年的繪畫,一般人可以成爲優秀的畫家;學16年的足球,一般人可以帶領國家隊踢進世界盃……

可現實是,我們的興趣,我們對自身追求的專一,我們一直所夢寐以求的快樂,常常會被背書和做題所無情封殺。玩耍、唱歌、跳舞、上網、旅遊、會友等,都會被認爲“不是正道”,甚至是“玩物喪志”。被冤枉的我們只能把一肚子氣憋在心裏。我們明白,跟大人們理論這些,根本無用。他們會全盤否定我們的想法,會講一堆枯燥乏味、令人心煩的經驗理念。他們總是居高臨下,總是引經據典,總是喋喋不休,總是提醒我們要爲自己的“理想”去奮鬥,說白了就是“做題做題再做題,背書背書再背書”。對此,我們除了口是心非地默認又能說什麼呢?

他們的心距我們的心是那樣的遙遠,他們的“理想”距我們的“夢想”是那樣的風馬牛不相及。互相隔閡,互不理解,一道天塹般的代溝橫亙在我們與他們之間。

他們往往會拿成績來判斷一個學生的好與差。可成績好又能說明什麼?充其量說明你在課堂認真聽講了。商丘市第四高中校長、特級教師馬廷勳曾說:“國內的應試教育就是‘折磨教育’!折磨學生!折磨家長!折磨教師!因此,我一貫建議同學們,要揚長避短強能力……絕不能因爲一個學生某一方面的智能差,就說這個學生是笨學生。比如,那麼多奧運冠軍,那麼多足球巨星,有幾個數學、語文好的?但是你能說他們不聰明嗎?能說他們不是人才嗎?但是,在我們國家的很多學校,在很多家長和教師的心目中,卻只把那些能考上大學的當人才……”他說的多好啊!他是理解我們的,更是理解教育的。可惜曲高和寡,他的聲音傳不了多遠,更形成不了社會共識。

仔細回想這十幾年來的生活,我們只是在拿着青春的籌碼去換取高考的分數。起早貪黑,連個安生覺都睡不好。在校的時間比在家的.時間多,見老師的時間比見父母的時間長。白天坐在教室裏,晚上回家還要學到深夜,甚至連基本的睡眠都不能保證。都說付出纔會有回報,可這代價未免也太大了點吧。君不見有多少人一心撲在成績上,卻在社會生活中成了低能兒?君不見一所所中學,有一半甚至超過80%以上的學生都戴上了近視鏡?君不見有多少人報考大學,爲確保成功而填報自己並不真心喜歡的志願?有多少大學生、研究生畢業後又用非所學,甚至找不到工作……當年他們不是被認爲最聰明最勤奮嗎?在學校不是總排前幾名嗎?不是父母、學校的驕傲嗎?爲什麼還這樣?我覺得,這一切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十幾年的學習內容有問題,學習方法有問題,學習目標有問題,學習評價有問題!

我不是怒放高原的並蒂雪蓮,也不是跨越海峽的希望之翼,生活的平淡,單調節奏更無法想象用靈魂演奏的生命音符是怎樣的優美。遙望着蒼穹中那個最璀璨的星星,一份寂靜,一種困擾,只是花影壓重門……

學習的東西若不生成能力,沒用!社會就這麼現實,這麼殘酷。適者生存的原理也體現在教育中。不是說會背書本知識,會做全部習題就算成才了。光會讀死書的人,滿腦子之乎者也、幾何證明什麼的,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浪費生命。可縱觀現實,有多少人走在這樣的循環裏,在混沌茫然中失卻了原本靈性的自己啊!對此,有誰替我們難過?有誰替我們惋惜?有誰替我們排除其間的障礙?沒有話語權的我們,該向誰訴說?

我到省城讀中專時,仿若毫無緣由,忽然就對書着了迷,讀而上癮,整日裏手不釋卷。之所以有書可讀,有閒得讀,蓋因學校有一座四層高的圖書樓,樓內藏書無數,而其時我們的課程也並不緊張,吃住皆在校舍。我那時對隨園主人提出的“書非借不能讀”這一觀點委實是“頂禮膜拜”——一來囊中羞澀,無錢買書;二來亦無須購閱,圖書館便是我這書蟲的超級“書房”。所以,中專四年,書夢未曾休,書房夢卻難得做一回。亦可說,那樣的青春歲月裏,書於我,重在“讀”,而非“藏”,或曰“擁有”。我甚至自視頗高,覺着唯有圖書館纔是一本本著作典籍的最好歸宿,而不是被私人所獨佔獨賞。

回望自己走過的路,還有那些逝去的青春年華,真是感慨萬端!我到現在都不明白,爲什麼某些題目不會做就應該被罵得狗血淋頭,不明白爲什麼學校怕出事怕承擔後果就禁止學生一切的運動,不明白爲什麼本應該休息的假期就可以理所當然地排上滿滿的課程,不明白我們美麗的青春何以要在充滿焦慮的情緒中度過……我看到的只是,身體垮了,因爲沒時間鍛鍊;記性差了,因爲背書太多;笑容少了,因爲沒有時間去享受生活。等到成熟了長大了,步入社會的時候,才恍然發現其實自己一無所知,是一個明明記憶很多知識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的文盲。曾引以爲傲的高分卷子2毛錢一斤,花大把大把錢買的複習題也瞬間成爲一堆廢品……

因爲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抱怨過、反抗過,最後只能默默接受現實。表面看,我們被譽爲祖國的花朵,然而卻沒能像花朵那樣,去歷經大自然的風雨,去沐浴大自然的陽光。渺小的我們,只能黯然神傷,只能逆來順受,只能不情願地走在成人們設定的軌道上。

在我即將離開中學時代的當口,但願這一切不如意的感覺都隨風飄逝;但願那些深愛着我們的老師、家長乃至一切負責教育之責的人們,能真正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尊重他們的意願,讓他們不再重蹈我們的心靈歷程,讓他們在不可復返的青春路上充滿陽光,充滿活力,與夢想一起飛。

書屋是我的陣地,我的戰場,我夢起飛的地方;書屋也是承載每個夢想起飛的中國人的跑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一句句一行行的文字都凝聚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都承載着每個中華兒女的中國夢,爲中華之崛起發憤圖強,爲中華之復興而一往無前,書籍就成了我們披荊斬棘的工具,書籍也是我們夢想起飛的翅膀。品書,品好書,猶如飲一杯醇香的陳年老酒,意猶未盡,回味無窮;讀書,讀好書,是唯一讓我們能和古聖先賢思想交流的途徑;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一代代中華兒女爲中華民族之崛起所努力而獲得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成功的喜悅,點點滴滴的都記錄在一行行或優雅或奔放或感慨或喜悅的方塊字中,以供後人品評指點,而這些,都需要我們沉下心來慢慢品讀。

那個木頭做的書架上,已經很久沒用了。上面的書也不常看,所以,書架上,包括那些不常看的書,都落下了一層薄薄的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