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楊絳經典勵志書籍:《我們仨》

楊絳經典勵志書籍:《我們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楊絳是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小編了解到,105歲“最才的女”楊絳於2016年5月25日1時10分逝世。以下,本站小編爲大家介紹她的名作《我們仨》,歡迎大家瀏覽!

楊絳經典勵志書籍:《我們仨》

作者簡介

楊絳,(1911——),錢鍾書夫人,原名楊季康,著名的

作家、評論家、翻譯家、學者。祖籍江蘇無錫,生於北京。1932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5——1938年留學英法,回國後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任教。1949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幹校六記》,隨筆集《將飲茶》,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內容簡介

《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歷。全書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後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爲人知的坎坷歷程。

成書過程

1998年,錢鍾書逝世。但罕爲人知的是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一生的伴侶、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楊絳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體味。在人生的伴侶離去四年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特殊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最初設想,這本書一家三口各寫一部分,錢瑗寫父母,楊女士寫父女倆,錢先生寫他眼中的母女倆。到1996 年10 月,錢瑗已經非常衰弱,預感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請求媽媽,把《我們仨》的題目讓給她寫,她要把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來。躺在病牀上,錢瑗在護士的幫助下斷續寫了5 篇,最後都不能進食了,還在寫。楊女士見重病的女兒寫得實在艱難,勸她停一停。這一停,就再沒有能夠重新拿起筆。錢瑗最後一篇文章落的日期是1997年2月26日,她去世的前6天。

人物形象

楊絳

作爲一個妻子,一位母親,爲丈夫和孩子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付出了所有的愛。“拙手拙腳”的鐘書“做了壞事”,打翻了墨水瓶,妻子說:“不要緊,我會洗”;鍾書不小心把檯燈砸了,妻子說:“不要緊,我會修”;鍾書把門軸弄壞了,妻子說:“不要緊,我會修”。

圓圓

女兒圓圓一向孝順父母,對父母百般體貼。“圓圓也肯委屈,能忍耐”。小時候,圓圓十分乖巧、聽話。“阿媛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她始終是父母的安慰、父母的驕傲。

錢鍾書

在家人心目中,他是家裏最需要照顧的“孩子”,然而他的感情是細膩的,他對待妻子和女兒是溫存體貼的。在生活中,“他肯委屈,能忍耐。”他和妻子一起學做菜,一起去“探險”——在散步中尋找生活的樂趣。他長期爲妻子做早餐。他與妻子、女兒一起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他是女兒最好的“哥們”。

作品鑑賞

楊絳的作品就像她的爲人一樣謙遜樸實。在楊絳的作品中,他們一家確實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書中所說:“‘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然而讀者正是透過這平凡的家庭、瑣碎的事件,看到了中國知識分子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精神風貌和人格魅力。楊絳和丈夫錢鍾書年輕時遠渡重洋,留學英法,又在國難深重的抗日戰勝時期學成歸國,足跡跨國半個地球。

作品結構

結構上,《我們仨》由三部分組成。三個部分相互獨立,各自成篇,又互相關聯,組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第一部分“我們倆老了”可以看成是整個作品的序言,以“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拉開了整個作品的序幕。第二部分“我們仨失散了”完全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我們一家三口相依爲命的情感體驗。是整個作品的“倒序”部分。第三部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採用回憶錄的寫法,將63年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是整個作品的主題部分。

這三個部分,虛實互補,虛實相生。以實筆寫生,以虛筆寫死。這樣一來,“生”的部分寫得充實而豐厚,楊絳一家的音容笑貌、性格特徵、人生歷程歷歷在目。那些實實在在的故事,那些生動有趣的細節,給讀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以“夢幻”的形式描寫女兒和丈夫最後的歲月,以虛筆寫死,也許一方面是由於那一段歲月是作者不願、不能、不敢去回憶的、讓人撕心裂肺的歲月,作者還沒從傷痛中走出來,她還無法正視那一段生活,不願再去重複親人所受的痛苦和折磨。所以,作者以夢幻的形式,濾去許多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細節。另一方面,從內容和形式的結合來看,死亡本來就是虛幻縹緲的東西,是很難用文字把握的東西,用夢幻的形式去描寫死亡,更容易揭示死亡的真實面貌。從這個角度拉來看,以虛筆寫死,也許本身就是內容表達的需要。

寫作手法

運用現代派手法以求意識流動的自由和主觀感受的真實,但情感的表法依然是節制含蓄的。中國古代詩歌抒情的經典手法借景言情,楊絳也運用得自然嫺熟。通過情景交融營造夢境的邈遠迷離,分載過於深重的死別的悲情,把豐富複雜的情感寓於景中,通過意象比喻、象徵、暗示,盡顯古典文化的韻味。夢開始,楊絳虛構了客棧、小船和古棧道,對應於現實中的家、醫院和兩地間的路途。“古驛道煙霧迷濛,楊柳成行,雜樹叢生,野草滋蔓,幾棵蒼松翠柏掩映着誰家的陵墓。”場景的描寫暗示通向死亡的荒涼、迷離、陰森。這是作者內心傷感悲涼之情的外射和物化。

文中楊柳的描寫不斷出現,寫得最多的是寒柳和禿柳:“驛道上又滿滿地落葉,一棵棵楊柳又都變成光禿禿的寒柳。”“堤上的楊柳開始黃落,漸漸地落成一棵棵禿柳。”柳樹是古代詩歌表達離情別緒這一母題的原型意象,是中國抒情傳統中的分離樹,它所含的韻味是苦澀的。面臨生離死別,楊絳自然使用了這一傳統的象徵意象。與一般離別不同,楊絳筆下的是寒柳和禿柳,暗示死神日漸逼近,象徵的是死別和永別。禿寒二字折射出作者內心極爲孤單和憂傷的悲情。親人逝矣,作者也變成柳樹的一片黃葉,脫落飄零,“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悲情。”景因情而生,情由景而傳。情是悲到極致,景亦寫盡凋零敗落,兩者相融,歲也覺黯然消魂,但情借景調節了強度,景因情有了韻味,兩者中和便有了藝術的含蓄蘊藉,營造了“蕭蕭落葉,漏雨蒼苔”的悲涼意境。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以夢幻的形式表現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歷。寫夢是我國古代悼亡詩常用的形式,以此描寫幻境,抒發真情。楊絳用此手法,從心理上看,女兒和丈夫先後病重去世,情感深受刺激,恍如夢中,亦幻亦真。心理學認爲,情感到了極至,無論悲喜都會幻以爲夢。從創作上看,以夢入書並結構全文,易於情感的自由流動和主觀真實感受的表達。可以達到多層次和自然流動的狀態。同時,以藝術手法敘述描繪,緩解自然情感的強度,可使其昇華爲“詩的感情”。

古典意味

楊絳的長篇散文《我們仨》含有濃郁的古典意味,一是淡泊功利的人格精神,表現在我們仨對家的相聚相守以及酷愛讀書勤奮治學,這三者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推動他們走向高遠超凡的境界。二是平和樸素的語言風格,平和即和諧、中和,楊絳最善於把各種對立的因素和諧的統一起來,達到恰到好處的理想狀態,三是和哀而不傷的抒情筆調,通過情景交融古典手法,分載過於深重的死別的悲情,把豐富複雜的情感寓於景中,通過意象比喻、象徵、暗示、盡顯古典文化的韻味。

從全文看,楊絳散文平和的風格更體現爲緩急有致、悲喜相濟的結構。解放後,諸多政治運動給知識分子許多壓抑和苦悶,每寫至此,便會轉寫一段趣事,以緩激憤之情。寫鍾書病重,語速急速迫促,轉寫普通人家的溫情,緩緩道來,語調溫柔平靜。緩疾交錯,悲喜相濟,最終達到“和”。其實現實生活中並無單純的快樂和苦惱,兩者總是雜糅在一塊,中和一體。楊絳以平和之心去認識生活和採頡生活的時候,自然切中了生活的自然規律,也切中了“以和爲貴”的古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