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K 次

好的榜樣,猶如一面鏡子,通過鏡鑑和對標,找準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差距,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提升,從而獲得提高與進步。本文特意爲大家收集整理了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一)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在中國共產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涌現出了無數爲祖國和人民無私奉獻的優秀共產黨人,他們的爲民情懷、高尚情操,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臺聯合錄製了反映全國“兩優一先”典型事蹟的專題節目《榜樣》。通過榜樣讓我認識了很多讓人尊敬的人。

他們盡職盡責,嘔心瀝血,銳意進取,勇於創新,他們生活簡樸、廉潔從教、克己奉公,言傳身教,把自己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了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他們的崇高品格和師德不僅受到學生和教師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廣大人民羣衆的高度讚譽。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這些榜樣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他們的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爲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於言教。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示範,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他們讓我們懂得了,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可以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可以這樣熱情地幫助別人……在當今冷漠、隔閡漸成風氣的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和方式嗎?可以想像,假如生活中處處有像郭力華這樣的.人,那我們這個社會,必將更加和諧,必將佈滿更多的溫情,必將更有人情味,必將更讓人留戀。

我也深深體會到一種師生間難得的和諧之情,在感動的同時,我又自己感到羞愧,同樣身爲人師,我卻常埋怨工作的不如意,埋怨學生的調皮,埋怨家長的不配合,卻忽略了自我反思。惰性越來越佔據了我的大腦,我不知道自己的思維中是否還存有“對工作的熱情”.郭麗華得知自己患癌證晚期後仍然未有過絲毫的黯淡,痛苦中,她選擇了理智:絕不能萬念俱灰,要靠治療向命運抗爭,要奪回自己的生命,重新回到她怎麼也站不夠的講臺。可是我呢?我有着健康的身體,卻拖着一個即將癱瘓了的大腦,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消極的思想佔據了我的心,沒有希望、沒有信心、沒有鬥志,有的只是埋怨。

學習了他們的感人事蹟後,我深切體會到:一個人,原來可以這樣積極地對待工作和生活,可以這樣真誠地與人相處,可以這樣熱情地幫助別人……我很感動,從中學到了很多,也讓我重新熟悉了教師這份職業,在如今的這個工作崗位上,我想我應該用一份真摯的態度去對待。我不能埋怨學生,不能埋怨家長,不能埋怨社會,我要拾起信心,鼓起勇氣,爭取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爲教育事業盡微薄之力。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二)

觀看完中央電視臺播的兩學一做專題節目《榜樣》,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我認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猶如一面鏡子,通過鏡鑑和對標,找準自身存在的不足與差距,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提升,從而獲得提高與進步。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既要強調“學”這個基礎,又要強調“做”這個關鍵。認真學習優秀共產黨員們信念堅定、甘於奉獻、勇做典範的先進事蹟和光輝精神,又要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所提出的好乾部二十字標準,樹立起正確的黨員觀、權力觀和價值觀,做好合格共產黨員,爭當優秀共產黨員。與此同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還要注重抓好“大與小”的辯證關係,既要着眼黨的事業發展大局來端正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政治定力,激發內生動力;又要着眼自身工作和生活實際,多從小事做起、從瑣碎事幹起,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光榮職責和使命,從而“積跬步以至千里”,爲實現共產黨人的“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斷貢獻力量。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三)

昨晚收看了中央電視臺的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教師黨員支月英》,讓我認識了這位優秀的共產黨員支月英。支月英,女,漢族,196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19歲的她爲了祖國的教育事業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的選擇了遠離故鄉到海拔近千米的泥洋小學,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多少老師來了又走,但她卻用35年的堅守來詮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教師這四個字體現的淋漓盡致。她在平凡的崗位但她卻一點也不平凡。

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它的價值,支月英同志讓我明白什麼是平凡中的不平凡,不忘初心堅持自我,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托起山裏孩子的希望,她不讓一個孩子輟學、讓每個孩子都有上學的機會,讓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看到希望,讓孩子們明白山那邊的是個大千世界。她把每個孩子都視如己出35年來無論寒冬臘月都風雨無阻的一個一個的送回家,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她把她的美好青春獻給了她所熱愛的人民教育事業。她是新時代優秀黨員的代表,是我們成長的榜樣。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她最好的寫照,她生病剛做手術就立刻趕回學校,她爲工作忘記自我,心繫着山裏的娃。她是甘露、是清泉,她用自己的信仰征服了所有人,她可敬可佩。她用她的汗水灌溉出了教育之花,在一條平凡的路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她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她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她賦予了黨員新的時代意義。在這35裏她一邊教書育人,一邊在不斷學習爲探索農村的教學模式,她是黨員中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她就是我們學習的模板,是我們的鏡子。

她是一泓清泉,流過那片土地;她是棵大樹,守望那座大山;她用她的柔弱之軀,行走在大山深處,用腳丈量教育的寬度,用情加深愛的厚度,用心拓展生命的寬度,用愛的火焰托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我作爲一名教師黨員,我會不忘初心、堅持自我沿着先輩們的足跡爲祖國的建設努力奮鬥,堅守崗位把自己的黨員身份牢記在心,在平凡的世界裏做活出不平凡。

看專題片《榜樣》觀後感(四)

他是同學眼中的“學習狂人”,三年來的學業成績始終名列年級前茅,獲得免試研究生資格;他是同學眼中的“兼職牛人”,通過做16份兼職掙得了大學的全部學費和生活費;他更是同學眼中的“愛心達人”,三年來無償爲周圍同學提供兼職崗位近千個,參與各類義工活動300餘次、近千小時。

自立擔當,用雙手掌控人生

蔡楊波家境貧寒,自小父母離異,但他面對生活上的諸多困難,沒有選擇逃避和消沉,也沒有怨天尤人和自暴自棄,而是通過努力拼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蔡楊波常說:“人不能改變的是自己的出身,但能改變的是自己接下來要走的路。”進入大學後,爲了實現經濟上的獨立,他利用課餘時間做過家教、雜誌校園代理、問卷調查員,推銷過棉質手套、公交卡,等等。三年來,除了在剛入學時依靠家裏積蓄交清了學費外,他憑藉學校獎助學金和自己業餘兼職總共掙得近3萬餘元,沒有再向家裏要過一分錢。

儘管蔡楊波平時用於兼職打工或社會公益活動的時間比其他同學要多很多,但這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學習熱情和學業成績。在這所全國重點大學裏,他深切地感受到周圍同學都是那麼的優秀,他感受到了一種壓力,並把它轉化爲成長的動力。課堂上,他總是坐在教室最前排,勤學善思,不懂就問,常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學習心得,求解疑難問題;課餘時間,在每天完成兼職工作後,他幾乎都要去通宵教室學習到凌晨一點多。雖然身體很疲憊,但是他很充實。三年來,蔡楊波每學期都獲得學校獎學金,兩次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並榮獲“校長獎章”和校“勵志之星”稱號。在他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所在寢室的學習氛圍也日漸濃厚,多次被評爲校“文明宿舍”。

自覺有爲,用真誠奉獻社會

蔡楊波儘管家境貧寒,但他始終認爲自己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學校老師、社會各界的關愛與支持,有所“取”就應該有所“予”。他生活簡樸,卻積極爲玉樹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西南地區大旱災等災區人民捐款捐物。他經常幫同學修自行車、解答學習難題,儘管都是一些小事,但他總是樂此不疲。他經常說:“一個人做的很多事情也許都只是小事,但只要通過日積月累的堅持,小事就會產生不平凡的意義。”在同學們眼裏,只要有蔡楊波在的地方,他那謙和的態度、燦爛樸實的笑容總能讓人感到溫暖。

蔡楊波真誠善良,知恩圖報。他長期擔任校大學生勤工助學協會會長,一直堅持組織、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校園、社區、敬老院、民工子弟小學處處留下了他和協會同學公益奉獻的身影。在南京市玄武區鎖金村敬老院,他不僅幫助老人打掃衛生、整理內務,爲他們讀報,陪他們聊天,還經常端來熱水爲他們洗腳、按摩,視老人爲自己的長輩親人。作爲協會的品牌活動之一,蔡楊波經常組織同學前往南理工社區居委會,幫助社區打掃樓道衛生、清潔小區環境、疏通陰溝、整理綠地以及到居民家提供計算機維護答疑等活動,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評價。每年6月份,蔡楊波都會組織“愛心傳遞”活動,回收應屆畢業生的學習生活用品,免費發放給有需要的同學,同時提醒他們在離校前將自己用過的物品歸還或捐出,用這種方式讓愛心永遠不停息地傳遞下去。蔡楊波說:“雖然我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隻要能爲身邊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爲別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都能給我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爲了幫助同樣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找到更多更好的兼職崗位,蔡楊波經常組織協會同學在人羣密集的地方散發傳單,自己通過電話或親自到單位去聯繫兼職崗位……通過不懈的努力,僅2010年國慶期間,就聯繫到三百多個兼職崗位,幫助很多同學緩解了生活壓力;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時候,90%的普查員都由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同學擔任,這些崗位大多是蔡楊波爭取來的。

自信堅毅,用夢想守望未來

蔡楊波清楚地認識到,要成爲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必須加強鍛鍊,全面發展。他懷揣着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在緊張的學習之餘,積極培養興趣愛好,始終以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對待成長中的困難和煩惱。蔡楊波熱愛戶外運動,大二時用自己做兼職掙來的錢買了一輛永久牌二手自行車,開始了自己宏大的戶外騎行計劃。他四次單車環騎南京城,感受南京獨特的城市文化魅力;騎行數百公里前往上海蔘觀世博會,感受祖國的日益強大。

2011年暑假,爲了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蔡楊波歷時48天,騎行5000公里到達西藏拉薩。一路上,他爲藏區的小朋友們送去用自己節衣縮食省下來的零花錢購買的學習用品和玩具,還留下了兩位藏族小朋友的聯繫方式,答應經常與他們通信並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他用“身體在地獄,心靈在天堂”來形容此次長途騎行的感悟。他靠自己的強大毅力一路前行,永遠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儘自己最大努力回饋社會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