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詩歌 > 愛國詩句 > 岳飛的愛國詩句

岳飛的愛國詩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愛國詩詞是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用詩詞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題材。愛國詩既有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借景抒情,也有以夢述懷爲大家分享了關於岳飛的愛國詩句,歡迎借鑑!

岳飛的愛國詩句

《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淺析:岳飛這首《滿江紅》是膾灸人口的愛國佳作,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流傳很廣,深受人民的喜愛。這首詞感情激盪,氣勢磅礴,風格豪放,結構嚴謹,一氣呵成,有着強烈的感染力。此詞,激勵着中華民族的愛國心。抗戰期間這首詞曲以其低沉但卻雄壯的歌音,感染了中華兒女。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

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淺析:這首詩通過不同的畫面,形成今昔鮮明的對比,又利用短句,問語等形式,表現出強烈的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同時,刻畫了一位以國事爲己任,決心“北逾沙漠,喋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土上版圖的愛國形象。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鳴。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

起來獨自繞階行。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爲功名。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

欲將心事付瑤琴。

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淺析:這首《小重山》是元帥帳內夜深人靜時岳飛訴說自己內心的苦悶——他反對妥協投降,他相信抗金事業能成功,他已以取得了多少重大戰役的勝利,但現在他遇到了來自朝廷權要的掣肘,一種束縛他的手腳、遏制他的行動,使他無法反抗的命令,這就是紹興八年(1138)宋金“議和”而不準動兵的歷史時期。岳飛內心的極度鬱悶,對投降派猖獗的極度憤慨,身爲朝臣又極無可奈何的種種複雜心情,均寫於詞中。

  《五嶽祠盟記》

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

餘發憤河朔,起自相臺。

總髮從軍,歷二百餘戰。

雖未能遠入夷荒,洗盪巢穴,

亦且快國仇之萬一。

今又提一旅孤軍,振起宜興、

建康之城,一鼓敗虜,

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

故且養兵休卒,蓄銳待敵。

嗣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

北逾沙漠,蹀血虜廷,盡屠夷種,

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

朝廷無虞,主上奠枕,餘之願也。

淺析:本文是作者行軍途中,題在五嶽祠(神祠名)壁間的誓詞(即盟記)。文辭慷慨,表露出作者高度的愛國思想和消滅敵人,恢復中原的'意志。

  《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淺析:紫巖張先生即抗金名將張浚。張浚奉命督師抗金,岳飛也率部隊參加了戰鬥。張浚出發時,作者寫這首詩,鼓勵張浚收復失地,統一中國。詩的大意說: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戰馬到處,踏着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着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這首詩氣魄豪邁,充滿了強烈的愛國熱情。

  《題鄱陽龍居寺》

巍石山前寺,林泉勝復幽,

紫金諸佛相,白雪老僧頭。

潭水寒生月,松風夜帶秋。

我來矚龍語,爲雨濟民憂。

淺析:1130年冬,有李自成號李天王起義,其乘金人入侵國亂之際,連兵30萬,據江淮十餘州,有席捲東南之勢,朝廷患之,命張俊爲江淮路招待使征討,時岳飛飛通泰州鎮撫使,屯兵江陰,受張俊節制,於是在紹興元年1131正月初十日受命征討,經宜興取老小並留在徽州,之後前往洪州途經鄱陽魏石山游龍居寺,題寫了此即興詩,此詩反映了岳飛處處關心人民疾苦和熱愛人民的品德。

  《池州翠微亭》

經年塵土滿征衣,

特特尋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馬蹄催趁月明歸。

淺析:這是岳飛的一首記遊詩,紹興五年1135春,岳飛率兵駐防池州,遊城東南齊山翠微亭,作此詩。岳飛一生戎馬征戰,志在恢復,少有閒情逸致。此詩一反其詞的激昂悲壯,以清新明快的筆法,抒寫了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摯熱愛,體現了馬背賦詩的特點。

  《題雩都華嚴寺》

手持竹杖訪黃龍,

舊穴空遺虎子蹤。

雲鎖斷巖無覓處,

半山松竹撼秋風。

淺析:這首詩當作於紹興三年(1133)秋,手持着竹杖來到黃龍洞。現在這裏人跡罕至,洞中只有小老虎的足跡了。半山腰裏雲霧繚繞看不清楚別的地方,但是半山腰上的松竹就算被狂風颳過,也仍然屹立不倒 。

作者寫這首詩是爲了表達壯烈胸懷,急切期望早日爲國家收復山河,不畏強敵,就像那棵松竹一樣!

  《題驟馬崗》

立馬林崗豁戰眸,

陣雲開處一溪流。

機舂水沾猶傳晉,

黍離宮庭孰憫周?

南服只今殲小丑,

北轅何日返神州!

誓將七尺酬明聖,

怒指天涯淚不收。

淺析:這首詩應是作於紹興三年夏。當時,岳飛奉朝廷之命出兵吉州、虔州,鎮壓農民起義軍。他沒有執行宋廷關於屠城的密旨。他把彈壓農民起義軍視爲“殲小丑”,而耿耿於懷的是何日麾師北伐,收復失地。這首詩表達了岳飛對打內戰的厭倦和不能北上抗金保家衛國的憤慨。

  《駐軍盆珠》

雲屯壁壘夜鳴錚,

帳擁珠崗翠色縈。

但使狐鼪乞一活,

何須血刃下孤城。

日連旗影蠶洲暗,

光拂劍花遂水橫。

虔吉未平歸未得,

何時廓字罷天兵?

淺析:公元1133年夏,岳飛奉南宋朝廷之命率軍前往吉虔兩州鎮壓農民起義軍。經過三個月的征剿,撲滅了彭友等義軍,並於盆珠鄉立《平寇紀績碑》,此碑已毀於1958年。碑文如下:吉屬龍泉,山寇彭友,竊據縣城,賊首陳容等,流毒度南地界。紹興三年,夏四月,子奉詔命進剿。先鋒張憲、王貴等,間道永新抵泉。駐軍縣之盆珠,千戈四塞蔽野。 予一戰擒友。賊衆大敗,逃遁固石洞依山爲壘。六月初旬,提兵由武陵疾馳賊巢。砍死陳容,賊黨餘酋悉降。俘老弱二萬有奇,選其精壯者盡編入伍從軍。寇平奏凱,居民遮道壺漿以迎王師。惟皇赫濯,丕振聲靈。用伐山石,紀厥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