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人生格言 > 什麼樣的友誼才能維持到最後

什麼樣的友誼才能維持到最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什麼樣的友誼才能維持到最後?在沒有讀三毛的語錄前,相信很多人都會說,肯定是那種無話不談的,沒有隔閡,不論貧窮還是富貴,互相不嫌棄,最重要的是,不論多久沒有聯繫,一旦聯繫了,就能相見如此,能長夜漫談。

什麼樣的友誼才能維持到最後

一個人一生能找到可以走到天長地久的朋友,真的不容易,因爲這樣的朋友,就如知己,人生難得一知己。而知己,很多時候,也是這個世上最懂我們的,才能做我們的知己,知己更像是另一個自己,自己的另一半一樣,對自己是知根知底。

這樣的朋友,遇見就是緣分,是上輩子修來的緣分。而反觀我們現實中,大多數就連走十年還在聯繫的朋友都很少,曾經因爲無話不談的發小可以做一輩子朋友,可以走到天長地久,後來發現,都會隨着時間慢慢變淡。

就如蘇芩所言一樣,“隨着年齡增長,很多友情會一起變老。曾經的小夥伴們,漸漸地都從最初的無話不談,到後來的有所保留。人越長大,越難毫無保留地交換信任。其實,不再什麼都對彼此說,不是已經不再信任對方,也許是怕對方已經不再信任自己。”

我們都走到了這個時候,很多好朋友,從無話不談,到最後沒有多少話可談。這是很現實的,很殘酷的,是我們每個人不得不去接受的。這也是爲何人越長大越孤單的原因。

但真正天長地久的友誼,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但凡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友情,都是過客而已,都是自己人生匆匆的過客,只給我們留下了片刻的回憶,最後變得很淡,淡的不記得,甚至越是到最後,都遺忘了。

說到這裏,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不知道什麼樣的好朋友,才能走到天長地久?三毛的一段語錄,給出了答案!文字如下:

可進可出,若即若離,可愛可怨,可聚而不會散,纔是最天長地久的一種好朋友。——三毛#三毛語錄#

三毛這段語錄,可以說回答的很乾脆,而且很現實,很真,真正的朋友就應該如此,就是活得真,兩個人活得都很真的人,在一起了,纔會繼續走下去,因爲活得真,彼此都知根知底,而且不僞裝,不虛僞,都知道彼此的缺點,他了解我,就如我瞭解他一樣,而我瞭解他,甚至比他還了解。

這樣兩個人,好像彼此都沒有祕密,彼此都完全 透明一樣的人在一起,就能走得更遠,因爲這樣的朋友,真的如三毛一樣,可有可無,若即若離,沒有也不會傷心,有了更好。這也是古話有云,君子之交淡如水。

越是平淡的友誼,越是真切,因爲彼此都不會帶有目的在一起,聚在一起,就是很乾脆,就是想在一起喝酒了,聊天了,好久不見了。離開了,也彼此不會有太多的想念,平時也不會聯繫和頻繁,偶爾聯繫,想起來了就聯繫。

今天有幸跟大家一起讀到了三毛這樣的語錄,我們不妨藉着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盧思浩說過,“人最不能高估的就是和任何人之間的關係,有些人不去聯繫,慢慢地就會斷了聯繫。誰都想着各種友情都能夠天長地久,卻沒有想到最難的就是保持聯繫。然而人生好友能有幾個便足夠,也只有這些人,你知道哪怕你很久他們的消息,你們之間的聯繫也不會斷。”

真正的友誼,就是這樣,很久不聯繫,也不會涼了,聯繫起來依舊很暖暖的,但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就會淡去。可見能陪我們走到天長地久的朋友,可能是我們身邊不起眼,很普通的朋友。

越是聯繫很密切,經常見面的,越是不能做到那種天長地久的,因爲這樣的友誼,是需要時間來維持的,就好比他一直主動找你,聯繫很密切,經常聚會。你卻很少主動找他,他久了,就會沒有當初的熱情,最後還覺得你這個人沒有意思,一旦沒有聯繫,就真的斷了聯繫,如盧思浩所言的。

也只有把一切關係,看淡一些,不執着去追求天長地久,那樣彼此之間沒有承諾,會相處得更自然,不會累。你看多少愛情有承諾,最後也都有違背承諾的。在一起,互相沒有壓力,沒有責任,不累,很輕鬆,就是最好的友誼。正如三毛所言。

我們這一生,知音難覓,知己難求,到了這個年紀,能有一兩個好友還能陪伴身邊,着實不易。掌握了這幾個這纔是頂級智慧,讓友誼更加牢固!

真正長久的友誼是要經得起時間、環境等條件的考驗。友誼就像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是需要我們慢慢的澆灌,細心的呵護。隨着時間的流走,變得像大樹一樣繁茂。

其一,真心相待,誠實與共。真誠的友誼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真誠是樸實的,它不需要慷慨激昂,也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它是在你被人誤解時,給你帶來的安慰;在你受到委屈時,給你帶來的心境安寧;在你取得成功時,給你第一時間捎遞過來的祝福。它是多年後兩個人相聚在一起,即使不說話也不會覺得尷尬。

其二,互相理解,寬容相待。長久的友誼一定是要建立在互相理解互相寬容之上的。朋友遇到挫折,苦悶,壓抑,困難時,你耐心地傾聽是對朋友最大的理解。在傾聽過程中安慰朋友,引導其走出煩惱和不愉快的泥濘。

其三,學會同甘共苦。正所謂錢孔裏擺不出真情的盛宴,鈔票上植不起友誼的大樹。能同甘,不能共苦,不是朋友;能共苦,不能同甘,也不是朋友。把一粒米掰成兩半分享的,友誼會長久;把一杯酒倒成兩杯分享着喝的,友誼不一定會長久。

其四,學會相知相惜。這裏用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的相知相惜的知音之情流傳已久的故事舉個例子。他們對待友誼相知相惜,成爲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後來,鍾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地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誓終生不再彈琴。而岳飛在《小重山》中寫有“知音少,絃斷有誰聽”。正道盡了伯牙當知音已杳,無人再能洞悉領會自己的絕學毅然斷絃絕音的苦悶無奈。我想這樣的友情一定是長久的。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