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格言 > 經典格言 > 關於節儉的格言4篇

關於節儉的格言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36K 次

關於節儉的格言1

1、節約就是大收成。

關於節儉的格言4篇

2、一顆米粒九十九個工。

3、勤能補拙,省能補貧。

4、一星半星,湊兩成斤。

5、節約時間勝過儲存金銀。

6、豐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7、浪費無底洞,坐吃山要空。

8、少開一盞燈,奉獻一片情。

9、收入是毛的,節約是實的。

10、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11、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

12、家有萬擔,不脫補衣,不丟剩飯。

13、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14、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水推舟。

15、出門走路看風向,穿衣吃飯量家當。

16、成家猶如針挑土,敗家猶如浪打沙。

17、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18、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

19、合理的安排時刻,就等於節約時刻。

20、節約好比燕銜泥,浪費好比河決堤。

21、辛苦得來的果實,不好一口氣把它吃完。

22、耗子還存三分糧。糧頭不儉,糧尾喊飯。

23、食但是佳,充飢則可;身但是華;遮身則可。

24、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

25、奢侈的必然後果風化的解體反過來又引起趣味的腐化。

26、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27、不珍視秋天的人,不會真正愛春天;不珍惜果實的人,不會真正愛花朵。

28、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29、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大意: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

30、惟儉能夠助廉,惟恕能夠成德。大意:只有節儉能夠使人廉潔奉公,只有寬容能夠使人養成好的品德。

關於節儉的格言2

1.靜以養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2.節儉本身就是一個大財源。——辛尼加

3.節儉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4.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論語衛靈公》

5.財有限,費用無窮,當量入爲出。——顏之推

6.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陸游

7.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8.舒適的享受一旦成爲習慣,便使人幾乎完全感覺不到樂趣,而變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 ——盧梭

9.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薩迪《薔薇園》

10.奢侈只是從他人的勞動中獲得安樂而已。——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1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務維艱。——朱柏廬《朱子家訓》

12.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子《韓非子顯學》

13.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增唐賢文》

14.侈將以其力斃。——先秦《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15.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含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訓儉示康》

16.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先秦《易傳·否》

17.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先秦《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18.奢儉之節,必視世之豐約。——先秦《三國志·魏書·己凱傳》

19.囚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先秦《墨子·節用上》

20.節用於內,而樹德於外。——先秦《左傳·昭公十九年》

關於節儉的格言3

1.人惰而侈則貧,力而儉則富。《管子·形勢解》

2.多求不如省費。宋·司馬光《言招軍札子》

3.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4.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虞書·大禹謨》

5.儉爲德之恭,侈爲惡之大。《周書·韋孝寬傳》

6.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7.輕而多取,吾寧寡而儉用。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8.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清·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

9.凡不能儉於已者,必妄取於人。清·魏禧《目錄裏言》

10.以儉立名,以侈自敗。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1.儉則足用,儉則寡求,儉則可以成家,儉則可以立身。《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12.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古今對聯集錦·農村聯》

13.凡事一儉,則謀生易足;謀生易足,則於人無爭,亦於人無求。清·錢泳《履園叢話·儉》

14.上節下儉者則用足,本重末輕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錄》

15.儉以寡營可以立身,儉以善施可以濟人。《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16.爲政之要,曰公與清。成家之道,曰儉與勤。宋·林逋《省心錄》

17.仁以厚下,儉以足用。《資治通鑑》卷八九《晉紀十一》

18.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侈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

19.惟儉可以惜福,惟儉可以養廉。清·錢泳《履園叢話·安安先生》

20.惟儉養德,惟移蕩心。《明通鑑》卷六,太祖語

21.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明·薛宣《讀書錄》卷七

22.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毛澤東《我們的`經濟政策》

23.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清·朱柏廬《夫子治家格言》

24.聲色之害,甚於鴆毒。《明通鑑》鄭五,太祖語

25.儉開福源,奢起貧兆。《魏書》卷六二《李彪高道悅列傳》

26.儉則寡慾,侈則多欲。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27.節用儲蓄,以備兇災。《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

28.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引古語

29.制俗以儉,其弊爲奢。宋·王安石《風俗》

30.衣不求華,食不厭蔬。宋·王安石《長安縣太君墓表》

31.不勤不儉,無以爲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關朗》

32.居豐能儉,在富能貧。《晉書·陸雲疏》

關於節儉的格言4

1、生產好比搖錢樹,節約好比聚寶盆。

2、緊緊手,年年有。

3、借人衣,不整齊。

4、節約能源有良方,充分利用自然光。

5、歷覽前賢國與家,成有勤儉敗有奢。——(唐)李商隱

6、世上惟一沒有被污染的愛——那便是母愛。——字嚴

7、大吃大喝顧眼前,省吃儉用度災荒。

8、節約節約,積少成多,一滴兩滴,匯成江河。

9、一星半星,湊兩成斤。

10、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11、衣食儉中求。

12、今日省把米,明日省滴油,來年買條大黃牛。

1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誡子書》

14、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15、節約時間勝過儲存金銀。

16、節儉是致富的祕訣。

17、穿破纔是衣。

18、一切節約,歸根到底都是時間的節約。

19、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20、節用免求人。

21、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大意:在國家事業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上要節儉。

22、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23、吃千吃萬,不如吃飯。

24、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25、十匙合成一碗飯。

26、學問勤中得,富裕儉中來。

27、一個創業者的成功的心態: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

28、父之美德,兒之遺產。——字嚴

29、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 ——薩迪

30、豐收當歉年過。

31、節儉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

32、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33、粗茶淡飯,細水長流。

34、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35、浪費是支出,節約是收入。

36、零錢湊零錢,到時不費難。

37、世間的活動,缺點雖多,但仍是美好的。—— 羅丹

38、節約時間就是延長生命。

39、父母所欲爲者,我繼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親厚之。—— 《格言聯璧》

40、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恩格斯

41、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

42、毛毛雨溼透衣裳,杯杯灑喝垮家當。

4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歐陽修

44、節約好比燕銜泥,浪費好比河決堤。

45、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就受窮。

46、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約。

47、細水和流,吃穿不愁。

48、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對聯》

49、浪費無底洞,坐吃山要空。

50、糧再多,野菜也要備幾鍋。

51、爲人父母天下至善;爲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聯璧》

52、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53、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 ——範繼亭贊同

5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 顧我,復我。——《詩經》

55、論吃還是家常飯,論穿還是粗布衣。

56、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57、食不過佳,充飢則可;身不過華;遮身則可。

58、春天種下秋天收,如今存下將來用。

59、冬不節約春要愁,夏不勞動秋無收。

60、奢侈是民族衰落的起點。

6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

62、笑髒笑破不笑補。

63、君子以儉德闢難。大意:君子用儉樸的德行來避免危難。

64、地球上的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這可不是小麻煩,而是大災難。

65、少開一盞燈,奉獻一片情。

66、儉可以助廉。

67、布袍草履耐風寒。

68、惜水、愛水、節水,從我做起。

69、成家子,糞如寶;敗家子,錢如草。

70、任何節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約。

71、省下來多少,就是得到多少。

72、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73、真理是我們所有財產中最有價值的,所以讓我們節約吧。

74、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也。 ——〖南北朝〗顏之推

75、家有千金,不點雙燈。

76、一兩煤,一塊炭,積少成多煮熟飯。

77、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