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雷鋒叔叔的故事十則

雷鋒叔叔的故事十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導語:雷鋒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指以雷鋒的無私奉獻精神爲基本內涵,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着的革命精神。它影響了後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雷鋒叔叔的故事十則,一起來看看吧。

雷鋒叔叔的故事十則

雷鋒的成長經歷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本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

他爲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都被有錢人家霸佔了,不許窮人去砍。

雷鋒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着雷鋒破口大罵,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着要奪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舉起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邊連砍三刀,鮮血順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路過雷鋒的家鄉。雷鋒看見宿營的隊伍一住下來便向老鄉問寒問暖,還幫助老鄉挑水,掃地。買柴買菜按價付錢,不拿羣衆的一針一線,就從心底萌生了要參軍的願望。雷鋒找到部隊的連長,堅決要當兵,當連長得知他苦難的身世後告訴他還小,等長大了才能當兵,並把一支鋼筆送給了他,鼓勵他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保衛和和建設中國。

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徵兵工作已經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但鑑於焦化廠的徵兵名額有限,且雷鋒在工地的表現十分突出,領導也捨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報名。這可急壞了雷鋒,他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人民武裝部向餘政委講起自己的經歷,表明他參軍的志願和決心。 武裝部的餘政委和工程兵派來的接兵的領導專門研究了雷鋒的入伍問題,認爲他是苦孩子出身,經過實際工作的鍛鍊,政治素質好,入伍動機明確,雖然身高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身體條件差些,但他在農場開過拖拉機,在工廠開過推土機,多次被評爲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工作者。相信他入伍會成長得更快。最後決定批准雷鋒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鋒領到了入伍通知書,隨新兵一同由遼陽來到駐地營口市。他做爲新兵代表在歡迎戰友入伍大會上講話。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點多鐘,細雨霏霏,雷鋒和他的助手喬安山駕車從工地回到駐地。他們把車開進連隊車場後,發現車身上濺了許多泥水,便不顧長途行車的疲勞,立即讓喬安山發動車到空地去洗車。經過營房前一段比較窄的過道,爲安全起見,雷鋒站在過道邊上,揚着手臂指揮小喬倒車轉彎;“向左,向左……倒!倒!”汽車突然左後輪滑進了路邊水溝,車身猛一搖晃,驟然碰倒了一根平常曬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鋒不幸被倒下來的方林杆子砸在頭部,當場撲倒在地,昏過去……

戰友們立即用擔架把他送到附近醫院搶救,各級首長立即趕到了醫院,同時以最快速度把瀋陽的醫療專家接到雷鋒牀前。由於顱骨損傷,導致腦機能障礙,雷鋒這個勞動人民的好兒子,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年僅22歲,就這樣和我們永別了!八月十七日,在撫順市望花區政府禮堂召開隆重的追悼會。近十萬人護送雷鋒的靈柩向烈士陵園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爲“雷鋒班”,共青團追任雷鋒爲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解放軍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相繼發出關於學習雷鋒的通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等相繼發表社論,評論和介紹雷鋒事蹟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報紙發表了毛澤東主席的光輝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上學記

一九五〇年夏天,雷鋒穿着鬥爭地主時分得的衣服,背上書包,邁着輕快的腳步上學去了--這是他過去連想都不敢想的事,現在變成現實了。嶄新的生活,使雷鋒想起了許多往事。在舊社會,窮人家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地主家的兒孫去上學,那時候的學校是爲有錢人家的子弟開的,窮人家的孩子哪能踏進學校的大門。解放了,只有在共產黨、毛主席的領導下,雷鋒纔有了挺直腰板上學去的權利。

開學的第一天,老師發給他兩本書,一個筆記本。他看到好多小朋友交書費、學費,也把鄉親們給他的幾個錢拿出來,交給老師。老師親切地說:“你是孤兒,學校不收你的學費,你免費讀書。”

雷鋒懷着感激共產黨、感激毛主席的激動心情,翻開新書的第一頁,毛主席那慈祥的面容映入了他的眼簾。他雙手捧着新書,久久地凝視着。他默默下定決心:“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那個沒有留下姓名的連長說過的話像一粒種子,在他幼小的心田裏已經開始萌芽了。

雷鋒剛剛學會寫字,就用那位連長送給他的那支鋼筆,在筆記本上一筆一畫地寫下了“共產黨萬歲”五個大字。這是發自他內心的歡呼啊。

學校生活,給雷鋒帶來了無限歡樂,他臉上整天堆着笑。不論誰再說他是孤兒,他就說:“往後你們不要再說我是孤兒了,黨就是我的親爹孃啊。”每天一大早,雷鋒來到學校裏就打掃教室,把桌椅、黑板都擦得乾乾淨淨,然後就坐下來讀書、寫字。他對每一門課都認真聽講,從不放過一個小小的疑問。他的作業本,總是寫得工工整整,按照老師的佈置和要求按時完成。一天放晚學的時候,已經打過放學鈴了,雷鋒還有一道算術題沒有做出來,坐在那裏繼續寫呀算呀的。有個同學招呼他說:“走吧,習題沒做完,回去再做吧。”但是雷鋒堅持把那道算術題做完了纔回家。

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出差去安東,去參加瀋陽部隊工程兵軍事體育訓練隊。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從撫順一上火車,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動手幹了起來。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隨身帶的報紙,給不認識字的旅客念報,宣傳黨的政策。一直忙到瀋陽。

到瀋陽車站換車的時候,他發現檢票口吵吵嚷嚷圍了一羣人,近前一看,原來是一箇中年婦女沒有車票,硬要上車。

人越圍越多,把路都堵住了。雷鋒上前拉過那位大嫂說:

“你沒有票,怎麼硬要上車呢?”

那大嫂急得滿頭汗地解釋說:“同志,我不是沒車票,我是從山東老家到吉林看我丈夫的,不知啥時候,把車票和錢都丟了。”

雷鋒聽她說的是真情實話,就說:“彆着急,跟我來。”

他領着大嫂到售票處,用自己的津貼費補了一張車票,塞到她手裏說:“快上車吧,車快開了。”那大嫂說:“同志,你叫什麼名字,哪個單位的,我好給你把錢寄去。”雷鋒笑道:“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就轉身走了。那位大嫂走上車廂還感動得眼淚汪汪的向他招手。

雷鋒從安東回來,又在瀋陽轉車。他背起揹包,過地下道時,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個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邁着,雷鋒走上前去問道:“大娘,你到哪去?”

老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俺從關內來,到撫順去看兒子呀!”

雷鋒一聽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過來,手扶着老人說:“走,大娘,我送你到扶順。”

老人高興地一口一個好孩子地誇他。

進了車廂,他給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邊,掏出剛買來的麪包,塞了一個在大娘手裏,老大娘往外推着說:

“孩子,孩子”這親熱的稱呼,給了雷鋒很大的感觸,他覺得就像母親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樣親切。他在老人身邊,和老人嘮開了家常。老人說,他兒子是工人,出來好幾年了。她是第一次來,還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哩。說着,掏出一封信,雷鋒接過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兒子的急切心情,就說:“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幫助你找到他。”

雷鋒說到做到,到了撫順,背起老人的包袱,攙扶着老人,東打聽,西打聽,找了兩個多小時,才找到老人的兒子。

這些事後來被戰友們知道了。有人評論說:

“嘿,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

雷鋒卻並沒當一回事。

軍民是一家

雷鋒關心羣衆是一貫的。有一天,他正在部隊駐地附近擦洗汽車。突然陰雲聚擾,下起了雨。他連忙拉開帆布蓋車,一擡頭,發現公路上有個婦女帶着兩個孩子,懷裏抱着個小的,手裏拉着個大

雷鋒跳下車來,迎上前去一打聽,原來她姓紀,從哈爾濱來,要到樟子溝去。她發愁地說:“兄弟呀,叫雨澆得,我都迷糊了,往哪走是正路呢?”

雷鋒聽了,看看她背這麼大的包,還帶兩個孩子,天又快黑了,下着這麼大的雨,怎麼走呀!就說:“大嫂,你在這裏等等……。”他連忙跑回宿舍,拿來了自己的雨衣給紀大嫂披上,接過孩子來替她抱着,冒着風雨送她們回家。

一路上,那孩子冷得直打哆嗦,雷鋒又脫下了自己的衣服給孩子穿上,一直走了將近兩個小時,才把她們送到家。紀大嫂感激地說:“兄弟,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啊!”

雷鋒說:“軍民是一家,何必說這個……”

風還在刮,雨還在下,天也黑了。紀大嫂和家裏人再三勸他宿下,等明天天晴了再走。雷鋒想:颳風下雨算什麼?一定得趕回部隊,明天還要照常出車呢!就辭別了他們,又渾身溼淋淋地冒着風雨連夜跑了回來。

添磚

有一個星期天,雷鋒肚子痛,他趴在牀上忍了一會,想硬挺過去,但又一想,明天還要出車,這樣疼下去可不行,趕快爬了起來,跑到衛生連。

值班醫生問了問病情,按了按肚子,給了些藥片,囑咐說:“不要緊,回去用熱水袋壓一壓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了,可別再累着呀!”

雷鋒往回走,路過一個建築工地,工地上那熱烈的勞動場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了。他心裏讚歎着:“嘿,真了不起,不久以前,這裏還是一片煤渣地,現在就要蓋起高樓大廈了。”在這裏勞動的人,個個汗流浹背,幹勁十足。砌磚的和運磚的,展開了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擴音器裏響着一個尖嗓子姑娘的聲音,鼓動得整個工地熱氣騰騰的。他正要離開這裏,忽聽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磚的同志大顯身手,以懲每小時一千二百塊的速度,打破了過去的紀錄,運磚的同志加油呀!”

雷鋒回身一看,見運磚的兩人一輛小車,一個拉一個推,個個幹得挺歡,還是供不上砌磚的需要。他忘了肚子痛,跑到推磚場,操起一輛小車就幹起來。他一個推一輛車,裝得滿滿的;上坡時挺費力,幾個工人趕來幫助他,有個工人問道:“同志,誰叫你來的?”雷鋒笑着逗他說:“你們叫我來的呀!”“我們?”“是呀,你們爲了社會主義,幹得熱火朝天,就不許我來嗎?”

雷鋒覺得能爲社會主義建設添一塊磚,也是好的,他越幹越高興,推着小車跑得飛快,一口氣推了十幾車,臉上的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溼透了。工地上的人都很納悶:“哪兒來了這麼個解放軍戰士,幹得這麼帶勁!”有的說:嘿,真了不起,解放軍同志幹什麼都是好樣的!“

有一位工人端來一碗水,對雷鋒說:“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

雷鋒說:“不累,謝謝。”接過碗,一飲而盡,用手背抹了抹嘴,又推磚去了。

運磚供應不上的情況很快轉變了。當雷鋒剛剛裝好一車磚的時候,尖嗓子的廣播員甩着辮子跑出來,問雷鋒:

“喂,同志,你是哪個部隊的?叫什麼名字?”

“你問這個幹啥?”

“你給我們帶來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寫篇稿子表揚表揚你。”

雷鋒說:“我今天沒事兒,到這兒乾點活是應該的。有啥可表揚的。”說罷,推上車就走。

廣播員感動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語:“還向我保密哩,我非打聽出你的名字不可!”

整個工地你追我趕,熱火朝天,大家越幹越歡。上半天,超額完成了施工任務。中午,勞動結束後,雷鋒拿起軍衣,準備回連隊時,一幫工人忽地把他圍住了。這個和他握手,那個向他致謝。一個穿白襯衣的人,上前來拉住他的手,熱情地說:“你到這裏來勞動,給我們的鼓舞不小。”

雷鋒不好意思地說:“這有什麼!我和大家一樣,只是盡了我應盡的義務。”

那位女廣播員又問道:“可是幹了半天,還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麼呢?”

“我該回去了……”雷鋒拔腿就走。

廣播員故意板起面孔說:“同志,廣播你的事蹟,不能看成光是對你的表揚,這對我們今後的工作,也會有推動作用呀!”

雷鋒只好說出了自己的名字。那位廣播員一甩辮子,笑着跑。不一會兒,她那尖嗓子傳遍了工地:

“感謝解放軍,向雷鋒同志學習……”

立志明理趁年輕——勤奮的公務員

出生於1940年的雷鋒,歷經磨難,志向遠大。他在高小畢業典禮上表示:響應黨的號召,留在農村做新式農民,駕駛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將來祖國需要我做工人,就做個好工人,建設祖國;需要我參軍,就做個好戰士,拿起槍用生命和鮮血保衛祖國,做人民英雄。雷鋒始終胸懷理想,充滿青春朝氣。在鄉里當記工員、通信員,他明事理、守規矩、勤奮能幹,很快被湖南省望城縣委選拔爲機關公務員。雷鋒工作積極,成績突出,1957年春天光榮加入青年團。他在望城縣委當公務員的兩年中,一心撲在工作上,得到大家一致好評,3次被評爲“模範工作者”。

崗位成才需專注——優秀拖拉機手

1957年9月,湖南省望城縣決定,在洞庭湖畔的荒灘沼澤上建設全縣最大的國營農場,雷鋒主動請纓,來到工程指揮部當了一名通信員。望城縣團委爲提高施工效率,號召全縣青少年捐款購買一臺拖拉機,雷鋒把省吃儉用準備做衣服和棉被的20元錢全部捐獻出來。鑑於雷鋒的優秀表現,縣裏決定調他去開拖拉機。雷鋒十分高興,他實現了駕駛拖拉機、耕耘祖國大地的美好願望。他虛心學習駕駛技術,吃飯時還把腳放在桌子腿上,模仿踏離合器的動作。小夥伴們見雷鋒神情很專注,跟他開玩笑:“看,你把拖拉機開進飯堂來了。”雷鋒就是憑着這種廢寢忘食的鑽勁兒,很快成了一名優秀的拖拉機手。

釘子精神

一次,雷鋒跟張書記去下鄉,一邊走一邊聊天。走着走着,雷鋒覺得腳下被一個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他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生了鏽的螺絲釘,便一腳踢到了路邊。張書記問:“你踢的是什麼?”雷鋒說:“是一顆破螺絲釘。”張書記聽了,一聲不響,從草叢裏撿起那顆螺絲釘,用手帕把螺絲釘擦乾淨,裝進了上衣口袋。雷峯覺得很奇怪。過了幾天,雷鋒跟着張書記到縣機械廠開現場會。在機械廠,張書記問廠長:“如果這機牀上少了一顆螺絲釘,機牀還會轉動嗎?”廠長說:“那就要出毛病了!”聰明的雷鋒這時已經明白縣委書記爲什麼要撿那顆小小的螺絲釘了。只見張書記從口袋裏掏出那顆螺絲釘鄭重其事地交給了廠長。

在回來的路上,張書記說:“雷鋒,你瞧,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機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這樣,我們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絲釘,缺了誰都不行。就象你這個公務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黨把我們放在哪裏,就要在哪裏起作用。同時,我們國家的底子還薄,處處要艱苦奮鬥,一顆螺絲釘也不能浪費,積少成多啊!”

在這之後,雷鋒始終把這件事牢記在心。他深知,一個人如同一顆螺絲釘,在整個革命事業這臺大機器上,發揮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必須緊緊地擰在自己的崗位上,同整個機器一起運轉。

雷鋒在日記中寫到: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爲,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於你願意不願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一塊好好的木板,釘子爲什麼能鑽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釘子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雷鋒的“釘子論”激勵他始終充滿積極進取的精神:月夜練投彈,雪天練射擊,汽車座位上墊方木。雷鋒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激發了自己的最大潛能。

可敬的傻子

天快暖了,連隊裏發放夏衣,每人兩套單軍裝,兩套襯衣,兩雙膠鞋。大家喜滋滋地向事務長領來了衣服。發到雷鋒的時候,他卻說:“我只要一套軍裝,一件襯衣和一雙膠鞋就夠了!”事務長奇怪地問道“爲什麼只要一套?”他說,“我身上穿的軍裝,縫縫補補還可以穿,我覺得現在穿一套打補釘的衣服,比我小時穿的要好上千萬倍呢!剩下的兩套衣服交給國家吧!”

雷峯他在日記上寫道:“有些人說是我傻子,是不對的。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的,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雷鋒爲什麼總愛做好事?給雷鋒拍照的攝影員說——

樂於助人,因爲他心裏總想着別人

談起雷鋒,76歲的季增老人有一肚子話想說。

季增1957年入伍後,在部隊當過電影放映員、電臺播音員和攝影員。1960年雷鋒入伍,正好來到他所在部隊。作爲攝影員,他與雷鋒相處兩年零八個月,爲雷鋒拍攝了大量照片。很多照片,他不僅珍藏至今,而且張口就能說出當時拍攝的故事。

那張“雷鋒給醫院傷病員送月餅”的照片,他印象深刻。1961年中秋節,運輸連發給每名官兵4塊月餅。雷鋒沒捨得吃,包起來放進挎包。有戰友問他咋不吃,他說:“醫院躺着許多傷病員,他們爲建設社會主義負了傷,更需要友愛和溫暖。我想把這些月餅送給他們。”

第二天,季增得知此事時,雷鋒已經開車拉糧去了。他靈機一動,直接去雷鋒經常去的一家醫院門口“守株待兔”。“等了一小時,雷鋒揹着挎包,拎着一個小包走過來,我立即抓拍了這張照片。”季增指着一張雷鋒走進醫院的照片說,“這時候,他還沒發現我呢。後來我跟他一起走進病房,他看到我挺吃驚。”

“雷鋒爲什麼樂於助人,因爲他心裏總想着別人!”回憶往事,季增特別理解雷鋒,“這張‘雷鋒餓肚子給戰友讓飯’的照片,是1960年10月拍的。”那一天,官兵去山裏割野草挖菜窖。按當時糧食定量,每人帶了一盒午飯。四班有名戰士飯量大,吃早飯時連午飯也一起吃了。

中午休息時大家都在吃飯。雷鋒發現這名戰士靠在樹下襬弄鐮刀,便走過去把自己的飯盒遞給他說:“今天我肚子疼不想吃飯,這飯你吃了吧,不然還得帶回去,怪沉的。”幾番謙讓後,那名戰士接過飯盒,季增馬上抓拍了這個鏡頭。

事後,季增問雷鋒:“你真的肚子疼嗎?真的不餓嗎?”雷鋒說:“只要戰友能吃飽,我餓點也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