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那些出身貧寒華麗逆襲的明星們

那些出身貧寒華麗逆襲的明星們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W 次

導語:其實很多現在看着高高在上的明星們,在他們的演藝生涯的初期也都是從默默無聞中開始。有些明星不但沒有顯赫的背景,家境更是還不如平常人。也許正是童年這些外在環境因素激勵他們、磨練他們,才能在娛樂圈這種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堅持下去成爲閃耀的明星。接下來和本站的小編一起來看看那些出身貧寒華麗逆襲的明星們。

那些出身貧寒華麗逆襲的明星們

周潤發,現在大家都稱他爲“發哥”,永遠的“小馬哥”。

大家也許不知道的是“發哥”卻是地地道道苦出身的孩子,周潤發出生在香港南丫島,是個地道的鄉下孩子。

父親周容允有病在身,臥牀不起是家常便飯,他的母親陳麗芳身體也不怎麼好還有哮喘病。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家庭的困難讓周潤發很小就扛起了照顧家人的生活重擔。

中學畢業後,因爲家裏沒錢周潤發就失學了,去一些工廠打零工補貼家用。

他先後做過酒店服務員、郵差、相機推銷員等職業,這段時期在底層社會的艱苦打拼和歷練,不但豐富了周潤發的人生經驗,也讓他日後的表演生涯從中受益。

梁朝偉,無數人眼中的男神,香港演技派的代表人物,但在戲外的生活中他卻是個沉默寡言和內向的人,這與他童年的生活分不開關係。

梁朝偉的童年生活是令人十分心疼的,本應該幸福的家庭卻在他父親一心想掙大錢參加賭博,並深陷其中開始濫賭嗜酒,也因此總和母親吵架,使得整個家支離破碎最終倆人在不久之後便選擇了離婚。

梁朝偉和妹妹跟着媽媽生活,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不愛講話,害怕和同學聊天,容易自我否定。

雖然中學成績很好但家境不能支持他繼續讀下去,15歲輟學之後做過報童、會計、勤雜工等工作,在周星馳的介紹下,於1982年考入“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成爲一名電視演員,正式踏進演藝界。

劉德華,大家眼中的“華仔”,娛樂圈中的楷模,天賦不算上乘的他憑藉着多年如一日的勤奮成爲不老天王,這大概與他從小的家境有關。

劉德華從小家境貧寒,小小的年紀每天4、5點鐘就要起牀幫助父母賣早餐,井邊打水。

放學後,第一件事也是要幫忙幹活兒,在廚房幫忙洗碗,到晚上10點鐘之後才能開始寫作業,每天只能大概休息5個小時。

在別人家孩子都嬉戲玩鬧時,劉德華就常常刷碗到腰痛。

11歲那年,家裏發生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更讓他的家庭所有東西都化爲一捧焦土。

畢業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髮廊當理髮師,當年曾志偉、譚詠麟、湯鎮業等都領教過他的手藝。

1978年劉德華考進無線藝員訓練班,以甲級優異成績任無線電視臺演員,自此開啓演藝生涯。

陳小春,以《古惑仔》中的山雞走紅,進入歌壇也有不錯的成績,是難得的“影、視、歌”都有很好成績的明星。

陳小春出生在廣東惠陽。由於家庭貧困,13歲的陳小春書讀到初中一年級就輟學了。

此後,他便開始給一些缺少勞力的農家打短工。

當時,身材瘦小、面黃肌瘦的他插秧、種田、割稻等農活樣樣能幹,由於營養不良加上陽光曝曬,他幹活時幾次都暈倒在田地裏。

原本細嫩的皮膚,也變得黝黑。

之後隨父母到香港謀生。

全家人住在貧民窟的“籠屋”之中,爲了貼補家用,他小小年紀便擔負起家庭的重擔。

在建築工地打下手、在裝修隊鋪木地板、在小飯館跑堂、在髮廊當洗頭小工等。

除了辛苦的生活和微薄的收入,寄託了他全部快樂的就是舞蹈,也正是因爲舞蹈讓他成爲了香港無線電視臺的舞蹈藝員,給大牌明星伴舞,間接進入了娛樂圈。

孫紅雷,以其成熟男人的魅力和高超的演技實力深受影迷的喜歡。

塑造了多個硬漢角色的他,很少人知道他的童年是靠着母親撿垃圾才把他養大。

孫紅雷,出生在哈爾濱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但家庭子女衆多,一家七口擠在僅20多平米的小屋裏。

家裏經常到月底就揭不開鍋了。

每次媽媽都不得不到處借錢,等到下個月發工資再還給人家。

時間長了借錢也越來越難,只能以撿破爛填補家用。

在上四年級的時候,孫紅雷放學回家後要等2個小時之後才能吃上飯,因爲媽媽每天要出去撿垃圾,這是他們家一個重要的經濟收入,甚至連吃的菜都是到菜市場撿的。

之後孫紅雷迷上了霹靂舞,並在第二屆全國霹靂舞大賽獲得了全國二等獎的成績,同時他還被中國歌舞劇院發現加入了中國霹靂舞明星藝術團到處演出,這才改善了家裏的生活。

不滿足現狀的他又報考了中戲,朝着更高的目標邁進。

王寶強,大家親切叫他“寶寶”。

從“傻根兒”進入大家視野的他多以小人物的憨厚形象深入人心,如今已經躋身一線男星的行列,而且也升級做起了導演。

王寶強,出生於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大會塔村,地道的農民家庭。

很小的時候因爲家裏比較貧困,十幾塊錢的學費家裏都湊不齊,所以他早早的就輟學了。

6歲時開始練習武術,8歲至14歲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俗家弟子,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比。

學成之後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羣衆演員。

16歲碰到了李揚,出演了《盲井》,之後更是被馮小剛發掘出演了《天下無賊》的“傻根兒”。

韓紅,國內國寶級歌唱家,音樂有如天籟,更難能可貴的是她多年來堅持的慈善事業。

從2000年到如今,她資助收養了兩百多個孩子,並由此開啓了自己的慈善人生,成立了“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把公益當成了自己一輩子的事業。

韓紅,出生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一個藝術家庭,藏族人。

韓紅的父親韓寶來是成都軍區戰旗歌舞團的相聲演員,母親雍西是成都軍區歌舞團歌手,受家庭的薰陶在五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合唱團。

在韓紅六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就因爲生病去世了。

料理完喪事,韓紅的母親被團裏派去上海音樂學院進修,她只得將女兒臨時託付給鄰居照料。

此後,韓紅成了一個野孩子,成績一落千丈。

韓紅母親後來改嫁,韓紅與繼父的相處並不融洽加上演出太忙沒時間照顧她,就把她送上開往北京的火車,讓她投奔奶奶。

在火車上還有好心人幫助這個孤零零的小女孩,列車員讓她睡自己的臥鋪,有個阿姨買飯時還給她買了一份,這段經歷也讓韓紅銘記於心。

來到北京的韓紅作爲一個外地孩子,難以進入小朋友的圈內,小小年齡就飽嘗了孤單的滋味。

好在奶奶是世界上最好的奶奶,奶奶靠賣着幾毛錢的冰棍把她拉扯長大,讓幼小的韓紅得到了安慰。

這樣的生活養成了韓紅男生般的性格,憑藉着音樂上的天賦和努力她在1987年加入了第二炮兵司令部的演出隊。

1995年韓紅如願考入了某軍校的藝術學院音樂系,跟隨李雙江學習音樂,開啓了她的音樂生涯。

孫儷,憑藉着多年的電視圈的打拼,現在已經站穩一線的地位。

她與鄧超組成的家庭,也是娛樂圈不多的“模範家庭”,羨煞旁人。

孫儷,出生在上海,雖然是出生在大城市,但確實上海的棚戶區,從小過着拮据的生活。

初一那年,她的父母離婚,當時法院只判給孫儷母女2000塊錢的撫養費。

孫儷的父親之後再婚,對孫儷母女不聞不問。

爲了維持生計,母親帶着孫儷在商場做售貨員,下班後又去做保潔,生活很艱難,母女相依爲命,過了七年的居無定所的日子。

雖然生活拮据,但孫儷從小就表現出了出色的藝術天賦,使她的母親堅定的發展她的這些特長,所以她在5歲的時候就去少兒藝術學校學習舞蹈。

她每天都堅持練習舞蹈的基本功,這一堅持就是六年。

15歲那年,孫儷母親爲了女兒的前程,把她送入了上海警備區戰士業餘文藝演出隊。

退伍後,孫儷考入上海銀都藝術學校繼續深造,並在上學期間主演了《玉觀音》,開啓了她的演員生涯。

伊能靜,從出道時的清純如玉女到現在的凍齡女神,大部分人都會很自然的認爲她一定出身在不錯的家庭裏,其實她真的好平凡跟普通人沒啥兩樣,她能有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靠自己努力獲得的,只因爲她要讓爸爸知道,她跟兒子一樣強。

伊能靜,出生在中國臺北,在她出生以前已經有了6個姐姐,家裏重男輕女,一直想要生個兒子,於是父母把希望寄託在第六胎上,看到剛出生的伊能靜還是女孩,父親當時扭頭就走,回去和母親大吵了一架就離婚了。

爸爸媽媽沒有一個人撫養她,她就跟着養父母長大。

養父母家裏也很貧窮,靠賣愛玉冰(臺灣特色甜品)爲生,怕伊能靜走失,常常用鏈子把她拴在攤位旁。

村子裏的很多人家都很窮,很少有人穿得起鞋,所以伊能靜在上小學前也是沒有穿過鞋。

6歲左右,伊能靜的媽媽讓她跟結了婚的姐姐去生活,不過姐夫因爲經商失敗,患有輕微躁鬱症,會在發病時虐待伊能靜,除了打她之外,還給她餵過狗糧。

後來媽媽看到伊能靜被折磨的樣子就把她帶回了自己身邊。

從此她和母親過着流離失所的生活,因爲太窮身體非常虛弱,皮膚差還有哮喘,初中跟着媽媽改嫁到人生地不熟的日本改名伊能靜江,語言不通、被同學欺負,14歲就去餐廳洗盤子補貼家用,17歲那年,伊能靜決定用「伊能靜」這個藝名進入臺灣歌壇。

由於會說日語、英語和國語三種語言,再加上她良好的形象和憂傷的少女氣質,給觀衆留下很深的印象,偏日風的打扮也讓伊能靜深受臺灣觀衆的喜愛。

林依晨,清水出芙蓉一般的天然的美,很多喜歡她的人並不只是停留於淺層的表面,而是源自於她的個人魅力。

26歲的她就獲得金鐘獎,是公認的演藝圈零差評的女明星。

林依晨,出生在中國臺北,五歲時,爸媽就離婚了,但媽媽一直沒有告訴她跟弟弟,他們都以爲爸爸是外出打工。

薪資微薄的單親媽媽爲了照顧兩個孩子不得不辦了十幾張信用卡用以應急。

這種以卡養卡並不斷透支的生活居然維持了很多年,可靠信用卡救急的結果是長期利滾利,最終,這個家庭背上了近500萬元臺幣。

但媽媽從來不在兒女面前訴苦,體弱多病的她堅強地隱瞞着一切——可更悲慘的是,林依晨高二那年的一天晚上,媽媽突然小腦中風了。

16歲的林依晨面對轟然到來的逆轉,不得不選擇孤獨承擔和堅強忍耐。

就連進入娛樂圈,也是爲了幫弟弟買一臺電腦。

由於出道早,她不得不奔波於事業與課業之間,但她做事一板一眼,堅持不缺課,並且甘之如飴。

畢業時,政大高材生的她還受到了馬英九的接見。

與之相反的是,在校外,雨戲、跳海、吊鋼絲,種種危險她也毫不猶豫,她甚至害怕有一天自己突然發生意外,竟立了一封書信式的遺囑。

那年,她才23歲。

她努力拍戲、拍電影、接廣告代言、跑活動;從沒去過西門町、沒去過KTV、沒騎過摩托車,做事總是理智戰勝感性。

這個習慣讓她終於在入行第六年還清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