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使用部下要“對症下藥”

使用部下要“對症下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6W 次

使用部下要“對症下藥”

使用部下要“對症下藥”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馬超率兵攻打葭萌關的時候,諸葛亮對劉備說:“只有張飛、趙雲二位將軍,方可對敵馬超。”

當張飛聽說馬超前來攻關,主動請求出戰時,諸葛亮佯裝沒有聽見,對劉備說:“馬超智勇雙全,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喚雲長回來,方能對敵。”

張飛說:“軍師爲什麼小瞧我!我曾單獨抗拒曹操百萬大軍,難道還怕馬超這個匹夫!”

諸葛亮說:“你在當陽橋嚇退曹軍百萬,是因爲曹操不知道你的虛實,若知虛實,你怎能安然無事?馬超英勇無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橋六戰,把曹操殺得割須棄袍,差點喪命,絕非等閒之輩,就是雲長來也未必能戰勝他。”

張飛發怒說:“我今天就去,如戰勝不了馬超,甘當軍令!”

諸葛亮看“激將”法起了作用,便順水推舟地說:“既然你肯立軍令狀,便可以爲先鋒!”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針對張飛脾氣暴躁的性格,常常採用“激將法”來激發他。每當遇到重要戰事,先說他擔當不了此任,或說怕他貪杯酒後誤事,激他立下軍令狀,增強他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激發他的鬥志和勇氣,清除輕敵的思想。

根據對方的興趣、愛好、長處、弱點、情緒、思想觀點等“對症下藥”,是調兵遣將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