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抗擊疫情感動人物事蹟五例

抗擊疫情感動人物事蹟五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抗擊疫情感動人物事蹟五例

抗擊疫情感動人物事蹟五例

導語:疫情面前所有人應當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對抗疫情,我們不能心存僥倖,但必須清醒冷靜。唯有衆志成城,才能形成戰勝疫情的合力。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五篇抗擊新型疫情的感人事例,希望你們喜歡。

抗擊疫情感動人物事蹟五例

故事一:徒步九十公里 趕回村裏抗疫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蔥3斤、雞蛋6斤……”

2月19日下午3點,潘世國正在給村民王海軍清點代購的生活用品。對賬結束後,潘世國交代他,如果再有什麼需要就給他打電話,他下次集中去鎮上買。說完,潘世國又趕去下一戶村民家裏送東西。

疫情防控期間,幫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爲潘世國的工作常態。

現年57歲的潘世國是湖北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淘溝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1月26日,潘世國正在十堰市顧家崗社區的兒子家裏過春節,突然收到工作羣裏發佈的緊急通知:“請同志們明天儘快返回駐點扶貧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國沒有絲毫猶豫,收拾行裝就出發。

“這裏離白桑關鎮駐點扶貧村有90多公里,外面還下着雪,沒有車輛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兒子都在勸說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國當時就下定了決心。妻子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國和妻子早早起牀吃了飯就出發。夫妻倆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點終於趕到了位於集鎮上的家裏,此時距離駐村幫扶點還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經過簡單休整,上午11點,潘世國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經過了6道登記和測溫點。下午1點鐘,他終於趕到了淘溝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個小時。

如今在淘溝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購生活用品,他還要摸排村民的發熱情況,負責值班,巡迴宣傳,上門勸導。“現在大家都在一線辛苦奮戰,我是黨員,關鍵時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國說。

故事二:一位村支書當起採購員

“大家注意啦!今天我去縣城採購,上午9點前各戶把需要買的東西告訴我,我給大家代買。”2月13日一大早,武邑縣龍店鎮劉家墩村黨支部書記劉延磊在大喇叭上喊着。

疫情發生以來,該村全體黨員幹部立即行動起來,自發成立了志願者隊伍。他們在村口設立了檢查崗,對進村人員、車輛嚴格檢查、消毒。劉延磊還每天通過村裏的大喇叭普及防疫知識。黨員幹部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裏。村民劉合印拿出了自家的帳篷,爲24小時輪崗值守檢查口的志願者擋風禦寒;村民劉福全將自家的電線拉到了檢查站,免費爲檢查站提供照明……

人員出不去,時間長了,生活所需的物資怎麼保障?以前村民採買東西,都是到龍店鎮大集上去買,現在鎮上的集市停了,大家要買生活必需品就只能跑到10公里外的縣城才行。

關鍵時刻,劉延磊擔起了村民生活用品的採買任務,他讓村民把要買的蔬菜、雞蛋等生活必需品通過微信發到他的手機上。全村30多戶,這家要買茄子,那家要買蒜薹,幾十條信息發過來,他一一統計好,每隔三五天,便帶着村裏的志願者劉紅然、劉宏偉、劉夢德往縣城跑採購。

“上午9點多出發,一次大概要買將近12輛購物車的東西,下午1點多才能回村!”劉延磊說,因爲採購的東西多,每次大家都顧不上吃午飯,“大家都不覺得苦累,因爲我們是黨員幹部!”

故事三:劉智明:白衣戰士 英雄院長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後,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

走進劉智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牆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願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劉智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智明去市裏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於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型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牀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而此時的劉智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後的核酸結果確診爲陽性。

在ICU裏,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裏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覆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說:“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並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後,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裏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斯人已逝,在劉智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故事四:有一個名字叫黨員

xx鎮xx村黨總支xx支部黨小組長xx,今年已經 xx 歲,但作爲一名老黨員和鎮黨代表,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爆發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新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顯了黨員的先鋒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發生後,xx在村疫情防控小組的帶領下,日夜堅守在疫情處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線,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努力克服條件簡陋、生活不便、身體疲憊等諸多困難,全力以赴開展疫情宣傳、卡口封堵、消毒滅源等各項工作,年近 60 歲的他,連續多日的工作,身體有些疲憊,但他依然堅持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無私奉獻的情懷,彰顯了擔當有爲的黨員先鋒本色。以身作則,靠前指揮。xx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本色,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精心組織,靠前指揮,以身作則,充分發揮了骨幹帶頭作用。羣衆由衷地說:“在關鍵時刻,還得靠黨的組織。”組織黨員對村組進行地毯式排查,瞭解外來人口,對來自湖北省各市、特別是疫情爆發最嚴重的武漢返鄉人員和車輛進行勸返、宣傳和登記,確保及時掌握、及時處置,充分發揮了黨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爲穩定我村防控形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實,像xx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甘願冒着被病毒傳染的風險,衝在一線,向羣衆宣傳疫情形勢的嚴峻和自我防護的重要性,他們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只因他們的名字叫“黨員”,他們的使命就是爲人民服務!

故事五:“大疫滅親”的社區書記

1月23日(農曆二十九),xx街道xx社區黨委書記xx接到街道辦疫情防控工作電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迅速放下手中事情,跟家人交待幾句,立馬奔赴工作崗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啓動以來,xx每天24小時都處於隨時待命狀態,手機從不敢離身片刻,時時關注每一條預警信息。每當轄區內有湖北返鄉人員歸來,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他都會立刻趕赴現場入戶做好戶情檔案登記。

每一次都是與湖北返鄉人員“最近距離的接觸”,隨時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xx從不畏懼。他積極發動黨員、幹部、網格員、物管、門衛等力量,開展“敲門行動”,累計張貼標語9幅、告知書50餘份、通知200餘份等,全覆蓋宣傳、排查,確保湖北返夾人員不漏一戶、一人;他迅速組織隊伍白天黑夜巡邏,對轄區內賓館酒店、小旅館分組上門摸排,按照網格分組深入小區、樓棟,張貼通知,給轄區居民宣傳“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外出”,提醒居民做好防護措施,號召居民春節期間不串門、少去公共場所,取消聚餐;他積極會同xx派出所民警,對轄區小旅館、茶樓、麻將館、網吧、KTV等娛樂場所進行關停。

“辛苦了,你們自己也要做好防護措施,千萬注意安全!”、“我們會自覺在家裏,請你們放心!”在摸排走訪中,一句句轄區居民溫暖的話語,讓xx感動,他也以實際行動溫暖了居民羣衆的心。

xx的妻子也是xx鎮的村社幹部,目前夫妻兩人都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家裏只有一個x歲的女兒,每天中午都只能在家吃牛奶、麪包。對孩子,疏於照顧,xx心存愧疚之情,但他無怨無悔。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社區同事們常說他“大疫滅親”,舍小家顧大家。xx卻說“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哪裏有困難,哪裏就要有黨員衝在第一線;作爲共產黨員,唯有挺身而出,相信通過我們各方協作、共同努力,就能打贏疫情防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