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勵志人物邵逸夫的故事

勵志人物邵逸夫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65K 次

勵志人物邵逸夫的故事

勵志人物邵逸夫的故事

寄語:邵逸夫叱吒影視圈和商界八十載,除了擁有邵氏兄弟和TVB兩家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也持有大量物業,保守估計其私人資產值超過一百億港元。邵逸夫多年來爲內地、香港兩地建設教育、醫療設施等捐助超過數以十億計款項。尤其是對教育事業和科技事業,邵逸夫捐贈的教育資金遍佈神州大地,全中國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樓”。香港多間專上院校的建設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學的逸夫書院、香港大學的邵逸夫樓、香港城市大學的邵逸夫圖書館等。今天推薦給讀者的是勵志人物邵逸夫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人物邵逸夫的故事

正在院裏散步,遇到老同學楊總。當年他學業未成就輟學經商,頗有蓋茨的膽識,現在已是一家業績不錯的公司老闆了。寒暄過後,見他垂頭喪氣的,一問才知最近鬧心。起因是別人有一個不起眼的項目找他合作,他覺得賺不了錢,推了。那人又找到他的競爭對手合作,結果賺得鉢滿盆溢。“要是曉得那是棵搖錢樹,說什麼我也不會放棄的。”損失的利潤對他來說十分重要,他本來是可以拿來進行日思夜想的擴大再生產的。

我指着對面學校的一棟逸夫樓對他說:“知道邵逸夫嗎?”“知道,不就是香港的那個娛樂大王嗎?他在內地捐建了許多教學樓,好像還有一顆行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哦,對了,這次汶川大地震他捐了1億港幣呢!”“他錯失過李小龍。”“什麼?李小龍他都沒要?”這種錯誤也許過於愚蠢,所以他難以置信。

1970年,在好萊塢發展並不如意的李小龍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透露了想回香港發展的想法。其實當時香港真正有能力跟李小龍合作的,只有邵氏公司。邵氏財大氣粗,在香港有廣泛的院線和市場,在南洋還有龐大的發行網,李小龍也有意與邵氏合作。

李小龍的要求是,主演一部影片片酬1萬美元,拍攝時間限定在60天內,另一個要求是一定要有他滿意的劇本。邵逸夫當時沒有意識到這只是好萊塢一般演員的片酬標準,而挑剔劇本對製片方更是隻有好處。邵逸夫對李小龍的“苛刻”要求斷然拒絕,冷笑道:“開什麼玩笑,我手下那幫年輕漂亮的女明星,一個月才600港元。”“不就是一個教人打拳的武師嗎?邵氏300元一個月的武師有一大把!一個從來沒演過主角的武師,我出幾千港幣讓你來試演,夠擡舉你了。”

邵氏與李小龍談崩的消息,讓嘉禾的鄒文懷暗自竊喜。他立即委派導演羅維之妻劉亮華親赴美國邀請李小龍。面對嘉禾的誠意,李小龍答應爲其開拍兩部電影。

1971年7月,李小龍赴泰國全景拍攝了嘉禾投資的功夫片《唐山大兄》,3個月後影片上映,創下香港本埠有史以來最高票房紀錄,引發香港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轟動效應。1972年3月,《精武門》更是大獲成功,不僅再次打破香港票房紀錄,甚至打開日本、歐美等國際市場。隨後嘉禾與李小龍創辦的協和公司合作拍攝的《猛龍過江》,更是將影片票房推到了驚人的高度。因爲李小龍,嘉禾一躍成爲香港影壇巨頭,公然與邵氏叫板了。

錯失一代“功夫皇帝”,不僅讓邵氏公司損失了鉅額利潤,還間接地扶持起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據《邵逸夫傳》披露,錯失李小龍,可能是邵逸夫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邵逸夫都會犯錯,你比邵逸夫還能嗎?”老同學似乎略有所悟。

關鍵是犯錯後如何彌補。當年邵逸夫一見架勢不對,不計前嫌,將落魄的邵氏叛將李翰祥招至旗下,拍攝的《大軍閥》票房雖不及《精武門》,卻同樣廣受歡迎。接下來兩年內又連拍《風流韻事》等5部電影,香港票房合計1500萬,比李小龍那3部電影的總收入還高了200萬。

老同學的臉上漸漸雲開霧散,終於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