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3W 次

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寄語: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歲),中國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字希逋,又字齊奘。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是北京大學的終身教授。今天本站分享給讀者的是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希望大家喜歡。

季羨林的故事一、愛國好學,堪稱師表。

季羨林是一個堅定的忠誠的愛國者。他熱愛祖國的壯麗山川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他說:“平生愛國不敢後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我也是愛國的。”求學清華時,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蔣介石政府抗日的請願行列,還到農村去宣傳抗日愛國。赴德留學,“是爲了愛國”。就在德國法西斯統治的黑暗歲月裏,雖然忍飢挨餓,仍然發奮學習希臘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魯文、巴利文,研讀梵語佛教經典。當他的博士考試門門得優,畢業論文勝利通過時,他的感受是:“我沒有給中國人丟臉,可以告慰親愛的祖國。”

季羨林回國到北京大學工作後,就把愛國精神化成報效祖國的教學與研究的實踐。他不斷地開創學術研究的新領域新課題,忘我地獻身學術研究以實踐愛國報國的志願。他爲歸國3年裏寫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學術論文而自覺滿意;他又爲上世紀50年代前5年“我的學術研究成果竟是一個零”而自責,感到愧疚。正是基於學術報國的意志,他在“文革”後期偷偷地翻譯蜚聲世界文壇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歷經5個寒暑,終於把長達8萬行的《羅摩衍那》譯成中文,爲中國翻譯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豐碑。

迎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後,季老心舒氣爽,激情煥發,大展才華,辛勤著述,在學術上接連豐收,碩果累累,“在量和質兩方面都遠遠超過這以前的四五十年”。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學術著作,撰寫了200多篇學術論文,在中國文化研究、比較文學、東西文化交流、梵語與佛教史研究等十多個學術領域和層面上取得輝煌成就,爲祖國的文化事業建樹了豐功偉績。著名學者錢文忠說:“作爲一名學者,老人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

在他執教60週年暨95華誕慶祝大會上,人們通過一段錄像又聽到了季老那熟悉的聲音。他堅定地說:“我們這個大國能夠和諧、團結,會影響世界和全人類。”、“沒有人能阻止中國的騰飛。”

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季羨林的故事二、謙和低調,和藹可親。

你看呵,著作等身、且擁有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國語言學家、文學翻譯家,梵文、巴利文專家等一連串頗具分量“頭銜”的季老卻是異常的謙和低調。

季老一生培養了6000名弟子,其中30人成爲各國駐外大使。但作爲譽滿國內外的學術大師,他卻沒有半點架子和派頭。在季先生的《病榻雜記》中,他談起了自己頭上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這三項桂冠,他說:“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在北大校園裏,季老經常穿一身洗得發白的咔嘰布中山裝,圓口布鞋,出門時提着一個50年代生產的人造革舊書包。他像一個工友,說話平常,總是面帶笑容;他像一個老農,聲音低沉,平易近人。他的家誰都可以推門而入,同他談話,如沐春風,決不會感到緊張侷促。在住院期間,一天一位年輕護士說起某報正在連載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愛看。季老馬上吩咐身邊人去買,他說“書是給人看的,哪怕有幾句話對年輕人有用了,也值得。”這一來轟動了全醫院,大家都來伸手,還索要簽名本。“都給。”,“買去。”季先生髮話說:“錢是有價之寶,人家有收益是無價之寶。”最後,一趟一趟買了600本,也一筆一畫地簽名600本。

央視編導周兵在回憶拍攝《東方之子》一些銘刻在心的經歷時,特別提到了季老。周兵見過老人三次,第一次是和白巖鬆在1995年做《學者訪談錄》時。當時季老坐着,在白巖鬆掏名片準備遞給他的一剎那,他就站起來,彎腰等着。白巖鬆掏了較長時間,季老就一直彎腰等着,這個場景令在場所有人感動不已。後兩次採訪他時,雖然他已經有些不記得記者們,但大家每次走的時候,他依然會站在家門口,很有禮貌地望着大家漸漸走遠,周兵感嘆道:“做人做到這份上,真讓人敬佩。”

季羨林的故事三、堅強樂觀,寬厚仁愛。

季老在黑暗殘酷、泯滅人性的“文革”時代,他從擁護、迷惑到醒悟,從旁觀逍遙到挨批鬥,遭毒打,內心充滿複雜的矛盾與痛苦,最終被戴上“反革命”的帽子關進“牛棚”。他感到“被開除了‘人籍’”,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於是,爲適應不斷的批鬥,他竟然想出每天站在自家陽臺上進行“批鬥鍛鍊”:“低頭彎腰,手不扶膝蓋,完全自覺自願地坐噴氣式”,“還在心裏數着數,來計算時間,必至眼花流淚爲止”。”這種被逼無奈的痛苦鍛鍊從一個側面,顯示了季老堅韌不屈的意志和忍辱自強的精神!

到後來,他寬容和諒解了“文革”中痛打和折磨過自己的人,不記仇,不報復,而且自我反思道:在當時那種氣氛中,每個人都“異化”爲“非人”,自己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還相信“文革”的正確性,“焉敢苛求於別人呢?”他這種“洞明世事,反求諸躬”的高尚品格,贏得了衆人的欽敬。

季羨林的故事四、高風亮節,激勵後人。

季老不僅學貫中西,融會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樣融合了中外知識分子的優秀傳統。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仁愛和恕道,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感,堅毅的氣節和情操;西方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自由獨立精神,尊重個性和人格平等觀念,開放創新的意識;這些優秀傳統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夠做大學問,成大事業,有大貢獻,他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

季老說過,自己喜歡的人“是這樣的:質樸,淳厚,誠懇,平易;骨頭硬,心腸軟;懷真情,講真話;不阿諛奉承,不背後議論;不人前一面,人後一面;無譁衆取寵之意,有實事求是之心;不是絲毫不考慮個人利益,而是多爲別人考慮;關鍵是一個‘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當然是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季老一生的心思只在學問上,執着地追求學術創新。在學術園地裏,他埋頭苦幹,辛勤耕耘,總是每天清早4點起牀,伏案工作,數十年如一日。上世紀90年代裏,在3位親人接連病逝,自己疾病纏身的夾擊下,發憤著作,完成了《糖史》等3部開創性的文化鉅著,爲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發展中華文化作出了貢獻。

在他95歲被評爲“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時,評委對季老的感動印象是“智者永,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髮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導語:季羨林季老說過: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以下小編爲大家精心整理的季羨林令人感動的四件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謝謝!

季羨林的十個小故事,值得我們學習敬仰 第2張

季羨林的故事五、高考數學4分

季老小時候很頑皮,打架很厲害,而且上課還偷看書[]。“他的桌子上放着課本,桌底下偷看各種書。他什麼書都偷看。在中學時代他把《金瓶梅》看了。”此外,季老小時候文理偏科嚴重,高考數學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願居然是數學系。

季羨林的故事六、布衣教授

季羨林先生生於1911年8月,山東省清平縣人,出身貧農這在中國知識分子中是極爲罕見。先生永遠是一身中山裝,每日三餐粗茶淡飯。他23歲科去留洋在德國十年,一生都在搞外國文學、外語教學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卻沒有一點兒洋味呢?這大概是他身上農民子弟的基因使然。小時窮得吃不飽飯,給一個親戚割牛草,送草後磨蹭着等到中午,只爲能吃一口玉米餅子,現在仍極爲節儉,害怕浪費,厭惡虛榮。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見一個老頭在報名處,就對他說:“大爺,你替我看一下行李,我去辦手續。”直到一個多小時後纔回來。次日當他在開學典禮上看到那老頭坐在主席臺上,一打聽,他就是北大副校長著名學者季羨林時真的吃驚不小,對同學說:“就像個鄰居大爺,一點也看不出來。”

季羨林的故事七、糟糠之妻

他是農民的兒子,從小家裏沒有一本書;他的叔父決定送他上學,令其命運有了轉折,但也給他一個包辦婚姻,在離家求學十餘年後,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1946年,季羨林回國後經陳寅恪推薦赴北京大學任教,被聘爲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爲了專心研究,獨自過了16年,他才把家屬接來。他的妻子叫彭德華,濟南人,比季羨林大四歲,只念過小學。婚後,l933年他們先有了女兒,取名婉如。1935年,又有了兒子延宗,即是季承。

這樁婚姻,既無愛情可言,又由於文化差異懸殊,缺少共同語言,讓季羨林從一開始感受的就不是歡樂,而是痛苦。在季羨林眼中,彭德華是一位賢妻良母,她對季羨林關懷備至,對子女也做到了慈母應做的一切。她同季承的祖母一起,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條。季羨林維持了這段婚姻,以及表面的安樂與祥和。彭德華也許一輩子也沒明白她丈夫研究的是個什麼學問,陷入悲痛的季羨林在《寸草心·我的妻子》一文中寫道:“如果中國將來要修‘二十幾史’,而且其中又有什麼‘婦女列傳’或‘閨秀列傳’的話,她應該榜上有名。”他自從1929年結婚,到1994年妻子去世,和“包辦婚姻”的妻子一起生活了65年。

季羨林的故事八、異國愛情

季羨林留學德國時,房東鄰居邁耶家的大女兒叫伊姆加德。1935年,季羨林來到哥廷根大學留學時,租住的房子就和邁耶家在同一條街上。伊姆加德是個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麗姑娘, 1937年,季羨林開始寫博士論文,而論文在交給教授之前必須打印成稿。這可難住了季羨林,因爲他買不起打字機,更不會打字。這時伊姆加德小姐說:“我父親的工廠剛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機!而我正好想練習打字。”

也就是從那天起,每天晚上7點半後,季羨林都會抱着一堆書稿前往邁耶家。論文稿幾經修改後雜亂無章,而且內容複雜枯燥的梵文,對伊姆加德來說簡直就如天書。但是她總是掛着溫暖而恬靜的微笑來打印這些“天書”。在接下來的4年時間,季羨林在伊姆加德的幫助下完成了數百萬字的論文。伊姆加德把最美好的青春光陰給了這個博學睿智的男子,而她纖細的手指,也一一撫摸過他那些後來讓中國和世界都爲之驚歎的文字。

書稿完成,兩個年輕人心中的愛情火花也快要迸發時,有一天季羨林手有些顫抖說:“我要離開了,我的祖國需要我……”當女孩說:“留在這裏好嗎?我也需要你!”時,季羨林心裏充滿矛盾與痛苦。他想:自己隨時要離開這裏回到中國。如果他不管不顧地留在哥廷根,當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攜手一生。但是,成全異國之戀就意味着“拋棄”祖國和家鄉的妻子兒女。季羨林當初留學的初衷,就是等學有所成之後,回到中國去報效國家的。他痛苦地搖了搖頭說:“這裏只是我的第二故鄉,我要回到祖國去……” ,四天後他離開了德國。雖然伊姆加德再也沒有得到季羨林的消息,但她依然執意地等待並終身未婚。這個固執而堅忍的女人,伴着一臺老式打字機,一等就是60年。爲了季羨林,她支付了一生的光陰和愛情。

去年季老接受記者訪談時談到對出國見世面、學本領時他還說:“所以我現在贊成年輕人還是出國。可是我最反對出去不回來。我最厭惡出去不回來”。

季羨林的故事九、六百本書

季老住在301醫院期間,有一天,一位年輕護士說起某報正在連載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愛看。老爺子馬上把祕書李玉潔找來,吩咐叫人去買,說“書是給人看的,哪怕有幾句話對年輕人有用了,也值得。”這一來轟動了全醫院,大家都來伸手,還索要簽名本。“都給。”“買去。”季先生髮話說:“錢是有價之寶,人家有收益是無價之寶。”最後,一趟一趟買了600本,也一筆一畫地簽名600本。

季羨林的故事十、傳達室的翻譯

“文革”期間季老先是蹲牛棚,後來他是北大女生宿舍的守門人,在傳達室當門房,他除收發信件報紙外,就在那裏翻譯。因爲怕被紅衛兵發現,他偷偷地在家裏頭把原文抄在小紙條上,然後在傳達室趁沒人經過時拿出小紙條,躲在角落逐字翻譯。他說嚴復翻譯,“一名之力,旬月踟躕”,而他是“一腳(韻腳)之找,失神落魄”。文革結束,這篇長得驚人的鉅著翻譯才完成了前三篇。

《羅摩衍那》多達八萬行,是古印度悲歡離合有愛情史詩,對東亞文化有着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的《西遊記》裏可以找到影子,時至今日,在泰國的很多寺廟裏,都繪有羅摩王子故事的系列精美壁畫。

而他平生最艱鉅的兩部書,長達80萬字的《蔗糖史》和長達數十萬字的吐火羅文A方言(焉耆文)的《彌勒會見記劇本》的譯釋,都是在耄耋之年完成的。爲了寫《蔗糖史》,在長達兩年的時間中,八十幾歲的季老每天都要跑一趟圖書館,風雨無阻。“只要有一口氣就得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