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聞一多的詩代表作及名句

聞一多的詩代表作及名句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聞一多的詩代表作及名句

聞一多的詩代表作及名句

聞一多先生,中國近代文人,開明教授,共產黨同路人。因發表抨擊國民黨統治種種弊端而被暗殺。《七子之歌》系聞先生代表作之一。在內容上批評了封建社會的醜惡,謳歌了中國傳統美德,展示了心繫開明,民主,追求自由的心聲。

聞一多的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七子之歌》。

1999年,爲迎接澳門迴歸,作曲家李海鷹特地將聞一多《七子之歌》中的首篇譜上了曲,先是在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專題片《澳門歲月》中作爲主題曲播放,後來在澳門迴歸的文藝晚會上再度響起。

七子之歌·澳門

現代 · 聞一多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聞一多的詩代表作及名句

《七子之歌》是源於聞一多先生在1925年寫的七子系列詩詞,共七首。"七子"是指當時被列強霸佔的七塊土地:香港、澳門、臺灣、九龍、威海衛、廣州灣(現廣東湛江)和旅大(旅順、大連)。講的是離開祖國懷抱,被外敵佔領的七塊地方。“以抒其孤苦亡告,春懷祖國之哀忱”,從而讓民衆從漠然中警醒,振興中華,收復失地。全詩整體構架均齊、各節勻稱、富於建築美,韻律迴旋起伏、一唱三嘆、饒有深致。

1、香港、九龍:第一次鴉片戰爭,大清戰敗後,中英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二戰中被日本佔領,直到1997年才正式迴歸祖國。英國在佔據香港島,新界後,逐步佔領九龍半島。並在光緒24年又強租借九龍半島,後來在1997年迴歸祖國懷抱。

2、澳門:早在明朝初期,葡萄牙奪取澳門居住權,1999年澳門迴歸,建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3、臺灣:在明朝末年其一度被荷蘭佔領,鄭成功收復臺灣,在清朝末年更是直接設置臺灣省。在甲午戰爭後,日本佔據臺灣,目前還孤懸海外,沒有回到祖國懷抱。

4、廣州灣:19世紀末法國強租,當時的名字就叫做廣州灣。直到二戰後廣州灣纔回歸祖國。

5、旅大:19世紀末俄國強租,1904日俄戰爭後歸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後收回;

6、威海衛:抗戰時日本佔領, 威海衛甲午戰爭後就被日本佔據。二戰後收回,設置威海衛市,之後改名威海市。

1925年,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寫下組詩《七子之歌》,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此詩一問世就引起了海內外華人的強烈共鳴。

詩人自己未曾預見的是,70多年後,《七子之歌·澳門》由著名音樂製作人李海鷹譜成歌曲,在1999年澳門迴歸祖國時廣爲傳唱,令每一個憧憬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中華兒女激情難抑。

1999年,容韻琳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獻唱《七子之歌》而備受注目。此後容韻琳經常出席不同的活動獻唱。

除了《七子之歌》以外,還有:《死水》《發現》《古典新義》《唐詩雜論》。

《死水》是現代詩人聞一多創作的一首詩歌,通過對“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多角度、多層面的譜寫,揭露和諷刺了腐敗不堪的舊社會,表達對當時統治環境的憤懣之情和深沉的愛國主義感情。

這首詩每節押韻,讀起來節奏分明,音韻鏗鏘;外形方正整齊,形成均衡美、對稱美;注意挖掘語言的色彩感,構成美醜迥異、富有暗示性的畫面。

《發現》是現代詩人聞一多所寫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是聞一多愛國詩篇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僅有十二行,雖短小卻立意非凡,構思新穎靈巧。該詩直抒胸臆,直截了當地表現了詩人從美國回來之後,對當時軍閥混戰下的殘破祖國的失望與憤懣,以及在這種深廣的憂憤中升騰的對祖國執著和忠貞的愛。

《古典新義》一書集中地體現了聞一多古典文學研究有別於傳統學術的新思路。

《古典新義》由作者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彙集而成。是先秦文學研究的代表著作。

《唐詩雜論》是現代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唐詩研究的經典之作,內容涉及唐代詩歌的多個方面,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傑”、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成就有獨到而深刻的評論與分析。全書論述精闢,行文優美流暢,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