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河南信陽80後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

河南信陽80後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河南信陽80後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
這個感人故事裏我們來介紹一位河南信陽80後女子。她叫袁飛,今年25歲,是河南信陽固始往流鎮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村姑娘。當別的孩子還在母親懷裏撒嬌的時候,她卻毅然選擇退學,擔負起照料養母的全部職責。她把大孝至愛裝在心中,從9歲時起便開始照料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的養母,16年如一日,被當地羣衆稱爲80後“最美的鄉村姑娘”。 縱使大海爲墨,長空爲紙,也寫不完她對養母養父的深情。她用無言的行動踐行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孝敬兩字恆久芬芳。一起來看看80後女子袁飛孝順父母的感人故事。養母癱瘓,她9歲退學 稚嫩肩膀挑起重擔袁飛生於1989年,出生第二天就被親生父母遺棄。從此以後,小袁飛就成爲袁明山和黃世英的養女。1997年10月中旬的一天,養母黃世英突然暈倒院子裏,被送往醫院搶救了一天一夜後,勉強保住了性命,但從此癱瘓在牀,生活不能自理。1998年9月1日,袁飛剛上小學三年級。由於父親在外掙錢維持生計,袁飛不忍心把癱瘓的母親獨自一人丟在家裏,坐在教室裏剛剛上了20天學的她決定輟學回家,照看癱瘓的母親。 這年,她纔剛滿9歲。選擇了退學的袁飛,從那時起便擔負起照料養母的全部職責。餵飯、擦身、端屎倒尿、打掃房間,閒時她還會坐在牀頭給母親講故事。由於黃世英身胖體重,每次餵飯喂藥時,小袁飛就用頭緊緊地頂住她的後背,讓她慢慢坐起來,然後用被子墊在她的身後,母親坐穩以後,她才一勺一勺地餵飯或喂藥。久病牀前有孝女 結婚生子母親永遠是第一位袁飛的養母黃世英是二婚(頭婚育有6子女,隨前夫),同袁明山1981年11月結婚後,一直沒有生育孩子。袁飛長到18歲,已是一位亭亭玉立大姑娘。和她一樣年齡的姐妹們一個個外出打工掙錢了,而袁飛卻選擇一直在家悉心照料母親。由於長期癱瘓在牀,黃世英雙手肌肉萎縮,不能拿東西,兩腿萎縮得像兩根木棍,沒有知覺。袁飛爲了給母親補養身體,養父給她買衣服的錢都捨不得花,而是用這些錢買來魚肉、雞蛋等爲母親增加營養。袁飛21歲那年,親戚給她介紹了一位男朋友。她對那位親戚說:“我有一個條件,結婚時男方必須到我家落戶,我同他一起照料我媽。”親戚把袁飛的話帶給那位男孩後,男孩很快退卻了。對此,袁飛並不後悔。半年後,鄰居大嬸給袁飛介紹了一名叫高喜龍的青年。雙方見面後,袁飛首先提出要男孩“倒插門”。高喜龍看袁飛尊老敬老,人又長得漂亮,很快就同意了這樁婚事。婚後,袁飛同丈夫一起在孃家一間僅10平方米的屋裏住下來,繼續承擔起照料母親的職責。2012年11月29日上午,給母親喂藥時,袁飛突覺腹痛,當時在家的丈夫立即把她送到往流衛生院婦產科檢查。醫生說她已到分娩期,讓她立即做好產前準備。然而袁飛卻託着即將臨產的身子回到家中給母親做飯餵飯。生完孩子在婆婆家坐月子的一個月,袁飛一心掛兩腸。當給孩子餵奶時,她便想到癱瘓在牀的母親是否吃上飯。好不容易等到孩子滿月,袁飛抱着孩子回到母親身邊,繼續承擔起照料母親的職責。上要照料癱瘓的母親,下要撫育自己的幼兒,抽空還要幫助父親種田,加之丈夫遠在外地打工,面對生活的巨大壓力,袁飛一個人默默堅持着,十幾年如一日,毫無怨言。羅圩村婦聯會主任陳言慧說:“袁飛是天下難找的好青年,16年如一日照看養母,不是親生女勝似親生女,精神實在可嘉。”披麻戴孝爲母送終 養母去世後她一肩挑起兩個家2013年8月,癱瘓在牀十六年的黃世英又犯了重病,高燒不退。黃世英病危前夕,袁飛拉着養母的手耐心勸道:“媽,你再吃點藥,吃完藥你的病就會好了,我還給你聊聊天,講講故事。”但是這時躺在牀上的黃世英已經不能說話了,她的兩眼一直流淚。當年醫生斷言“黃世英的生命只能維護三兩月”,然而,在養女袁飛不離不棄的精心照料下,黃世英奇蹟般堅持了十六年。8月中旬,黃世英去世了,袁飛悲痛欲絕,披麻戴孝爲養母送終、燒紙錢,她總想爲去世的養母燒去很多很多的錢,讓母親到了另一個世界有很多錢花不再受苦受難。黃世英棺木安葬入土以後,親戚鄰居都認爲袁飛的精神枷鎖己經解脫了,可以輕輕鬆鬆回到自己家裏過幸福日子。然而堅守孝道愛親的袁飛肩上的擔子並沒有減輕,丈夫高喜龍外出打工,料理孃家、婆家兩個家庭老人的擔子都落在袁飛身上。袁飛說:“我婆家孃家都是家,都會住的,今後,我會照顧好婆家孃家兩個家的老人。”袁飛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把家裏拾掇的井井有條,精心照顧着照顧公公婆婆及養父袁明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孝敬老人對袁飛來說不是驚天動地而是天經地義。固始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彭?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袁飛16年如一日照料癱瘓在牀的養母,是人間大愛的體現,更是新時期道德的標杆。她用大愛延長了黃世英的生命,用真情譜寫了一曲可歌可頌的讚歌。她一人肩上承擔照顧兩個家庭的職責,孝行感天動地,大愛精神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