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

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總有人問爲什麼郎平可以把一支年輕的隊伍帶到如此高度?爲什麼如此的多人喜歡郎平?她到底有何神奇?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分享的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歡迎瀏覽!

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故事

這是一份關於她和中國女排持續了30年的長情,經歷過喜悅、榮耀,也相伴着最低谷出生入死。

帶着雙膝積液,郎平第一次爲錢打球

“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這是郎平對“女排精神”的註解。

郎平就是這樣,剛毅果斷、卻也審時度勢,雖然成長在集體和體制中,但她卻是中國最早有獨立意識的職業體育人。

1985年退役進入北師大攻讀英語,1987年帶着幾百美元赴美留學,取得體育管理系現代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繼而在海外打球任教,郎平選擇的是那個年代中國運動員少有的人生軌跡。

在美國,郎平爲了生活只能在大學擔任助教,哄着一批孩子練排球。她說自己午飯捨不得到學校食堂吃,連麥當勞都不敢吃一頓。她自己做三明治來果腹,買些西紅柿、白菜、麪包,就能解決一個星期的伙食費。

郎指導說,她看到三明治就想吐。

海外生活的艱辛讓郎平做出了一個決定:第一次爲錢打球。

在意大利,退役多年的郎平第一天訓練就出現肌肉拉傷的情況,隨後她右膝關節磨損嚴重,被醫生要求傷停一個月。

但是由於郎平的缺陣,球隊四戰全部失利,只能吃由朋友從美國郵寄的止疼片硬撐,軟骨碎片遊走於關節內卻又卡在骨縫,刺激骨膜出水導致膝蓋腫脹嚴重,只能讓隊醫不停地抽出積液堅持。

迴歸,跟着自己的只有兩個行李箱

郎平識時務,她能隨機應變,遵從她自己內心:不從政,出國留學。但當祖國召喚,她能放棄一切。

彼時郎平有穩定的工作合同,有不滿兩歲的女兒,在美國買了房子和車子,回國執教意味着這一切都要割捨,但她沒有太多猶豫。

“郎平,祖國真的需要你。”這是當時球類司司長給郎平電傳中的一句話,按照郎平的說法,正是這一句話讓自己下定了決心。

“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不能無動於衷。”當郎平收拾停當,發現跟着自己的只有兩個行李箱,但就像當初爲國效力一般,郎平又一次的義無反顧。

回國後,郎平拿着微薄的薪水,這點錢連一個月給女兒打越洋電話都不夠。但就像她說的:“執教中國女排我從未後悔過。”

里約奧運前再度出山,郎平心中的.執念一如既往。

選材,首創“大國家隊”概念

郎平的剛毅果決,更體現在她的專業精神上。

“不要因爲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這是郎平的話,技術過硬,是“鐵榔頭”的硬道理。

2013年迴歸國家隊,郎平創建了一個新模式——大國家隊。

2013年,郎平先後組織四期集訓,調動隊員超過30人。2014年,郎家軍大名單多達27人。2015年,世界盃郎平仍然給出了26人的集訓名單。只要表現出色,無論年紀,國家隊大門都向你敞開。

對於年輕隊員,急需國際比賽歷練。郎平率隊參加了瑞士精英賽、大獎賽、亞運會、U23世錦賽等一系列的國際大賽,年輕人不斷成長。

而當徐雲麗、魏秋月、惠若琪連續遭遇傷病時,郎平在2013年發現了朱婷,2014年重點栽培袁心玥,2015年中國女排終於在周蘇紅之後,迎來了接應張常寧。

尤其是2014年,由於人才儲備充分,中國隊得以順利完成世錦賽和亞洲盃亞運會雙線作戰的任務。以往靠七八個球員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賽所取代。

取消22條軍規,取而代之的是網購遊戲

在以往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基礎上,郎平將國際化、專業化的團隊合作形式和科學訓練的理念引入。

無論是賴亞文、安家傑等教練班子的組建,還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 Ho四個美國人組成體能訓練+傷病康復的小團隊,都對過去陳舊訓練和康復理念進行了顛覆。

比如康復師就位之後,女排隊員蹲槓鈴等損害膝蓋的練習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體能指標,和根據這個基礎上對隊員實際情況的私人定製體能和訓練計劃。

“中國隊還太年輕,欠缺奧運經驗,郎平帶成這樣,已經竭盡全力了。”這是魏繼中老人給出的評價。

高情商的郎平在訓練嚴格的同時,做到了對隊員人性化的生活管理。在郎平隊伍中,所謂的22條軍規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隊員們可以愛美,網購、遊戲和電視劇等。

郎平對於隊員生日,傷病,甚至假期,都會給予關懷,正是這種母親般的溫暖和知遇之恩,才讓這些90後的孩子們升騰出無以比擬的殺氣和拼搏意志。

儘管眼眸深處時常帶着疲憊,但只要眼光望向球場,“鐵榔頭”永遠不會因時間而改變。

郎平背後,三代人對於女排的精神寄託

我們熱愛郎平,其實也更多是對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發自心底的認同,經歷30年,這股精神被幾代女排姑娘傳承,又重新定義。

那麼對於我們每個人,對於幾代人,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爲什麼我們對中國女排的愛能超越了年齡,無論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還是80後、90後。

對於60後、70後和年齡再大一些的觀衆來說,女排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印記。

改革開放初期,國人猛然意識到了我們與世界的差距,我們急需向世界證明:中國人,行!

中國女排承載了這個歷史使命。

1981年11月16日,這注定是中國體育史一個被銘記的日子,整個國家彷彿都屏住了呼吸,全國人民都守在黑白電視抑或收音機前,聚焦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中國和日本的決賽。

隨着一場艱難的3比2勝利,中國女排第一次收穫世界冠軍,這一天比許海峯在洛杉磯奧運會爲新中國射落第一枚奧運金牌早了兩年半時間,整個國家沸騰了。

人羣聚集在天安門廣場高呼“祖國萬歲!女排萬歲!”對於一個跨越了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國,這一刻承載的意義恐怕早已跨越了體育本身。

女排精神,成了一代人振興中華的精神寄託。

而對於很多70末,80後,女排是腦海裏長輩們一直唸叨着的“五連冠”和“鐵榔頭”,是著名解說宋世雄嘴裏反覆播報着的“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

在孩提時代,女排的故事和經歷甚至進入了教科書,即便少不經事,你也懵懂地知道,中國女排是支特別的隊伍。

在連續拿下5屆世界冠軍,包攬世界盃、世錦賽和奧運會獎盃,這一切都發生在一支運動隊身上,長大以後,每一次回眸,你更會不自覺的心潮澎湃。

而對於很多90後和95後來說,在網絡上,“媽媽”郎平和女排姑娘們燦爛的笑容總是能給他們帶來正能量,就像郎指導拍攝自己吃泡麪的視頻一樣,女排和新一代的距離正在不斷拉進。

對於他們,女排不僅僅是爺爺奶奶甚至父母口中的英雄團隊,這些年齡相仿的姑娘只是一個個可愛的個體,他們的同齡人。

《人民日報》曾經用“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爲題描述中國女排,這樣的標題放在今天可能有些“不接地氣”,但人們內心的情感共鳴卻可以跨越年代,留住時間。

女排之於中國體育,之於中國,或許就詮釋着這樣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