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勵志人物許巍的故事

勵志人物許巍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那時候,我沒有演出,只靠可憐的唱片版稅生活,連門都出不了,只能每天躲在屋裏看書、練琴。有朋友約我出去,我只能說,還是你過來吧,我身上錢很少,去了你那兒,我就回不來了……”

勵志人物許巍的故事

這是哪個窮光蛋在大倒苦水呢?不是別人,是許危

18歲那年,許巍狠狠地迷上了音樂,竟不惜叛逆家庭,選擇一個人闖蕩天涯。他揹着一把重重的吉它,四處走穴,沒日沒夜。後來,他組建了搖滾樂隊,夢想成爲中國的gun&roses。說來也幸運,憑藉卓爾不羣的表演和獨具魅力的作品,許巍和他的“飛”樂隊聲名鵲起。而《兩天》與《青鳥》的推出,更是讓許巍的名字一時間紅遍大江南北。處女作《在別處》出來後,許巍無可爭議地成爲了音樂風雲人物。可惜,好景不長。當第二張專輯《那一年》正在錄製時,公司混亂,雜務纏身,長期的熬夜,精神的萎靡,讓許巍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之後的日子,就越發困窘了。正如許巍在歌裏唱的那樣:“這麼多年,你還在不停奔跑,眼看着明天依然虛無縹緲,在生存面前那純潔的.理想,原來是那麼脆弱不堪。”當時的許巍在北京,沒有錢花,沒地方住,也沒有盼頭。不好混,只好回老家西安。

回到故鄉的許巍,不願見父母,不願見親友。原因很簡單,人家以爲他出名了,風光了,一定是衣錦還鄉,可實際上,他失魂落魄,舉步維艱。常常,一個人孤獨地坐着。有時,坐在馬路邊,望着車水馬龍,目光呆滯。許巍不知道自己的音樂方向在哪裏,不知道生活方向在哪裏,似乎也沒有人能改變這一切。

那時候,依然有不少唱片公司想和許巍簽約。但許巍都拒絕了,他不想再做音樂,甚至那些與音樂有關的生活,他一想起就心有餘悸。他對音樂的出路早已產生懷疑:一個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的人,居然過着如此灰暗的日子。而且,這樣的日子還在沒有盡頭地延續。換了誰,恐怕都是不敢想象的。

好在身邊的人,總在關心許危父母在電話裏,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怨怒,相反,他們告訴許巍:“不管你遇到什麼,我們都支持你!”;妻子是許巍在部隊時的戰友,哪怕是在許巍一度很迷茫並且自閉的歲月,她也不離不棄,相濡以沫;朋友們也常常想約許巍出去散散心,可他感動,卻始終含糊。老朋友欒樹知悉許巍的境況後,安慰他:“你是被搖滾迷惑了,以爲搖滾就是頹廢,以爲生活就是痛苦,其實根本不是。音樂是要讓自己快樂,也要讓別人快樂。你成名太早,這樣的落差你無法接受。如果你知道你是一個普通人了,你去關注普通人的生活,轉個身,感覺就不一樣了!”末了,欒樹還生氣地說:“你的父母、妻子、朋友,那麼多人都在關心你,你卻感受不到,你太糊塗了!”

艱難的三年總算熬盡,許巍呈給了世人第三張專輯——《時光·漫步》。專輯裏有《禮物》,有《漫步》,有《夏日的風》,更有《完美生活》……光是歌名,就讓人感覺親切。歌曲的風格,與之前的那種絕望、憤怒、不盡的喧鬧,更是大相徑庭,取而代之的是柔和、舒服、淡淡的憂傷。很快,大批的歌迷力挺許巍,許巍的音樂日益走近大衆。而《每一刻都是嶄新的》,讓許巍成了名副其實的華語樂壇的新一代精神領袖。緊隨其後的《愛如少年》,除了依舊有動聽的旋律,更有全新的大突破!

2010年1月11日,北京流行音樂典禮上,許巍大獲全勝,年度最佳創作歌手、年度最佳專輯、年度金曲,一個個大獎收入囊中。那天,許巍站在舞臺上,全場的觀衆爲他熱烈鼓掌,他渾身散發着前所未有的燦爛,臺下的朋友和臺上的他一樣地激動、歡喜。

就在許巍獲得大衆認可的同時,新的壓力又向他壓來。有人將過高的期望寄託在他身上,也有人說他變成了大衆流行明星……對於這些,幾經浮沉的許巍都可以坦然面對了——“我更關注每一天的生活,希望自己可以健康、正常、不極端,並且踏踏實實的。”是啊,許巍已經轉身,而且轉得如此簡單,只是在我們不經意的瞬間。

人的一生就是無數個片段,而每一個片段,都需要自己一天天、一夜夜地去體驗。需要轉身時,那就及時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