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勵志感悟故事三則

勵志感悟故事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完美的代價

勵志感悟故事三則

認識他,是在醫院裏。雖然穿着藍白相間的病服,依然擋不住他的年輕和英俊。

發現骨癌,是兩個月前,他正辦理出國手續,去澳洲,他相戀多年的女友在那裏。他們約好這個冬天一起去滑雪。拿到簽證的時候,他高興的飛奔,去給女友打長途電話,路上他摔倒了。右腿軟軟的,擡不起來。去醫院檢查,是骨癌。醫生讓他立刻住院動手術,截去右腿,這是保住生命的唯一方式。但是,他拒絕了。

家人、朋友、醫生、病友們反覆勸他:“還是動手術吧!畢竟,還是命要緊!”

他卻堅定的搖着頭:“不,對我來說,腿和生命同樣重要!我寧可失去生命,也不會截斷這條腿!”

沒有他的簽字,手術無法進行。醫院和家人只能尊重他的選擇,爲他做藥物治療。因爲化療,不到兩個月,一頭黑髮都掉光了!而這兩個月裏,他想要保住腿的強烈願望和想要活命的強烈願望每一刻都在交織爭鬥着,相互妥協着。最後,終於還是想要活命的願望佔了上風,他改變了最初的決定,同意做手術,截去患病的右腿!

他在手術單上籤下自己的名字,然後,最後一次凝視了一眼自己的右腿,就被推進手術室了。手術整整進行了4個小時,他一直在昏睡中,他一會兒夢見自己和女友手拉手在白茫茫的雪山上滑雪、馳騁;一會兒聽見金屬鋸在骨頭上的摩擦聲。等他再一次醒來的時候,只感到右下側劇烈的`疼痛,他慢慢把視線轉過去,那裏已經空蕩蕩的。他的眼淚頃刻間流了下來,他感到心在劇烈的疼痛,比身體的疼痛劇烈100倍!

但是,事情的結果是最壞的那種。因爲錯過了做手術的最佳時間,他的病情急劇惡化,癌細胞已經擴散了。他的這條腿白白被鋸掉,他將要帶着僅剩一條腿的殘缺身體走向生命的盡頭!

知道這個消息時,我們所有的人都哭了,爲他,和他那條被截斷的腿。

“後悔嗎?”當他拄着柺杖,重新走進我們的病房時,我們所有的人都沉默的看着他,雖然什麼也沒說,但目光中的疑問他已經看出來了。“後悔。但不是後悔做手術晚了,而是後悔根本不該做這個手術!”

我望着他,那一刻,我一遍一遍不停的問自己:如果換作是我,我會如何選擇?

最後的答案是:我也會和他一樣,在開始的時候,選擇第一個方案,保住腿;然後隨着時間的推移,病情加重,再改成第二個,保住命。然後兩個都失去,然後再後悔。

許多時候,我們不都是這樣,最初要堅守完美,後來卻成殘缺而失去嗎?

難忘的鞠躬

上初三的時候,人氣最旺的是政治課孫老師。他不但課講得有特色,待人處事也無可挑剔。最叫人難忘的是每堂課在班長喊起立之後,他總要鞠躬還禮後才正式上課。

孫老師最講信用,答應我們什麼事,他總會做到。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孫老師就是我們學習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孫老師所說的、所做的,幾乎成了我們的行動指南

中考前幾天的一個下午,第三節是政治輔導課。

上課鈴敲響,進來的卻不是孫老師,而是我們的班主任李老師。

“同學們,孫老師有點事,不能來上課了。不過他讓我轉告大家,放學前後,他一定趕回來,把大家的課補上。”

那時我們還小,誰也沒去想孫老師會有什麼事,也沒有人想到去問,但大家都認爲,孫老師到時一定會來上課。

放學的鈴聲響了,孫老師還是沒有來。

大家誰也沒有動,因爲同學們都相信,孫老師一定會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教室外站滿了接孩子的家長。一刻鐘過去了,不少家長走進教室領孩子,但沒有同學走:“孫老師說了,他一定會回來的。”

家長們只好退出去,靜靜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長過來了。他輕聲地告訴大家,一個小時前,孫老師的家屬在校門口出了車禍,正在醫院搶救。孫老師可能不會回來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教室裏正因家長勸孩子回家而出現騷動時,孫老師的身影出現了。他來不及擦掉額頭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長深深地鞠了一躬,連連說了幾個“對不起,請多原諒”。然後,他走進教室,又向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對不起,讓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們直接上課。”

教室內靜得出奇。

孫老師平靜地講完了準備的課程,再次向同學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謝謝大家的支持。我還有點事,有什麼不明白的,明天繼續。”

然後,對着教室外的家長們,孫老師又是深鞠一躬,“給你們添麻煩了,請多原諒。”不一會兒,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體同學和家長的目光中。

中考後我們才知道,孫老師的家屬在那次車禍中去世了。

同學們泣不成聲。

那個下午,孫老師的鞠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記憶裏。成爲一名教師以後,我一直把孫老師那幾個抱歉的鞠躬作爲衡量自己對待學生和做人做事的準則,併成爲我人生中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捕魚

村東頭的大河每到春夏兩季就會有大量的魚蝦出沒,爺爺常去佈網,在河中攔截水鮮,從未落過空。

一天下午,我和兩個表弟心血來潮,趁爺爺不在,抱着、拖着捕魚的傢伙兒,到大河裏佈陣。從東岸到西岸,我們拉開一道網,將河流攔腰切斷,不留一個缺口。心中算計着,這樣會有多大的收穫。

傍晚,爺爺回來了,看見我們布的網,笑笑,沒說什麼,回家了。晚上,大家吃過飯早早就休息了,準備明天收網。

可是,第二天我們驚訝地發現:網被上游衝下來的水草、木頭等雜物擠垮了,倒伏在水中,魚兒、蝦子只要稍稍躍身,即可順利通過“天塹”。

爺爺這時才告訴我們:我就知道你們逮不着魚,想一網打盡,整個河道都攔住了,就算水草、木頭擠不垮網,那些魚蝦也會沖垮它!我佈網從來都是分片、分段的,哪能那麼“周密”?

前幾天,我鄰居家孩子的學校組織春遊,他的父母忙前忙後,購買諸多食品、飲料、用具,生怕少了一樣,整整裝了一大包,讓孩子帶着。

第二天傍晚,孩子春遊歸來,疲憊不堪,埋怨東西帶得太多,在身上揹負一整天,玩也沒玩好,吃也沒吃好,春遊變成了“春耕”。

有時,人們對於周密的追求,本身就是一種缺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