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一:有時我們是被自己打敗的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

愛因斯坦曾做過這麼一個實驗:

他從一個村子裏找了兩個人,一個愚鈍且體弱,一個聰明且強壯。愛因斯坦找了一塊空地,給他倆同樣的工具,讓他倆在這塊地裏比賽挖井,看誰最終先挖出水。

愚鈍的人接到工具後,二話沒說,便脫掉上衣大幹起來。聰明的人稍做選擇後也幹了起來。兩小時後,兩人均挖兩米,但都沒見到水。聰明的人斷定自己選擇錯誤,便另選了一個地方重挖,愚鈍的人仍在原處。又過了兩小時,愚鈍的人在原處艱難地向下挖了一米,聰明的人又挖了兩米。愚鈍的人仍在原處吃力地挖着,而聰明的人又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就又換了個地方重挖。又兩個小時過去了,愚鈍的人又挖深了一半,而聰明的人又挖了兩米,但兩人均未見到水。這時聰明的人泄氣啦,斷定此地無水,便放棄離去了。而愚鈍的人此時已經體力不支了,但還堅持在原處挖掘,就在他剛把一鍬土挖出時,奇蹟出現了,只見一股清水汩汩而出。比賽結果,這個愚鈍的人獲勝了。

愛因斯坦後來對他的學生說:“看來智商稍高條件優越且聰明強壯者不一定能成功,成功有時需要一種近乎愚鈍的力量啊!”

同學們,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受到什麼啓發呢?

現在我們的夢想正在起航,我們的目標已經清楚,我們的陣地就在眼前,作爲一名戰士,我們應該心無旁騖,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竭盡全力,奪取最大的勝利。

但是大家反思一下,你是不是還有些類似故事中的聰明人的想法和做法呢?

你夢想的翅膀是不是被雨淋溼或者折斷?這“雨”,也許是你對社會人生的灰色看法,也許是你自己或者你的家庭所遭遇的一些挫折,也許是青春生命的迷茫彷徨??這“雨”,遮住了你的眼睛,淋溼了你的心靈,你的心靈是否蒙上陰影?沒有陽光照射的心靈是要發黴的。被雨淋溼的翅膀是沉重的,能飛到夢想的遠方嗎?那麼,好好翻看我們心底的收藏吧,若是有垃圾就趕快想方設法清除吧。湛湛青天,更有利於你的飛翔,也是你人生的幸福。

你是不是太在意考試成績因而對考試進行豐富的“聯想”?你可能在想考不好會怎樣,可能在想考不好對不起父母,對不起老師,對不起無數期待的眼睛,可能在想考好了就能實現人生夢想,考前想,考中想,考後想,神經兮兮,緊張得要命??你想的是不是太早太多了呢?這包袱是否太重了呢?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你想也白搭。一味空想,徒增煩惱,那還不如不想。只要沒到最後的結局,一切皆有可能。做個心靜如水的人吧,寧靜才能致遠。保持一顆平常心,成也坦然,敗也淡然,那你人生的天空會呈現雲捲雲舒的自然。

千萬不要太在意成功,一個高考的“黑馬”如是說。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瓦倫達心態。瓦倫達,一個美國人,多年來嘗試在各種高樓險峻間走鋼絲,從未失過足。然而在一次向全國人民直播的重要表演前,他對妻子說:“這次我一定要成功。”妻子心中隱隱不安,因爲丈夫從未說過這句話。結果,她那有不敗記錄的丈夫在千千萬萬雙眼睛前永遠地墜落了。從這個故事中你是不是得到些啓發呢?

你是不是總是在怨天尤人或者是自怨自艾?你是不是埋怨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班級環境?你是不是在抱怨老師和同學?抱怨外在的人和事,只會讓你情緒越來越糟糕,而且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那你還傻傻地抱怨什麼呢?你是不是總是在深深地自責,無限地懊悔?我們的老祖宗賣給我們的後悔藥夠多的了,你難道傻不愣登地照單全收?適度自責是理智檢討的表現,但過分自責有時就變成了腐蝕劑。陷入自責的泥潭不能自拔,你還怎樣前進呢?改變不了環境,那就改變自己。山不過來,我過去;抱怨和自責沒用,那就胸襟豁達吧,如濟世彌勒一樣容天下難容之事,像開明宰相一樣肚裏能撐船。

你是不是太在意老師同學的看法?老師沒找你談話,你就認爲老師不關心你;老師批評你,你卻總是爲自己找藉口;老師無意中的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你總是耿耿於懷......同學無意中說了點啥,你就記人家一輩子。胡思亂想中你耽誤了多少寶貴的時間。你該不會如此小家子氣吧。心胸狹隘的人才總是斤斤計較。記住:你是你自己的主,你是爲自己而活,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寄託在別人的看法上。

你是不是有很多這樣那樣的想法呢?這些想法貌似高明,其實愚蠢之極。這些想法就像無數的藤蔓纏繞着你,讓你在磕磕絆絆中踉蹌前行,你還怎能輕裝前進,一飛沖天?

若你有種種不利於前行的想法,你就是故事中的那個聰明人,看似聰明,實則聰明反被聰明誤。你有嗎? 記住:有時不想反而比想要輕鬆得多,幸福得多。關鍵是你該想什麼,不該想什麼。

目前,我們的人生航向無比正確,我們的遠期和近期目標很明確,我們每天每時的任務很具體,我們就是一個戰士,老師作爲司令員,給你指明瞭道路,你就心無旁騖,大膽向前衝吧。

做個看似愚鈍的挖井人,你會成功的。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二:活着就是爲了遇見美好

她是個大學老師,一個很優雅的女人。她的笑容像白玉蘭一樣,親切美好。

很多年前,她剛搬來,不久人們就發現她有一個患癲癇病的女兒。女兒常常突然發病,發作起來,抽搐昏厥,她在別人驚異的目光中,不慌不忙地爲她掐人中,喂藥。一會兒工夫,女兒緩過勁兒來。她擡起頭,看到周圍一張張寫滿同情的臉。她笑笑:“沒事,會好起來的!”拉起女兒走出人羣的時候,舉止優雅,氣度從容,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她就那麼美麗優雅地生活着,大家看到的,永遠是她親切美好的笑容。

可是,女兒11歲的時候,她的丈夫突然出車禍去世。她和丈夫是自由戀愛,感情很深。她哭得很傷心,幾天幾夜不吃飯,憔悴得不成樣。人們從來沒見過她這樣傷心難過,生活一下子把她推到谷底。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她的遭遇,豈止是不如意,簡直是災難。災難是有摧毀力的,人們以爲,她一定會垮了。誰知道,一段時間後,她出現在學生面前,臉上依然是平和優雅的微笑。

有兩年時間,她放棄了熱愛的事業,帶着女兒到各地求醫。功夫不負有心人,女兒的病情慢慢得到控制,還考上了大學。幾年以後,她又遇到一個懂她愛她的男人。她的生活漸漸柳暗花明了。

她再回到學校的時候,做大學生的心理輔導老師。她優雅的笑容,融化了學生心頭的堅冰。一個女大學生,因爲戀愛受挫,割腕輕生。她看着女孩手腕上淺淺的傷疤說:“傷痕屬於過去,好好活着,活着,希望就會生生不息。人活着,就是爲了遇見美好。”是啊,傷心難過只是一小段日子,咬咬牙,繼續往前走。往前走,就是爲了遇到美好。

畢業前夕,大學生們總是憂心忡忡,都在爲找工作的事煩心。有人聽說找工作難,感到前途渺茫,索性自暴自棄,連學業也荒廢了。她找到他們,耐心地說:“社會上有一扇大門,用笑容和信心敲開大門,你會發現,大門裏精彩紛呈,總有屬於你的領地。走進去,你就會與美好不期而遇。”

人們明白了她的笑容爲什麼總是那麼美好,也明白了她爲什麼總是那麼堅韌不屈。因爲她有花蕾一樣美麗的生活信念——活着就是爲了遇見美好。

人像植物一樣,經歷風刀霜劍的考驗,一定會迎來春天,和美好相遇。生活,像一場長途跋涉。走着走着,花就開了。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三:實習生的最高境界

大二暑假的時候,我和Judy一起在一個快消公司實習。當時公司招募了大批的實習生。Judy比我晚來大約兩週。那時候的我們,同在一個起跑線上,每天堆在一起發沒完沒了的快遞,搜沒完沒了的信息,印沒完沒了的資料,發沒完沒了的牢騷。

幾天後,公司從全國的各個分公司和代表處都派過來一個人,到北京總部參加爲期兩個月的培訓。於是,浩浩蕩蕩的20多個人,出現在本來就很擁擠的公司裏。而這個時候我們發現,Judy,總是和那些代表處的同事一起下樓吃飯。當時我們也沒多想,依然自顧自地去買外賣。

這段時間,所有實習生都在自己的組裏忙,只是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大家纔會坐在一起,控訴自己的工作是多麼無聊,自己的team是多麼不團結。最後,大家都憤憤地表示,這樣的日子違背了自己的初衷,打碎了自己的夢想,每天無非是複印掃描快遞填表,自己在這裏無法施展才華。

兩個月Strainer Intern結束,我向公司申請可以繼續留下來實習,而其他的實習生已經走了一半。

區域的同事在北京也待了兩個月。那天他們要離開時我們幾個實習生出來象徵性地送了送。轉身的瞬間,我看見了Judy。Judy和區域的同事們一邊走,一邊拉着手熱烈地講話,感覺好像認識了很久。在最後的時候聽見Judy喊了一聲:“各位哥哥姐姐,你們要常來啊!”

後來的日子,我開始跑店面了。某天中午,我在一個很小的社區超市裏買東西,順便看看產品的位置。突然看見Judy一個人在很角落的地方,像是要吵架一樣。我趕緊跑過去問她:“你們產品也開始查店面了?”

“我這條線雖然沒什麼競爭對手的產品,但也不能放角落裏啊!起碼要上貨架的!”

然後她轉身指着一排貨架,跟超市的人喊:“我就是××公司的,中間位置的商家給了你們多少錢?就給這樣的位置?”

領導並沒有跟我講過擺貨架也是有講究的,沒想到Judy卻這麼認真。

因爲要回學校上課,後來我和Judy都相繼離’開了。我一直覺得,Judy是那種很能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的人,而我就不是。我總覺得自己是實習生,不用太努力,出事兒有領導扛着,不用着急認識新同事,不用建立什麼商業合作關係,從未真正去思考些什麼。

後來才明白:實習,不是要去一個著名的公司裏做很多小破事,而是要通過這些小破事讓自己有一個接觸社會、認識社會的機會,並通過這些機會來一步步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能力與喜好,以便在走出校園時迅速融入社會,選擇一個較爲滿意的工作。因此,實習更多的意義在於給你一個機會去思考,思考自己與社會兩者的匹配程度。

這一切,Judy都做到了。畢業那年,幾個熟識的朋友裏,Judy的薪水明顯高出我們很多。

有句老話叫做“機會只光臨有準備的人”,但Judy的故事卻告訴我,機會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我們自己每時每刻的積累換來的。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三:我的女兒百裏挑一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擬考試,女兒的成績不理想,她愁眉苦臉地對父親說,老師讓她根據自己成績在班裏的排名計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區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說這樣一算,她可能上專科都懸。父親馬上說:”我的女兒百裏挑一。“女兒疑惑不解。父親於是算了一筆賬:初中畢業時全市近14萬人參加中考,只有3萬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點中學的只有幾千人,我女兒的學習成績在班裏一直保持在班級人數前1/3內,這樣算下來不是百裏挑一嗎?經父親這麼一算,孩子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臉上也綻開了笑容,撲上來摟着父親:”爸爸,你的賬跟老師的賬不一樣。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四:校園裏的正宗新疆零食

馬浩然,他以零成本經營一家“亞克西零食部落”商店。“要吃好吃的原生態零食,就找馬浩然”——這是浙江財經大學零食一族的美食信條。

馬浩然是誰?他是工商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大二的學生,來自新疆。他經營的“亞克西零食部落”商店賣的全是老家的土特產。在全部接單後,東西都是直接採購自老家原產地,透露着濃濃的異域情懷。

現在,“亞克西零食部落”開創已有一年多。不過,最初馬浩然並沒有想到賣特產這個點子。當時,他只是每次來學校帶些土特產,爲的是讓大家嚐嚐自己家鄉的味道。

而且,馬浩然很明白同學們的口味,每次從老家帶的特產到學校都會立刻一掃而光。但因爲帶不多,同學們吃得不過癮。所以,大夥兒就請他幫忙,再帶一些過來。馬浩然便一一記下,讓家人買好郵寄過來。

起初,馬浩然只收郵費。後來,需要人越來越多,東西也從大棗、葡萄乾、巴旦木延伸到工藝品等。索性,馬浩然就做起了代購生意。

此外,馬浩然對賣的零食都認真把關。每次到貨的零食,馬浩然都要親自把檢驗。“有次我發現核桃郵包的包裝破了,用秤一稱,還少了二兩。於是跟同學解釋情況,並把多收的錢退了回去。”現在,幾乎整個財經的學生要買新疆零食都找他。對於這種的運營方式,馬浩然覺得任何在校學生都可以複製。但要想把這門生意做好,還是需要些訣竅的。“首先,同學間營銷要有親近感和信任感;另外,經營過程中要有全方位意識,不能侷限於賺錢,最重要的是清楚爲何而做。”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五:我想做比爾·蓋茨第二

在一次英語口語課上,老師叫孩子們用英語逐一說出自己的夢想。有的說,我想當護士;有的說,我想當演員;有的說,我現在什麼也不想;有一個叫鮑勃的孩子大聲說道,我想做比爾·蓋茨第二。有人在下面小聲議論:能做到嗎?每當鮑勃跟父親談到自己的理想時,總是神采奕奕、信心十足。這個時候,父親也非常樂意做個忠實的聽衆,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對未來的憧憬,聽着聽着,父親最後也會被他感動。有一次鮑勃的英語考試只得了69.5分,以致他不敢把試卷拿出來。父親知道後並沒有責備他。但是,鮑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對英語不再有興趣。於是,每天睡覺前,父親跟孩子一起躺在牀上談彼此的夢想。父親告訴兒子,爸爸、媽媽都爲他擁有這樣的夢想而自豪和高興,也相信他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一天,鮑勃說,我一定要把英語學好,比爾·蓋茨的英語可不是蒙人的。後來,父親給他買來英語課外讀物《書蟲》,經常跟他一起閱讀,並鼓勵他每天用英語寫一篇短小的作文,堅持了一段時間後,他的英語水平便上來了,期末英語考試還得了滿分。經過這件事,鮑勃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三六:清華大學不是考上的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個特困家庭。兒子剛上小學時,父親去世了。孃兒倆相互攙扶着,用一堆黃土輕輕送走了父親。

母親沒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兒子。那時村裏沒通電,兒子每晚在油燈下書聲朗朗、寫寫畫畫,母親拿着針線,輕輕、細細地將母愛密密縫進兒子的衣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當一張張獎狀覆蓋了兩面斑駁陸離的土牆時,兒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長。望着高出自己半頭的兒子,母親眼角的皺紋張滿了笑意。

當滿山的樹木泛出秋意時,兒子考上了縣重點一中。母親卻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病,幹不了農活,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那時的一中,學生每月都得帶30斤米交給食堂。兒知道母親拿不出,便說:“娘,我要退學,幫你幹農活。”母親摸着兒的頭,疼愛地說:“你有這份心,娘打心眼兒裏高興,但書是非讀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養你。你先到學校報名,我隨後就送米去。”兒固執地說不,母親說快去,兒還是說不,母親揮起粗糙的巴掌,結實地甩在兒臉上,這是16歲的兒第一次捱打……

兒終於上學去了,望着他遠去的背影,母親在默默沉思。

——沒多久,縣一中的大食堂迎來了姍姍來遲的母親,她一瘸一拐地挪進門,氣喘吁吁地從肩上卸下一袋米。負責掌秤登記的熊師傅打開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頭就鎖緊了,說:“你們這些做家長的,總喜歡佔點小便宜。你看看,這裏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細米,簡直把我們食堂當雜米桶了。”這位母親臊紅了臉,連說對不起。熊師傅見狀,沒再說什麼,收了。母親又掏出一個小布包,說:“大師傅,這是5元錢,我兒子這個月的生活費,麻煩您轉給他。”熊師傅接過去,搖了搖,裏面的硬幣丁丁當當。他開玩笑說:“怎麼,你在街上賣茶葉蛋?”母親的臉又紅了,支吾着道個謝,一瘸一拐地走了。又一個月初,這位母親揹着一袋米走進食堂。熊師傅照例開袋看米,眉頭又鎖緊,還是雜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沒給這位母親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頓地對她說:“不管什麼米,我們都收。但品種要分開,千萬不能混在一起,否則沒法煮,煮出的飯也是夾生的。下次還這樣,我就不收了。”母親有些惶恐地請求道:“大師傅,我家的米都是這樣的,怎麼辦?”熊師傅哭笑不得,反問道:“你家一畝田能種出百樣米?真好笑。”遭此搶白,母親不敢吱聲,熊師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個月初,母親又來了,熊師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幾乎失去理智的語氣,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說你這個做媽的,怎麼頑固不化呀?咋還是雜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麼背來的,還是怎樣揹回去!”

——母親似乎早有預料,雙膝一彎,跪在熊師傅面前,兩行熱淚順着凹陷無神的眼眶涌出:“大師傅,我跟您實說了吧,這米是我討……討飯得來的啊!”熊師傅大吃一驚,眼睛瞪得溜圓,半晌說不出話。

——母親坐在地上,挽起褲腿,露出一雙僵硬變形的腿,腫大成梭形……母親抹了一把淚,說:“我得了晚期風溼病,連走路都困難,更甭說種田了。兒子懂事,要退學幫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學校……”

——她又向熊師傅解釋,她一直瞞着鄉親,更怕兒知道傷了他的自尊心。每天天矇矇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裏外的村子去討飯,然後捱到天黑後才偷偷摸進村。她將討來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學校……母親絮絮叨叨地說着,熊師傅早已潸然淚下。他扶起母親,說:“好媽媽啊,我馬上去告訴校長,要學校給你家捐款。”母親慌不迭地搖着手,說:“別、別,如果兒子知道娘討飯供他上學,就毀了他的自尊心。影響他讀書可不好。大師傅的好意我領了,求你爲我保密,切記切記!”

母親走了,一瘸一拐。

——校長最終知道了這件事,不動聲色,以特困生的名義減免了兒子三年的學費與生活費。三年後,兒子以627分的成績考進了清華大學。歡送畢業生那天,縣一中鑼鼓喧天,校長特意將母親的兒子請上主席臺,此生納悶:考了高分的同學有好幾個,爲什麼單單請我上臺呢?更令人奇怪的是,臺上還堆着三隻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時,熊師傅上臺講了母親討米供兒上學的故事,臺下鴉雀無聲。校長指着三隻蛇皮袋,情緒激昂地說:“這就是故事中的母親討得的三袋米,這是世上用金錢買不到的糧食。下面有請這位偉大的母親上臺。”

青春奮鬥夢想勵志故事七: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

並不是因爲事情難我們不敢做,而是因爲我們不敢做事情才難的。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 些領域的學術權威和一些創造了經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現,在國內時,他被一 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爲了讓正在創業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業艱辛誇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爲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爲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難》作爲畢業論文,提交給現代經濟心理學的創 始人威爾;佈雷登教授。佈雷登教授讀後,大爲驚喜,他認爲這是個新發現,這種現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 並加以研究。驚喜之餘,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生震動。"後來這本書果然伴隨着韓國的經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爲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樑,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繫。 只要你對某一事業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 會成功,因爲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後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汽車公司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