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彙總3篇

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彙總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蒐集整理了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彙總3篇,希望大家喜歡!

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彙總3篇

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一:印象弄人

一面之鑑就決定了人的進退榮辱,看似輕率實則經驗之談。

大家常常對曾國藩的用人法則津津樂道,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鴻章給他推薦三個人,他沒經過談話,沒經過組織考覈,沒經過羣衆投票,憑几分鐘觀察,不費任何口舌,就決定這幾個人的工作。

“左邊那個態度溫順,目光低垂,拘謹有餘,小心翼翼,適合做後勤供應一類的事情。中間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過之後,就左顧右盼,神色不端,可見是個陽奉陰違、機巧狡詐之輩,斷斷不可重用。右邊那位,始終挺拔而立,氣宇軒昂,目光凜然,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將之才,將來成就不在你我之下。”曾國藩所指的那位“大將之才”,便是日後立下赫赫戰功、官至臺灣巡撫的淮軍勇將劉銘傳。

這幾個人的命運在短短時間內,就由一個決策者的印象決定了。

這個軼事,你可以說曾國藩慧眼識人,也可以說,造化弄人,印象弄人。

也許穩穩當當端坐者有大謀在心,或是一時疲勞,端坐不動,一旦給人留下的只是一勞本神的印象,就只能看倉庫了;也許左顧右盼、坐立不安者精力充沛,或是家裏剛剛發生鬧心的事情,由於這個不穩當的表面印象,也就不能被大用,甚至不能得用;挺拔直立、目視遠方者,也許只是一介武夫,練功時習慣如此,故而得了便宜。

憑印象用人可能使無數人撿便宜,或是使無數人受委屈,但許多高高在上者還是樂此不疲。

我們的命運並不把握在自己的手裏,總是由管理我們的人決定,而管理我們的人對我們重用還是輕用,用還是不用,常常就由一個印象決定。

據說,清朝的道光皇帝一天突然來了興致,要考察一下各級官員的愛崗敬業情況。許多部門都不見人影,可軍機處一刻也離不開人,一個小子正好趕上當班。皇帝一看別人都見不到影,就這老哥一個愛崗如家,心裏十分高興,就與他攀談幾句,問:“諸人皆歸,如何獨留?”他來了一番合適的表演,說責任大,不敢貪戀安逸。皇帝老兒對他印象奇佳,賜他一個御書——“清正良臣”,成了當朝的典型。

印象之所以能決定命運,與掌握別人命運者的衡量標準有關,也與他的需要有關。你正想搞點政績讓上面看看,就有一個人幫你搞出來,而且,他把這成績都算在你的名下,你對他印象很難不佳;你正討厭一個人,要把他置於死地而後快,有一個人主動站出來,大義凜然地與之相鬥,並戰而勝之,要想對他印象不佳,實在很難;你正被人圍困,難以脫身,一個人不辭危難救你脫離險境,又不貪天功爲己有,你怎能不對他有好印象?

印象與經驗結合,往往能產生奇效。

比如一個人能說會道,可能會給人留下華而不實的感覺,這是生活經驗積累的結果。所以,一旦一個人給人留下能說會道的印象,可能就會讓人懷疑他華而不實。一個人不聲不響、默默無聞,常常是紮紮實實工作的主兒,所以,真正有頭腦的領導不會完全無視他們的存在。因爲經驗告訴他們,嘩嘩響的地方常常水很淺,真正的水深的地方,往往聽不到聲響。

過去看過一句話:“什麼法最大?看法最大。”那看法從何而來?就是由印象而來。有時,人的進退榮辱,皆取決於印象。

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二:在成功的路上

有一次,住在田納西曼菲斯的克萊倫斯·桑德到當時新興的快餐店去吃飯,他看到這裏生意興隆,人們排着長龍在這裏吃飯。頓時,他靈感一動:能不能在雜貨店裏也採取這種讓顧客隨意挑選物品自己包裝的形式呢?隨後他就把這個念頭說給他的老闆聽,沒想到卻遭到了老闆的大聲呵斥:“收回你這個愚蠢的主意吧,怎麼能讓顧客自己選擇、自己包裝呢?”

可是桑德不肯放棄,他相信這樣可給顧客一種更輕鬆、更自在的購物心理。於是桑德辭去公司的工作,自己開了一家小雜貨鋪,並且引進了這種全新的經營理念。很快,他的小店就吸引了許多顧客,門庭若市,生意逐漸興隆了起來。後來,他又接二連三地開了多家分店,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就是當今風靡全球的超市的先驅。

一個年薪12萬美元的年輕經理講過這樣一個關於他自己的故事:我被任命爲發展部主任的時候,公司只給了我兩個人,公司當時並沒有具體的目標,指導着我去怎麼做。我們經過無數次的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後,看準了一項前景相當可觀的項目,但在後來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接踵而至的困難幾次使我萌生了放棄的念頭,這時我突然想起了董事長給我的那封信,他讓我在最困難的時候打開它。我於是就打開了那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話:年輕人,如果你這時已經認準了一條路,你就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從來沒有一條成功的路是別人爲你走出來的。

這位年輕的經理說,就是這句話,不僅使我渡過了那個難關,而且讓我一直走到了今天。我們也曾閃現過和桑德一樣的智慧火花,我們也許走過像年輕經理一樣艱難的路,不同的是,我們最後悄然熄滅了那朵火花,黯然退出了那一程路,留下了點點滴滴失敗的苦澀。

傳說,上帝在造人的時候,順便也爲每一個人造就了一條走向成功的路。後來有許多死去的人找到上帝,說上帝欺騙了他們,因爲他們至死也沒有走出一條成功的路。上帝笑着對那些人說,回首看看吧,你的無數個足跡都在成功的路上,但你又無數次中途讓它改變了方向。

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三:目標由己不由人

大部分人一生中都會有目標。有時,目標由我們自己設定,有時由別人設定,如父母、祖父母或老師。有目標當然是好事,這使我們始終保持航向,每邁出一步都爲下一步帶來鼓勵。可除此之外,你還需要有些別的意識。

當你設定了某個目標時,要注意留給它一個發展的空間。因爲年輕的你可能會不斷改變想法。你的環境也在不停變化,那些在今天看來很不錯的專業可能以後就不那麼吃香了。需求量大、薪酬優厚的職業吸引着大量畢業生,可到下一年的人才招聘會上,這些職業的人才可能已供過於求了。因此設定目標時,最好不要隨大流,而是選你最渴望做的事。

我們經常因受那些成功人士故事的激發而設定目標,無論在IT、醫學、銀行、政界或藝術領域,我們都不難找到自己心中的“明星”,以他們爲榜樣。但成功的人生真能複製嗎?

一臺機器可被拆分,複製每個零件後,再組裝在一起。但人的生活方式卻不能如此,即使那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多,我們依然不能、也不該複製別人的腳步。

著名體育用品公司耐克公司的創始人菲爾?奈特,最初的生意是以車後備箱爲櫃檯來出售跑鞋,小開始卻得到了大收穫。這看上去不難複製,但如果你不具備菲爾?奈特之所以能成爲菲爾?奈特所必需的那些要素——對體育的巨大熱情、以及用裝備全力支持運動員的奉獻精神,你就很難成功。

若干年前,我們訪問了耐克的華盛頓總部。當我和奈特及其核心管理團隊共進午餐時,我意識到,他們的心是在爲運動而跳。奈特是個認真的奔跑者,他的妻子在奔跑,他的管理團隊也在奔跑,所有的`談話都圍繞着奔跑與運動。這就是他們的動力:對運動的熱愛與激情。可並非每個人都如此。

再讓我們看看另一模式。魯本?馬特斯和妻子羅絲的創業方式與菲爾?奈特有幾分相似。從波蘭移民美國後,他們先在一輛馬車上出售自家制造的冰激凌,大部分是賣給學生的。魯本負責開發不同口味,妻子負責銷售。與那些使用非天然配料製作簡單冰激凌的競爭對手不同,他們使用的是奶油和天然香料。爲了與衆不同,魯本給他的冰激凌起了個歐洲名字——哈根達斯,雖然對美國人來說,這名字不易發音。20年後,哈根達斯的銷量達到7000萬美元;今天,它成爲一個全球性品牌。

這些成功故事帶給我們的,其實不在於他們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們爲什麼這麼做。“爲什麼”纔是關鍵詞,而答案來自你自己。

所以在設定目標前,先問問自己:爲什麼我要做這個?也許你現在並不喜歡自己所在的學校,但這並不影響你“爲什麼”學習。學習是爲了你自己的利益,而非爲了別人。學會如何去學習,非常重要。如今的世界瞬息萬變,要計劃一個畢生從事的職業,幾乎不可能。因此,你不可能完全跟從一個在昨日世界中奏效、由別人因爲他的那個“爲什麼”而創造的模式。

百合花永遠不會成爲玫瑰,紫羅蘭也永遠不會是菊花。我們各不相同,有着各自的潛力。我們仰視的這些榜樣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他們都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潛能。不管他們做什麼,他們都知道自己爲什麼做。我家附近的一家肉店老闆因爲信奉“顧客應享用最高質量的健康肉類”而把採購目標設定爲“從小農莊直接採購母牛、小羊和雞”,他的目標與他的信念相連,菲爾?奈特們也是如此。

所以,有一個清楚明白的“爲什麼做”,纔是你邁向成功的真正動力,它會像對你的榜樣們起作用那樣,也對你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