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曾經的小山村,它變了嗎?

曾經的小山村,它變了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你還記得養育你長大的故土嗎?它現在是否安好呢?

  我的家鄉坐落在哪偏遠的小山村裏,這裏羣山環繞,晴天白雲,這裏的人們生活散漫安逸,芒種秋收時鄰里相互幫忙,閒暇時家長裏短。隨着時代的發展,我的家鄉也逐漸變化了,再也找不回兒時的蹤影吶,也許是我們長大,更是祖國在發展了。

  兒時的夏天,天總是那麼的藍,雲總是那麼的白。待到午後正是豔陽高照的時候,約上幾個鄰里夥伴去家門口不遠處的小河去戲水,捉魚摸蝦。那時的小河水格外的清澈,能清晰的看到河底的泥石,貝殼和小螃蟹,小魚苗,河裏散發着濃濃的鄉土氣息。

  河牀是老一輩爲了種稻谷的引水依山而鑿的。河裏的水多半是山間的泉水。小河不深不淺,那時溪水漫過我們的膝蓋,稍加阻隔就成爲了大自然的游泳場了。因爲是正午時分,所以溪水不冷不熱,在這裏便能待上個大半天,黃昏時分夥伴們才吆五喝六的懶懶散散的回家

  可如今的小河流已經變了一個模樣了,河牀是沉重的混凝土堆砌而成,河水也開始渾濁不清,早已找不見小魚小蝦小螃蟹了。隨處可見的是廢棄的垃圾。現在的孩子也不在這裏溪水泡澡了。而村裏的年輕人都外出工作了,家裏的田地也逐漸荒廢了。因爲種田的人少了,小河堵塞無人問津了,導致有的河段也因爲大雨沖刷垮掉了。早已找尋曾經充滿鄉土味的小河了,有的只是遍地狼藉。

  霜降過後不久,天便逐漸冷了起來,秋雨一下就是好幾日。家門口那條上學必經之路最是讓人頭疼了。泥路坑坑窪窪的,一腳下去便真的是一個腳印,稍微不注意鞋子就被稀泥狠狠的拉住了。下坡的時候纔是真正展現技術的時候,一不小心可能就摔倒在地,那就滿身稀泥,那可就糟心啦。放學回家後纔會發現一身的泥濘,鞋子上佈滿了厚重的泥巴。每到夏天就塵土飛揚。這條泥濘路着實讓人痛恨討厭。

  而如今那秋雨天滿路稀泥四濺的小路已經悄然退場了。被紮實寬敞的鋼筋混凝土柏油路代替了,那黑煙滾滾的拖拉機也被現在的貨車代替了。曾經遠行要走幾個小時到鎮上坐車,而現在呢柏油路寬敞平坦,也有客車開進來了,也方便我們出行了。路通了之後就有些商販開始下鄉來售賣生活的必需品了,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價格也還算實惠,在也不用去鎮上採買了。這也是方便了我們這小山村的生活了。

  還記得吧兒時我們村的房子有的是泥土房,用泥土堆砌的房子,屋頂蓋着青瓦;也有的是木房子,木材搭建而成的,屋頂用稻穀杆或玉米杆以及山林裏割的草來堆蓋着。大約每年要翻蓋兩次,因爲時間久會腐爛了,下雨會漏雨。當然也有那麼兩家條件比較好點的,用青磚加石灰砌的磚房。那時也沒有什麼傢俱家電,能有個燈就很不錯了。祖國的日夜發展,現在家家戶戶都是大樓房了,家裏該有的傢俱都已置辦齊全了。

  那時村裏基本上都是以種植玉米,稻穀爲主。村裏人基本上很少有外出的,都是在家務農。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路修通了,村裏的人外出務工,做生意。在家的也開始做養殖,也有人上門來回收也不擔心賣不出去了;有的開始承包土地種植烤煙,村裏也設置了煙站回收。大家都在充分利用國家給的大好政策,埋頭苦幹在向奔小康的路上涌進。

  今年剛好是新中國70盛世華誕,今天的華夏已經是繁榮昌盛的強國吶。經過改革開放這些年,從城市到農村看的見的變化,城市高樓聳立,交通快捷,科技發展迅速;我們村裏開邊了,家家戶戶聯通互聯網,在村裏就能實實在在的瞭解到國家的政策,都在緊跟着祖國的步伐共進小康生活而努力着。村裏慢慢的從那些年的貧窮,那些年的閉塞,那些年的拒絕,走了出來;到現在的富裕,交通便利,人們願意走出小山村,願意接納新的事物,嘗試新的事業。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農村必不可少的,路是發展的根本。這些年祖國發展了,村裏也跟上發展的腳步。但是我們曾經的小山村變了,隨着故鄉一起逝去的還有我那不捨的童年。

  小山村變了,或好或壞。發展也是有利弊的,還是希望在發展的基礎上能保護下我們的大自然吧。留住我們那熟悉的鄉土文化吧!

曾經的小山村,它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