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一杯2元現榨豆漿,賣進50所高校,月入十萬

一杯2元現榨豆漿,賣進50所高校,月入十萬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一杯2元現榨豆漿,賣進50所高校,月入十萬

一杯2元現榨豆漿,賣進50所高校,月入十萬

這家僅15平米的小店,只有1個店員,從清晨到晚上,只賣豆類粗糧產品,一月營收竟有10萬元之多。它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豆漿記憶”主立足於重慶,已經有50多家店,再加上沒有營業和開在四川、貴州的店,已經有70家店,今年的預計新增店面200家,營業額衝刺4000萬。它是怎麼做到的?


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早餐飲品店,相比校內其他飲品店。雖然位置比較偏,但是卻更爲拉風惹眼。成立不到一年的高校小店竟把時尚潮流的奶茶店和甜品店的風頭搶了大半,2元“?絲”豆漿產品逆襲“高富帥”到底憑什麼?


豆漿記憶是怎樣練成?


說起豆漿記憶,就不得不提起它的“幕後運作者”——劉斌。劉斌是誰?


這個81年出生的重慶崽兒長得敦厚老實,不善言談,卻是重慶的活地圖。用他的說法,這都是“讓學生喝到品質豆漿是他畢生追求”。2006年,不滿1週歲的兒子對牛奶過敏。他爲了讓兒子營養均衡,有一天早上,家裏剛好打了豆漿,抱着試試的心態,餵了兒子豆漿。第二天,他又換了幾種穀物,發現兒子兩眼直勾勾地望着豆漿。原來兒子又想喝豆漿了。經過這樣幾次反覆地嘗試,兒子真的愛上了豆漿,也沒有再出現過敏的症狀,懸在心中的問題,一杯小小的豆漿便幫他解決了。


憑藉多年經商的直覺,當時劉斌就想,豆漿的植物蛋白其實更適合國人的需求,既然不滿週歲的兒子都愛喝,應該有市場。現在回頭看看,或許這就是他想要創業的初衷。


放眼全國,尤其是高校細分市場,學生們更需要營養的早餐,加上豆漿平價的屬性,符合學生的消費水平。另一層意義,豆漿也是他與兒子甜蜜回憶的載體,每次一想到兒子,他更堅信,一定要做好豆漿的品質,所以取名叫“豆漿記憶”。

所謂的商業之美,就其本質而言,是人們對自然與物質的一種敬畏,並在這一敬畏之上,讓自己的匠心爲供奉,投注一生。


產品:打造老乾媽式品質


衆所周知,老乾媽成名前,有個小故事。當時陶華碧用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一點錢,開了個簡陋的餐廳,專賣涼粉和冷麪。憑藉風味獨特的辣椒醬,聞名而來的顧客越來越多。


一次偶然的機會,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後,又取出錢來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地麻辣醬。她心裏又納悶了:麻辣醬充其量只是一種食品作料,這些人買這麼多回去,吃得完嗎?


一天中午,因麻辣醬賣完後,吃涼粉的客人也沒有了。她心裏憋得慌,就關上店門,想出去看看別人地生意怎樣。她走了10多家賣涼粉地餐館和食攤,卻發覺人家地生意都非常紅火。原來這些人的麻辣醬作料都是從她那裏買來地!


思來想去,最後陶華碧下定決心,關掉涼粉兒店,開辦了一家辣椒醬的工廠,“老乾媽誕生了。現在產品遠銷海內外,成爲名副其實走出去的民族品牌。


與老乾媽成名之路不同的是,劉斌一開始就想到爲其他店家供貨,既節約成本又能瞭解顧客對豆漿的喜愛程度,這種經營方式適合初創企業用來打磨產品。因爲剛創業那段時間他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豆漿的原材料、設備上,實在沒有更多開店資金。在他看來,只要將產品做到極致,顧客自然會愛不釋手。


劉斌至今還記得那個場景,當時他給第一家店供貨豆漿,沒想到一天下來只賣出了一杯豆漿,滿心失落。但是他沒有想到就此放棄。一月過後,他供應的豆漿成爲了招牌。“甚至有食客來了只是爲了點杯豆漿。”劉斌說,當時自己一天的銷售額就能達到五千元了。


爲什麼定位高校?


隨着劉斌的豆漿被更多的餐館接納,在第一年3家聯營店的基礎上,每年都有新店加入,平均每年業績按40%的速度增長,這些沉甸甸的數據背後全是顧客對豆漿的喜愛,堅定了他做豆漿的心。


聯營的模式走通了,但並沒有滿足劉斌的理想。爲了加速“豆漿記憶”的發展,他開始關注高校市場。


2010年,健康飲食的風潮推動了全國餐飲行業的變革,綠色、安全成爲消費者選擇飲食的首位。在劉斌眼中,這成就了他進入高校市場的優勢。


“因爲豆漿濃稠度。”劉斌說,要達到濃稠的口感,需要精準把握製作的時間和溫度,這些細節如果做不好,就會有食物中毒的危險。因此,各大高校食堂爲了保證安全,通常就會熬得比較淡,也導致口味不好。如果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滿足口味,就成了我的機會。


後來,“豆漿記憶”果然以濃稠的高品質豆漿得到學生的認可。雖然進駐的第一所高校——重慶大學,當年其食堂的豆漿只要3毛錢,但“豆漿記憶”2元的價格,還是沒能阻擋絡繹不絕的學生。


截至目前,“豆漿記憶”已覆蓋重大、重師、理工大、重郵、川外、西南大學等50多所學校,爲50萬學生服務,業績以每年2~3倍增長。中國有高校、高職、高中學生7000萬人,市場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