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南國瘋子:我奮鬥了18年,也沒有真正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南國瘋子:我奮鬥了18年,也沒有真正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72K 次

之前分享過一個跳出的農門孩子麥子寫的一篇熱文《我努力了十八年 纔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兩天微信上又在傳一篇作者“南國瘋子”討論農村孩子前途問題的文章:我奮鬥了18年,也沒有真正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分享給大家。

南國瘋子:我奮鬥了18年,也沒有真正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原文如下:


之所以選擇這個標題,有點拾人牙慧的感覺,畢竟之前有過兩篇深度文章引來廣泛熱議,我不過是想以此引起關注和點擊罷。這兩篇文章是《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作者麥子,應該是網名)、《我奮鬥了18年不是爲了和你一起喝咖啡》(清華大學某研究生)。最近有幾個事情又觸動了神經,想就這個話題寫點什麼。文中以一個在農村生長了18年的青年視角來寫,有些觀點有其背景,不求感同身受或同情(也沒有必要),但求理解和包容。

一個段子

春節前後,有個段子流行,說的是在城市奮鬥各路精英回到故鄉,高大上的洋名紛紛接地氣了。話說白日裏在高檔寫字樓衣着光鮮、晚間在酒吧會所拼酒品茗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陸續通過飛機、高鐵、綠皮火車、大巴車、中巴車、手扶拖拉機、摩托車、“11路公交”紛紛回到家鄉,進門那一刻,父母的呼喊中他們的稱謂變成了秀蘭、翠花、桂芳、大強、二餅、狗剩們,不到一個星期他們又將變回來。

看後苦笑,自己又何嘗不是呢。

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分裂,回到家鄉會把在城市包覆甩脫;當假期結束,家鄉又會淡出視線。每年如此。

父母面對我們也會小心翼翼,生活習慣都會盡可能向我們在城市裏靠攏,特別是有的父母曾經來城市和兒女同住過。對父母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折磨。也許你的母親在做菜時總會問,鹽是不是放得太多了?

畢節兒童之死

看到這新聞,不想去批判他們的父母、評論當地政府的信誓旦旦、深究他們周圍的人情世故,一個悲劇終究是發生了,是一件心痛的事情。如果他們真的是自殺,我想象了他們的窘境和無助,這讓我回想起了2003年9月在貴州黔東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某鎮中學的支教經歷。孩子們身材比我所見的同年人普遍矮小,那是因爲營養不良;他們的眼睛裏看不到光澤,周圍的大山讓他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已經21世紀了,還有人食不果腹,這超出了我的所見所聞。他們每天兩頓飯,上午10點吃個烙餅或稀飯什麼的,下午4點則是正餐,是米飯加湯菜,油水嚴重不足,更有吃不起湯菜的則是辣椒拌飯。經過家訪和了解,大部分家庭的主糧都不夠,有的僅夠2-3個月,其他靠玉米、土豆、紅薯等雜糧度日。大多數同學衣衫不整,快進入10月的天還穿着涼鞋、拖鞋,有的就是赤腳。

我不知道那些愛心午餐之類的公益活動現在進行到何種程度了,也不曉得政府對此類學生的補貼到底落實了多少。如果他們中有人最終進入城市,這些無法言語的經歷,以及城市人無法明白的處境,將會成爲他們的“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悲慘的世界”。在以後的人際關係中,當對方不能理解他的成長背景,則永遠無法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我以爲我小時候夠苦了,想不到2003年還有人比我小時候還苦;也想不到又過了12年,還有人比那些孩子們更苦,以至於生命消逝。

父母總對我們說:小時候沒有餓着、凍着,就是我們的努力了。這或許是基於他們的經歷,小時候都曾經挨餓受凍。大學畢業時,我已經耗盡了家財,父母說:以後就靠自己了。雖然讀書不一定會“功成名就”,但要真正意義上脫離農村,在現實的語境下,讀書仍然是惟一的路徑。不然,你就是一個農民工。

前些年有個真人版的節目就是生活互換,讓城裏和農村的小孩互換生活場所體驗對方的生活。我不知道農村的小孩體驗之後是什麼感受,這個節目在策劃時是否對農村孩子及其家庭可能造成的影響作了分析和評估。

至少在大學以前,當我知道有同齡人過得比我好,我的正常心理是:羨慕和嫉妒。

農業稅與土地

2006年,農業稅取消了,各種鋪天蓋地的解讀。我當時對着這些文字報以“哼哼”的輕蔑。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初就要交公糧,人家都是限定時間,你得早早地用平板車(畜力或人力)拉到糧站門口排隊。主要是小麥和菜籽,這是江漢平原主要農作物,糧站是吹毛求疵,不是說你晾曬不幹水分太多,就是嫌你雜質太多,總之會狠狠地除皮(就是直接在計量的重量上減去水分、雜質),這其中各種手段就不說了,參考《多收了三五斗》(有過之而無不及)。秋季就是賣棉花,那時棉花不準私人買賣,必須賣給棉站,賣的過程和交夏糧差不多。其實沒有人去關心,當年農藥化肥的價格上漲幅度,這吞噬了農業稅取消那點利好,又以“市場化”手段增加了農民負擔。

這麼多年了,2015年的小麥價格居然還在1元上下,如果大家知道了糧食價格如此之低,還會說那些農民工不願意種田麼?也許你會說,爲什麼麪粉那麼貴呢?我只想說,那是物流成本。

土地是個宏大而又敏感的東西。現在又要農地流轉了,那些在城市的政策決策者們以及那些國內外資本對此肥肉是垂涎欲滴。土地作爲國之根本,其政策的改變將影響國家未來趨勢,他們在決策時徵求過農民的意見嗎?

土地是農村穩定的最後一道防線。有關這個問題,專家們的研究是汗牛充棟,我也不多說了。

房價和歸去來兮

媒體喜歡每年搞熱詞或關鍵詞,我想,房價在這十多年是每年都有的。一說到房價,大家都是“一把辛酸淚,無處向誰訴”。

由於畢業較早(2003年),在這個改革開放的窗口城市的偏遠一隅有一個安身之所,最近這裏的房價又來了幾個漲停板,讓人望而生畏。這裏的天好藍,機會好多,但對於大多數後來者、特別是4萬億之後纔來的年輕人而言,這裏已經不屬於他們。

這個城市只要他們的青春和熱血。

記得剛參加工作,某幾個同年進入公司的同事就買好了房,他們買的房現在單價都是4-5萬甚至更高,他們當初的購置價格也就也許只有現在的1/10。而我下了火車錢包就是空的,連購買生活用品都是預支的工資。

我是真正體會了一步慢、步步慢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