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餘罪》觀後感:責任與愛,軟肋與盔甲!

《餘罪》觀後感:責任與愛,軟肋與盔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餘罪》觀後感:責任與愛,軟肋與盔甲!

懸疑犯罪網劇《餘罪》由張睿執導,張一山、常戎、吳優、張錦程等主演,改編自常書欣的同名小說,講述警校學生餘罪因特殊選拔而進入生活與社會矛盾中,之後成爲臥底遇到驚險事件的故事。

《餘罪》裏面有一句臺詞特別的中肯。“犯罪本身就是毒品,如果它讓你嘗試到了自由,尊嚴,權勢的味道,你這輩子都戒不掉……”

美國漫威電影裏的超級大英雄也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如果一個人嘗過了責任的滋味,也會戒不掉,而且越來越堅定,成爲一生的信念。

《餘罪》觀後感:責任與愛,軟肋與盔甲!

餘罪是一個特別有人際交往天分的孩子。他很聰明,能夠觀察洞悉到他人的心理,也對自身有了解,自己就是個小人物,一個普普通通水果店老闆的兒子。

英雄是人去做的。一個人的聰明才智,決定了這個人能不能脫穎而出,能力越來越大。而一個人的心志情感,決定了追求自由,還是承擔責任?成爲梟雄,還是做一個英雄?責任,對此時的餘罪來講,是他的軟肋。他此刻只是個心有良善的小人物,他的願望是片警不是精英。所以用販毒老大傅國生的評價就是——真實。自幼家貧,父親是個草根,常年被欺負。餘罪的童年,充滿了弱肉強食求生存的印象。

他的邪氣,他的暴戾,都是真的。他的損招陰暗,也是真的。他默認的規則是自己也能夠當個片警,回家站穩腳跟。權勢的誘人滋味,這個年輕孩子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這纔是餘罪能夠一直騙過傅老大的原因。所以,許平秋選中的,就是餘罪身上的底層價值觀,也是他獨有的,以罪犯心理去揣摩犯罪者。所以,許平秋爲了讓餘罪擔當臥底,沒有選擇用責任勸說也沒有道德逼迫,而是摸準他的脈,第一步用打破傅國生假象喚起他的正義,第二步用警銜明予利益暗用尊重,給了餘罪選擇當臥底的精神意義。

混黑道,一貫流氓痞子當小弟,有文化閱歷的當老大哥。餘罪的特別其實就在於,他的善良膽怯,他的柔情,他的義氣也是真的。甚至他的正義感也是真的。他只不過是太社會最底層,從小被欺負侮辱,他的隨機應變,就是這麼薰陶出來的。而他的不卑不亢,就是他在邊界地帶的行走規則,尋找到的正統警察與馬仔之間的處事平衡。

餘罪特別像西遊記裏的孫猴子,往正道引導,就是斬妖除魔的英雄,能夠修煉成鬥戰勝佛。如果放縱不羈,那就是山大王,說穿了,就是魔王土匪。

邪惡總是比正義多出一種危險的魅力,因爲袒露自己全部的邪惡,特別真實。而正義之人,需要壓制掩飾我們心中的一部分惡,總顯得不夠真實,有些虛假。

不過呢,邪惡雖然比正義顯得精彩誘惑,正義卻比邪惡力量大。這不是套話,是事實。

所有的犯罪集團,包括販毒分子們,都是靠錢財和權勢,進行利益綁定。這種綁定脆弱不堪,動不動相互殘殺。追求金錢權勢的人,誰不想獨吞利益當老大呢?要上位,就得幹掉對方。真實的罪惡,大把撈錢,爽快揮霍,但卻午夜夢迴,提心吊膽。

我掉書袋一下,正義這個詞的原始出處,是《荀子》:“不學問,無正義,以富利爲隆,是俗人者也。”

你看看,說的就是學問、利益和正義的此消彼長的關係。愛錢沒錯,但你得靠愛學習和保持正義來達成富貴。否則,就是個俗人,也往往不得善終。因爲利益至上,沒有原則沒有責任,因此犯罪只能是惡性循環,責任是被利益和罪惡掩蓋而不復存在的。

一旦傅國生袒露人性裏的疲倦和深情,他的情婦就受不了了,覺得這個枕頭旁邊睡了多年的老大畏手畏腳毫無魅力。利益不在關係也不在,沈心怡背叛傅老大,自己開始製毒販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