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畢淑敏: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畢淑敏: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K 次

畢淑敏: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著名作家畢淑敏關於孩子的幸福教育文章:告訴孩子,並不是只有比別人優秀才會更幸福

什麼是幸福?

成績好就能幸福?成功了就是幸福?最近,熱播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趙薇飾演的畢勝男,因爲事業與生活中遇到挫折,哭着跟爸爸說,我成績好又怎麼樣,你知道我每天晚上做噩夢嗎,你知道我現在是一部工作的機器嗎,你知道我生活不幸福嗎?

親,你怎樣看待孩子的幸福、夢想與成功?你是否在讓孩子更有出息還是更幸福中,變得糾結呢?你是否願意讓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呢?

著名作家畢淑敏是這樣看待幸福和成功的:尊重孩子的夢想,讓孩子一生幸福,就是最大的成功!

成功是爲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

人們對於成功的理解越來越功利,以至於成功的標準最終都可以簡化成掙錢的多少。這是社會出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再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後代發展上來,就變得非常畸形了。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路拼殺而上,在一個大的社會範圍內經歷着嚴酷的競爭,好像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整個社會承認,纔是成功者,而絕大多數人都成爲失敗者,這樣的評判標準是錯誤的。

成功是爲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其實這個問題經不住幾次追問,事實上,每個人盡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就是成功。

在中國最重要的是把“成功”二字破解掉,建立起這樣一種觀念: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不爲外界的評價所困擾,產生自給自足的幸福感。”

要讓孩子從小懂得,並不是只有考第一纔會更幸福

人活着總在追求幸福,那麼自給自足的幸福感從何而來?有錢就是幸福嗎?女孩兒一定要長得漂亮才能幸福嗎?接受最好的教育就是幸福嗎?

這些都是不能畫等號的,但是人們一窩蜂地把這個問題簡化成爲“永遠的第一”就是幸福,但世界上的“第一”是沒有窮盡的,真正的幸福應該是有意義加上長久的快樂。因爲快樂是一種停在表層、比較短暫的人生體驗,吃喝是快樂的,但還不等同於幸福,不等同於有意義。

怎樣讓孩子體驗到幸福?一定要讓孩子在特別小的時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標準,讓孩子明白並不是不出類拔萃就沒有資格享受幸福,並不是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社會認可,並不是只有比別人更好纔會更幸福。

現在的網絡和電視媒體不加區分、一股腦兒地將各種成人的問題赤裸裸地展現在孩子面前了,以至於孩子對“幸福”產生了諸多困惑,十一二歲的孩子甚至也會問“人活着是爲什麼”。我覺得,類似問題不是孩子思考得來的,而是現代媒體立體化地灌輸給孩子的,他們的心智還不足以思考這些問題,不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這些問題的答案要孩子自己慢慢去尋找,人生是一個過程,忍耐和等待是它的必修課,撒下一粒種子,不懂得等待,是不會看到它開花結果的那一天的。

愛孩子,請給他更多可能性

中國的作文從來不是一個讓人說真話的地方,它只是應試教育下的一個技術。中國不乏對應試教育中技術化、程式化的東西掌握得很好的學生,但是大學生開始找不到工作是一個轉折的信號,它讓人們逐漸領悟到: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是真實的本領,而真實的本領不是來源於技術,而是熱愛,一個人不熱愛自己所做的事情,又怎麼能超越他人呢?

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才能和興趣所在。真正愛自己的孩子、與孩子朝夕相處、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做到這一點並不是那麼難,很多家長爲此焦慮是因爲他們封死了很多可能性、過於急功近利,當一個孩子說他想當救護車司機時,往往被家長斷然否定了。

我覺得一些家長爲孩子設計人生之路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孩子有權利選擇其他道路,當孩子與父母的意見不統一時,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讓家庭環境惡化到無藥可救的地步:你怕什麼,孩子就來什麼,孩子有時候會不惜自毀來控制父母,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

有些精英階層的想法非常微妙,他們本身是高學歷的受益者,有些人來自農村,他們把自己的人生經驗簡化爲“我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爲我學習好”,因此他們竭力爲子女選擇最優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藐視自己出身的過程,是自己人生經驗的一種投射,孩子可能從小就在他們的控制下失去了幸福童年。

如果是我有一個這樣的孩子,我會讓他就近上學。之後儘可能地拿出所有的時間去玩,去看博物館、去接觸大自然,和所有的小朋友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