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80後投資理財的三點建議

80後投資理財的三點建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80後投資理財的三點建議
每個人都夢想成爲百萬富翁,每個人都想像比爾蓋茨、李嘉誠一樣成爲世界首富,每個人都想像《窮爸爸富爸爸》中說的那樣,40歲退休,實現財務自由。

對財富的狂熱追求,不是像葛朗臺那樣的守財奴,亦或一定要有高收入,決定你是否有錢的關鍵要素是你是否懂得如何理財,理財包含了投資的概念,作爲80後一代,我們已經奔三,上有老下有小,有事業有家庭,我們不能再月月光,年年光,甚是是負翁,而應該努力成爲富翁。以下是80後投資理財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區分“投資”與“消費” 一般人消費前,沒有這種概念,學經濟學的人消費前會考慮,這個消費是屬於“投資”行爲或是“消費”行爲。 先請看一個明顯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學,在社會工作5年後,不約而同積蓄了30萬元人民幣。5年前,他們都花掉了這30萬元。 甲去通州購買了一套房。乙去買了一輛“奧迪”。5年後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萬元。乙的二手車,市值只有5萬元。 兩人目前的資產,明顯有了很大差異,但他們的收入都一樣,而且同樣學歷、基本具備同樣的社會經驗,爲何大家財富不一樣? 甲花錢買房是“投資”行爲——錢其實沒有花出去,只是轉移在了房子裏,以後還是都歸自己。 乙花錢買車是“消費”行爲——錢是花出去的,給了別人,二手車用過10年後,幾乎一分不值。車跟房子不一樣,房子10年後,說不定已翻了好幾番。 二、成爲“哈佛式”的有錢人 在著名的美國第一學府哈佛大學,第一堂經濟學課只教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花錢要區分“投資”行爲或“消費”行爲。 第二個概念:每月先儲蓄30%的工資,剩下來的進行消費。 哈佛教導出來的人,以後都很富有,並非主要因爲他們是名校出身、收入豐厚,而是他們每月的行爲,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點不一樣: 哈佛教條:儲蓄30的工資是硬指標,剩下才消費。每月儲蓄的錢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標,只會超額完成,剩下的錢就越來越多。 一般人:先花錢,能剩多少便儲蓄多少,儲蓄剩下的錢並不多。 三、投資回報10%,堅持10年 結合前面兩條建議, 也許80後一代應該記住這三句理財名言:

(1)每月儲蓄30%工資,先儲蓄,後消費。(2)投資年回報10%以上。(3)年年堅持,堅持10年以上。 理財走不出這三句話,每句話你都要吃透,完全執行,自我約束,自我提高,不管你是打工一族,還是創業者,你都可以變爲富翁。 巴菲特在他的書本里說他6歲開始儲蓄,每月30塊。到13歲時,當他有了3千塊,他買了一隻股票。年年堅持儲蓄,年年堅持投資,十年如一日,他堅持了80年。現在85歲,"巴菲特"已不再是一個名字而已,而成爲了理財投資者的偶像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