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電影第十一回深度解析

電影第十一回深度解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22K 次

導語:電影《第十一回》以市話劇團改編拖拉機殺人案爲引子,引出各色人物的人生境況,同時也給出了充滿信念的人生解答。馬福禮翻案之旅一路衆說紛紜、笑料百出,但他仍然堅持信念;金財鈴爲女假孕,潑辣強勢的外表下是對女兒的深愛,而女兒金多多也在摩擦中不斷成長;胡昆汀、賈梅怡經歷打擊與挫折,但仍然將舞臺視爲心靈淨土。電影中人物的堅定態度給觀衆們如何面對“人生滑檔時刻”以啓發,他們義無反顧地堅守信念,以及擺脫滑檔重新上路的決心,正如影片中多次利用角色之口說出的“信念、信念”一樣,給人以生活的激勵。

電影第十一回深度解析

電影《第十一回》真的講了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裏,真相似乎都沒有那麼重要了。但是對於觀衆來說,結局還是要看懂的。今天就給大家說說,《第十一回》結局什麼意思?

在這個結局裏,一切都是圓滿的,比如說馬福禮得到女兒的諒解;金財鈴和女兒和解;金多多諒解了繼父和生母;胡昆汀放棄了身外之物;賈梅怡找到了案件真相。

故事的結局最終圓滿,親情、愛情等等都求仁得仁。同時,這部電影的名字也終於清晰了,故事只有十回,當觀衆們走出影院,走進現實生活中時,纔是真正的第十一回,那就是可以觸摸現實生活溫度的屬於每個人的一回。

實際上,結局裏大家都不是演了一個角色,而是做回了他們自己本真的樣子。馬福禮和金財鈴並排坐在車裏,感受着老夫老妻相依相伴的幸福時光。

有人說,這個電影講述了一個老實人的故事,但是在我看來,這是講了一個尋找主客我,尋求自我統一,揭開遮蓋的紅布釋放自我的故事。

對於這部電影來說,其實整部電影其實在前十回就結束了,而第十一回,所有人貌似都回歸了最本真的自我。戲劇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戲劇與生活的關係,像極了主客我的關係,兩者互相照應,也互相補充。

在電影裏,這些角色演完了自己的故事,但是在現實裏,這個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整部電影諷刺了荒誕的現實,有沒有諷刺我們觀衆生活的一些事情呢?

其實,多多最後還是打掉了孩子,隨後礙於面子,自己綁上了枕頭,讓爸媽以爲孩子還在。賈梅怡找回了那輛事出的那輛拖拉機,戲劇繼續。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關於和解的故事,面對着各種尷尬,婚外情,未婚先孕等等敏感的話題,如何和自己和解,和“客我”和解,擁抱“主我”,這是影片留給我們思考的地方。

尤其是最後的彩蛋,真的拍得很美。雖然陳建斌說這個五分鐘的彩蛋只是覺得拍的很好,所以才放在了裏面。但是對於觀衆來說,這個也是電影的一部分。

總的來看,整部影片鏡頭語言尤爲出色,飽含情緒的畫面感渲染了迷離的氛圍,個人很喜歡這部影片的電影美學

這部電影的卡司陣容是很強大的。

陳建斌飾演馬福禮,周迅飾演金財玲,大鵬飾演胡昆汀,竇靖童 飾演金多多,春夏飾演賈梅怡,于謙飾演傅庫司,賈冰飾演屁哥,宋佳飾演甄曼玉……

可謂是大牌雲集,幾乎是集齊了文藝界頗受歡迎的明星組合。

在電影上映首日,這部電影的排片足足有20%,甚至高於張子楓的新片《我的姐姐》。

院線和觀衆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值還是很高的。

在豆瓣上,它的評分爲7.5分,在同期上映的電影中,也是第一名。

可見,電影的內容還是相當不錯的。

這部電影是陳建斌在電影《一個勺子》之後,第二次擔任導演。

在2014年,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勺子》獲得了第51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等兩項大獎。

這一部很有黑色幽默的電影,從臺詞到劇情,都表現出了荒誕喜劇的意味,利用生活中的事件映射出了現實問題。

作爲一個頗具實力的實力派男演員,陳建斌成功演繹了《無名之輩》《喬家大院》《三國》《甄嬛傳》中的經典角色,也獲得了不錯的好評度和口碑。

從演員到導演的轉型,不僅兼具挑戰,也是機遇。

初次導演便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陳建斌還是有才的。

如今的《第十一回》仍然延續了前作的口碑,還兼有影后周迅和一衆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卻因爲這部電影的“小衆氣息”被湮滅到了紅海之中。

電影是一部喜劇劇情片,透露着文藝片的氣質。

劇情還是比較簡單的,在30年前,發生了一起殺人案。

而陳建斌出演的馬福禮是殺人案的當事人,而這一起案件卻被舊事重提,要被話劇團改編成爲一個舞臺劇。

他的生活再起波瀾。

早餐店的馬福利,既要找到律師爲自己澄清,還要和話劇團的導演周旋掰理。

除此之外,他的家庭生活也出現了危機。

一系列的變故,猶如生活給予自己的重錘。

這部電影的既有現實生活,也有舞臺部分,也許,是陳建斌早期的舞臺經驗,賦予了他深厚的話劇基礎。

不管戲內的掙扎,還是戲外的糾葛,都被呈現到了電影中。

電影的立意是很好的,能夠看得出,在《一個勺子》之後,陳建斌的風格逐漸明化和個人化。

陳建斌說“人生也是一個劇場,舞臺上的表演是在表演,而觀衆在生活中,也是另外一個意義上的表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小人物的悲歡離合何嘗不是一場戲,而舞臺上的表演,又何嘗不是來源於生活。

這樣的題材,始終容易引起觀衆的共情。

周迅的演技依舊在線,她出演的是一個樸實的中年婦女形象。

從電影剛開端的炸油條,到生活中的瑣碎和滿腹心事,她的表演是你很有層次感的。

一個未婚先孕的女兒,一個被認定是殺人犯的丈夫,她的生活雪上加霜,在捉襟見肘的背後,那一份患難與共的親情更爲珍貴。

周公子顛覆性的出演,讓這個人物更爲豐滿和立體。

這些年來,周迅出演了不少影視作品,影后獎項拿了一個大滿貫。

早期的作品也有不小的成就,比如《紅高粱》《李米的猜想》《像霧像雨又像風》等。

然而,這幾年來,周迅接的片子可謂是一言難盡。

從《保持沉默》到《你好,之華》,從春節檔的《侍神令》再到《第十一回》。

合作的導演班底還都是不錯的,也有不少的題材作品。

從2155萬到8020萬,從2.73億到4016萬,口碑票房連續撲街,甚至變成“票房毒藥”。

就連主演的電視劇《不完美的她》也再度遇冷。

昔日的大花旦,真的沒有票房號召力了嗎?

談到這一部電影的票房時,陳建斌曾經說過,如果這部電影有2億票房,應該就能夠保本。

按照電影的質量,這個票房並沒有高估。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這部電影目前的預測票房也只有5813萬,和預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也許,是這部電影的小衆風格,能夠得到共鳴的,還是極少數羣體。

如今,觀衆們的碎片化時間越來越少,很多觀衆追逐的是直抒胸臆,看完即忘的商業大片,而情緒表達爲主,小衆化的電影,註定很難讓觀衆有觀看的興趣[]。

某些關注度較高的商業片,即使被罵是“爛片”,也撲得轟轟烈烈。

而類似於《第十一回》這樣晦澀的小衆類型電影,即使口碑突出,即使創作走心,很多都是悄然上線,悄然下架。

來無影,去無蹤!這是當今這個浮躁的大環境下,大多數觀衆的選擇。

曲高和衆寡!

當某些特定類型的電影,偏向於編劇,導演“私人定製”式的成果時,“導演編劇走心,觀衆們不買單”的死循環將會越來越嚴重。

總之,還是希望這個類型的電影,能夠找到懂它的人吧。

在電影正式上映之前,誰也沒有想到《第十一回》的票房表現會如此慘淡。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寫稿時間,清明檔4天(4月2日-4月5日),電影大盤累計票房達到9.65億,創同期影史票房紀錄,而《第十一回》僅貢獻了3951萬票房,綜合佔比4%。到了今天,《第十一回》單日票房從千萬級別下跌至五百萬,而排片佔比從首日20.4%下滑至6.2%,電影已經逐漸滑向市場邊緣。

這顯然和行業預想中的劇本發展不太一致。清明檔上映的一波電影中,《第十一回》一度被視爲同期影片中的“種子選手”。這部電影由陳建斌執導,演員陣容則集齊了在文藝圈頗受青睞的周迅、春夏與竇靖童三位女明星,並且配置了一個進可喜劇搞笑、退可嚴肅深沉的大鵬。

即便《第十一回》這個語焉不詳的電影名已經勸退了不少普通觀衆,電影也散發着強烈的小衆氣息,但是在乏善可陳的清明檔裏,陳建斌、周迅、春夏等明星光環還是讓行業對《第十一回》抱有了相當的期待——說不定《第十一回》能成爲如《無名之輩》一般的文藝黑馬之作——電影上映首日院線預留的20%排片,已經表明了態度。

可是事實證明,票房市場不以影后爲轉移,也不以文藝青年爲轉移。《第十一回》雖然口碑成爲同期內最高,但是票房被中小體量家庭片《我的姐姐》與進口片《哥斯拉大戰金剛》強壓一頭,票房走勢一而衰再而竭,甚至被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再世妖王》反超,最終在清明檔落得一地雞毛。

這部極具陳建斌作者風格、並有影后周迅護航的文藝電影,還是無法擺脫文藝片“叫好不叫座”的宿命,像一個不善言辭的喜劇演員,默默退出了一個尷尬的秀場。

《第十一回》票房2億纔回本?

複雜的電影與單純的市場

作爲《第十一回》的導演,陳建斌似乎對與電影的遇冷早有預料。

今年2月,陳建斌曾經接受魯豫的採訪,彼時春節檔因爲《你好,李煥英》(以下簡稱《李煥英》)的爆發而如火如荼,所有人都帶着狂熱情緒計算着票房數字。魯豫問陳建斌,春節檔的火熱、《李煥英》的成功是否對他產生了什麼刺激。

這時《第十一回》已經宣佈定檔,陳建斌卻與電影市場乃至導演身份都保持了一種清醒的距離,他站在導演與演員身份的中間。“我畢竟到目前還是一個業餘導演,只拍了兩部電影。如果你把我的身份換成一個職業導演,我不做演員了,我不做別的東西了。那這件事對我可能就會有比較大的壓力。”

而陳建斌對於《第十一回》的預期,也十分樸實。“我覺得至少它應該收回成本,有那麼兩個億就能夠保本了吧。”

但是對於這個預期,陳建斌仍舊保持着清醒的擔憂。“我看了春節檔,我就說我這個故事太複雜了。人們不需要我這麼複雜的電影和故事。”

誰也沒能想到,一語成讖。《第十一回》上映首日,豆瓣開分達到8.2分,成爲清明檔同期電影中評分最高的電影。部分影迷驚豔於陳建斌的作者風格,《第十一回》帶着濃重的舞臺劇風格,還有一絲先鋒戲劇的意味,敘事中大量的本體喻體,文本複雜,包裹着真假虛實戲謔的黑色幽默氛圍,讓電影充滿了文學性,整體透露出一股荒誕不經又獨特迷人的氣質。

如果是說陳建斌的處女作《一個勺子》讓影迷意識到陳建斌作爲導演的文藝屬性,那麼《第十一回》就證明了陳建斌的創作能力是持續的。他雖然自嘲是一位“客串性質的業餘導演”,但是與圈內大多划水性質的跨界導演有着截然不同的野心,他有着私人化的敘事風格與表達訴求,比起討好市場收割一波票房,陳建斌試圖講一個不那麼通俗的電影故事,讓電影生出獨有的精神內核。部分影迷感嘆,“沒想到陳建斌這麼會拍電影。”

但是私人化與獨特性,換一個說法,也可以說是曲高和寡。《第十一回》複雜的敘事方式與荒誕奇異的劇情,一方面受到一部分文藝影迷的認可,但另一方面也將部分普通觀衆拒之門外。

事實上,觀衆市場上有一部分人是衝着家庭和喜劇題材,所以選擇觀看《第十一回》。貓眼數據顯示,觀看《第十一回》的觀衆,有26.96%的觀衆此前觀看過《李煥英》。輿論市場上不少觀衆反應,電影和預期不太一樣,甚至於沒有看懂。“可能是我水平不夠,看過以後一臉懵逼,感覺講了很多又感覺什麼都沒講,我啥都沒看懂,看得很痛苦。

而豆瓣上有影迷發出呼嚎,“這不是一部正常的喜劇片,這是一部實驗性的文藝片,根本沒打算好好講故事也沒打算讓你看懂,抱着這個預期去看。”

於是不奇怪《第十一回》會陷入文藝片慣常的“叫好不叫座”的魔咒裏,本質上這並不是一部照顧普通大衆的電影,陳建斌能夠察覺到《第十一回》敘事過於複雜,所以當他作爲導演,雖然覺得“侮辱性極強”,但還是再三斟酌,爲《第十一回》挑選了清明檔這個競爭相對平淡的檔期,放棄某種自由與固執,配合宣傳方拍攝抖音小視頻爲電影宣傳,無疑都是希望《第十一回》在票房市場能有更多的可能。

只是事與願違。貓眼對《第十一回》的總票房預測僅5000萬左右,離陳建斌預期的2億相距甚遠。

周迅、春夏、竇靖童……

“影后”爲何救不了文藝片?

讓人驚訝的不是《第十一回》的票房失敗,文藝片票房體量從來都相當有限,而是如《第十一回》這樣的演員班底,清明檔中“體量有限”到如此地步,出人意料。

《第十一回》的主演是電影圈業務能力與市場好感度都極強的“三金影后”周迅,還有圈內以文藝氣息與演藝風格獨成一派的演技小花春夏,還搭配了最受文藝圈寵愛的“星二代”竇靖童。在三人之外,還大鵬、宋佳、王學兵、賈冰等演員助陣。

這個陣容放在任何電影裏,都值得期待。尤其與《第十一回》同期上映的國產電影裏,幾乎沒有一線演員或者流量明星支撐。唯一體量較大的劇情片《我的姐姐》,暫且不論電影中的社會話題與女性視角,主演是還未在影視市場建立認知度的00後小花張子楓。即便《第十一回》散發着文藝氣息,但是就電影卡司而言,《第十一回》也是清明檔預想中票房能力最強的電影。

可是沒曾想,《第十一回》從首日上映就被《我的姐姐》壓制,雖然口碑獲得認可,但是電影票房走勢卻一路下跌。

而從《第十一回》票房的滑鐵盧過程裏,公衆或許可以感知到,電影市場上,演員對於電影的作用並不相同。以周迅爲例,作爲國內一線女演員,周迅多年來憑藉演藝實力獲得大衆認知與市場認可,她在電影市場上意味着電影品質、演技實力乃至藝術表達,但是卻不是票房保證。

縱觀周迅的近幾年來的電影作品,從2017年的《明月幾時有》、2018年的《你好,之華》、2019年的《保持沉默》,再到2021年春節檔的《侍神令》,無論是商業性較低的文藝電影,還是流量型的IP改編電影,這其中少有票房成功的電影,但是商業市場上的黯淡卻並不影響周迅在電影市場上的品牌認知。

影迷對於好演員是有着天然的愛惜之情的,如周迅這樣多年來保持穩定演藝實力與靈性氣質,並擁有《李米的猜想》《如果愛》《蘇州河》等經典電影作品的演員,公衆下意識讓票房市場與她的演員身份保持了一定距離。周迅出現在一部電影裏,增添的是電影的質感與期待值,當週迅貢獻了精彩的表演,完成了一個演員該做的事情,無人會因爲電影商業轉換的失敗而苛責她。

而周迅在電影市場上穩定的頭部咖位,也讓她能夠自由嘗試更多角色。她在《第十一回》中飾演一個潑辣的悍婦,這顯然不是她票房最高的電影,但是在她的演藝事業裏卻是精彩的一筆。“我終於知道周迅的演技到底神在哪裏了,所有人都在演的時候,她沒有演,她就是。”

這樣的案例在電影市場上並不多,尤其當電影票房成爲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憑據,各類平臺已經將演員參演電影的累計票房作爲演員價值評判的維度之一,周迅這樣懸浮於票房市場之外的影后屈指可數。

這個清明檔,行業從《第十一回》身上或許再一次感受到了文藝片的窘境。當公衆開始討論,怎麼樣才能“拯救”一部文藝片?行業只能採取排除法,檔期不行、“影后”也不行。電影內容始終是大衆市場與票房市場上的硬通貨,行業不會因爲電影票房市場失敗,而認定觀衆不需要複雜的電影,而是思考,如何在保持電影複雜性的同時,找到覆蓋大多數人的公約數